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干貨文章反而多了起來。一方面是各種總結和前瞻性質的文章多了起來,另一方面,關于求職技巧類的文章,倒也正好迎合了一部分準備新年換工作的同學的需求,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上周的文章總結吧:
張小龍的這份12分鐘的演講是年度最佳干貨之一,關于信息互聯的7點思考本身價值非凡,加上微信這一平臺的強大基礎,將會對設計、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值得反復閱讀和琢磨:
關于上周傳得沸沸揚揚的「領導要求一天出150張圖」,這篇文章還原了事件的整個前因后果全部過程:
這次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殘奧會最新的一組宣傳海報已經出來出來了,這些海報的創作者并不限于日本,身份多樣,有漫畫家也有平面設計師、藝術家、攝影師,不一而足,而他們所帶來的海報設計,也融入了各自對于東京奧運會的理解,獨到而趣味十足:
經過前期的辛苦準備,終于要到了去面試的階段。那么作為一個設計師,我們要如何應對面試過程,以及如何為面試做最終的準備呢?這篇總結給你正確答案:
酸梅干超人在他的上一篇文章當中講了求職面試中的準備工作,如何準備作品集,怎樣做準備工作,而這篇文章則針對的是如何應對面試問題來進行梳理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不少是關于面試我們要準備什么/ 如何在面試中秀出你的作品集,相信大家也感覺到想要獲得最好的面試效果,需要準備的東西也就越多,畢竟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所以作為面試前準備的最后一個步驟,就是一步到位,準備最后的殺招—— 優化該公司產品的設計:
這一次要介紹的與以往不同,不再是紋理素材網站,而是免費在線紋理輔助神器。它可以一鍵讓紋理素材無縫動起來,而且可根據個人需求自定義紋理背景(這說明你之前囤的所有紋理素材網站都可以用上了),還能自動調節變焦和動速參數,擁有這個神器就相當于擁有了一個百變紋理素材庫,用好了能讓你的設計瞬間上檔次,紋理永不重樣:
微信作為用戶體量最大的產品之一,官方出品的數據報告無疑能直接展現國人的興趣喜好。設計師們想更貼近用戶,這份報告絕對值得一看:
與其他相對成熟的設計領域(UI、插畫等)相比,數據可視化尚顯小眾,在一個細分、小眾、不成熟的領域里做設計,「怎么去找靈感」確實是一些小伙伴經常遇到的問題。這篇文章以實際的工作經驗為基礎,系統性分析了該問題及對應的解決方法,并將其整理成文與大家分享:
很多時候,當你的設計遇到了挑戰,你無法客觀地回答為什么,甚至在和業務方溝通的過程中表現得很被動。所以,到底你要怎么做到不憑直覺,而是有理有據地設計呢?看這篇文章:
登錄和注冊這個看上去很「簡單」的功能,其實很復雜,大公司甚至有專門的產品經理只做登錄注冊模塊。登錄注冊為什么這么難,因為它涉及到老賬戶體系、未登錄邏輯、第三方賬號綁定體系等等。不同的產品,設計登錄注冊的邏輯有些不同,這篇文章從產品維度,帶你看看市面上的主流產品是如何設計登錄注冊流程:
經常看到很多 LOGO 初看一般,但只要加上了柵格線,感覺瞬間就上了一個檔次。有個比較出名的例子,就是錘子手機的 LOGO。是不是覺得右邊的柵格線加上之后,瞬間高大上了許多?那這些柵格線真的只能拿來展示嗎?有什么目的呢?平時應該怎么看待它,怎么用它?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答案,一起來學習吧:
騰訊動漫一路走來已經經歷了很多次重大改版,與以往不同的是,8.0 改版在業務理解、數據關注度方面都有明顯提升,尤其是點擊率整體提升了 115%之多,那么騰訊改版是怎么做到的呢?看這里:
KANO 模型是東京理工大學教授狩野紀昭(Noriaki Kano)受行為科學家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的啟發,為了解決當時的日本產品和企業服務問題而提出的需求分析方法。這個 KANO 模型分析的最初并不是為解決互聯網問題構建的,但是并非不適用于互聯網,相反,其應用的領域非常廣泛,這篇文章就為你詳細講述了這一模型:
關于LOGO設計,很多時候出問題都是出在不熟悉流程上。雖然不同的公司、設計師和項目各不相同,流程也沒有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但是有一個通用的流程,能幫你解決很多設計項目中的實際問題,這篇文章就是基于這個需求來梳理的: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1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