今天說一些和作品集相關的內容,幫團隊招聘時,收到很多設計師的作品集,剛打開看了幾頁就不想繼續往下看了,為什么?這些設計師的作品集都有一個通病,要么項目分析過于長,要么就是放進去的幾個作品太雷同,沒有亮點,白白浪費了一次機會。今天分享的 3 大容易踩坑的地方,也是設計師最容易犯錯誤的,尤其是最后一條,一定要注意,否則吃虧是自己,下面開始今天的分享~

項目推導篇幅過長

很多設計師在包裝一個項目時,過于形式化,以為這樣就可以體現自己的設計思維,如果稍有不慎就會給自己挖坑,例如下面這個案例。

作品集包裝的3大雷區,新人如何避免?

△ 已獲得本人同意

一開始不知所云的就分析設計趨勢,接著設計目標就來了,讓人看了云里霧里。設計目標里又繼續拆分業務訴求和用戶需求等等,邏輯顯得有些混亂(由于特殊原因,不便于展示過多的頁面)。

這份作品集的分析加起來有大概有十多頁,就是說我看了十多頁,還沒看到最終視覺長啥樣,這樣犯了特別致命性錯誤。那么到底如何做才減少出錯率?作品集展示的第一個項目如何去重點包裝?并又能體現你的設計思路,也不會顯得拖沓。這里建議大家 5 頁以內的分析就夠了,因為不是設計提案,不需要那么詳細的分析,下面我給大家一個通用的解題之策。

  • 第一步:先介紹項目背景和業務目標,讓大家知道這是什么項目和具體要做什么?
  • 第二步:基于業務目標和產品目標確定本次改版的設計大方向。
  • 第三步:可以做下競品視覺層面和互聯網的設計趨勢分析(有些大廠招聘要求,需要設計師時刻分析互聯網設計流行趨勢,所以你在包裝里面體現一下,也是加分項),得出一些關鍵設計參考方向。
  • 第四步:到這一步基本就是分析完了,那么這一步可以做品牌圖形的提取或者圖標語言打造等,一頁就講完,只展示結果(品牌圖形提取是為了后續將其應用在圖標或者界面中)。

我基本 4 步驟就講完了,剩下的部分,要著重去講頁面設計關鍵的地方。例如之前首頁和現在首頁對比,你改了哪里?有什么變化?這里一定要注意,作品本身質量好壞是非常關鍵的,比設計思路更重要,因為還沒見到你之前,只有好的作品細節才能夠讓面試官對你產生好感。到這里肯定有人問,為啥前期分析時沒有用戶畫像?沒有數據分析?這個我放在最后說。

項目過于雷同

可以說目前 80%的設計師作品的內容構成不合格,作品集里面放了三四個項目,基本絕大部分是 UI 作品,我想這樣的簡歷投出去,收到的反饋是很少的。如果是投大廠,收到面試的機會就更小了。因為現在互聯網職位競爭很激勵,單一的技能展示真的很吃虧。那么到底如何安排一份恰當的作品集?繼續往下看。

作品集包裝的3大雷區,新人如何避免?

這里我用面試 UI 設計師職位來舉例,如果你工作 1~3 年以內,那么你可以按照上面的思路來準備??赡芎芏嗤瑢W沒有第二個模塊,這個項目可以是你自發的,又或者把公司的其他產品進行概念創新,這里要注重體現你的視覺創新能力。這樣兩個 UI 作品的思考維度就不一樣了,體現能力也有所差異。

那么如果你工作 4 年~7 年之間,推薦下面這個框架(框架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僅供參考)。

作品集包裝的3大雷區,新人如何避免?

工作多年的設計師,前兩個模塊比較重要。這時候你經驗豐富,對設計的認知更深一些,所以在準備第一個項目時候,著重體現你的設計思考,不是模板化的思考(例如現階段各種用戶畫像、原型圖等)。你要有驅動的精神,解決產品問題。

設計語言相對來說更高階一層,包含很多東西,比如一個產品設計指導原則、設計理念定義、視覺層 DNA 打造。接著,這些原則理念如何落實到組件規范里面?以及如何復用轉化,起到指引產品成長等作用,需要體現出來。

最后一個視覺類作品,我認為對于現今的設計師必備的作品,絕大部分公司很看重這塊,這也是設計師競爭脫穎而出的關鍵條件之一。高階設計師除外,比如專家及以上,這類設計師的價值不是畫圖,而是驅動業務和引領業務前進。

包裝過于模板化

作品集模板化的包裝,我相信很多招聘團隊的負責人應該都特別頭疼?;敬蜷_看幾頁就想關掉的那種,不會給你過多機會。什么是模板化包裝?很多設計師一上來就是用戶畫像、數據分析、原型圖、體驗地圖、Heart 模型、KANO 模型等等,有些詞太過于生僻,都不想拿出來??傊鞣N模型啥的把你給看暈,最后的結果展示慘不忍睹。

作品集包裝的3大雷區,新人如何避免?

為什么不推薦設計師放這些?因為你是視覺設計師,不是交互設計師,更多要體現你的視覺層面能力,然后再體現你對設計的思考。例如用戶畫像,如果你只懂一點點皮毛,面試官想更深入的問你,例如,對于用戶人群細分怎么分才有效果?用戶畫像和標簽怎么理解?等類似的問題。如果你對這個不是特別了解,那就沒必要挖坑了。非要展現這個能力,可以面試時候提一下,你在工作中有關注這些點,包括數據分析或者其他各種模型都是一樣的道理。

至于為什么現在出現這么多模板化的作品集,也是有很多原因。這里我就不細說了,國內環境這樣,很多小伙伴初入職場,用一些網上的模板套進去,都不知道為何要用這個?背后的意義是啥?當時他是如何思考的你也不清楚。最后導致投出去的簡歷沒回音,自暴自棄。

看了這么多作品集,對設計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作品集本身,是設計師的硬實力體現,其次就是簡約不復雜的包裝”。前期不要把時間過多的浪費在包裝上,先把作品打磨好,包裝都很簡單。我這個欄目下面有很多作品美學包裝的文章,如果不會包裝,多去反復認真看看。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功夫UX」

作品集包裝的3大雷區,新人如何避免?

收藏 120
點贊 27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