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篇文章出自資深 B 端 UI/UX 設計師 Taras Bakusevych ,他對于產品、視覺、體驗設計上,都有深入的鉆研,而這些鉆研是實實在在的項目喂出來的實戰經驗。他之前的每篇文章都值得一讀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出色的新用戶引導,能夠縮短用戶了解產品價值的路徑,能夠幫助用戶迅速抵達令人驚艷的細節,獲得成就感,完成任務,和產品產生情感連接。
新用戶引導通常是產品當中用戶歷程的起點,用戶和產品的初次交互將會塑造產品對于用戶的第一印象,如果做的足夠好,則能夠帶來較強的用戶忠誠度,將用戶變成長期客戶和產品擁護者。
在整個用戶產品周期當中,新用戶引導是起點,然后是用戶使用和用戶留存的階段。
- 新用戶引導階段:初次使用產品,成為產品的用戶。
- 產品使用階段:用戶能夠熟練使用產品和功能,能夠實現預期目標,獲得預期收益。
- 用戶留存階段:用戶不斷提升參與度,開始使用產品所提供的更多功能,成為專家級用戶和產品的擁簇。
新用戶引導時常和產品介紹界面混淆,很多產品在新用戶引導界面介紹產品的功能和優勢。
那么,在你設計新用戶引導界面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 這些界面是幫助用戶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還是在他們前進道路上帶來不便的?
- 我們的界面是在介紹顯而易見的事情嗎?
- 這些信息在此時此刻是否可操作?是否有用?
要讓用戶在打開界面第一屏的時候就可以交互和使用。產品優勢介紹應該是在 App Store 或者 Google Play 的 APP 預覽頁上展示的,那是用戶試圖了解產品的地方,也是更加合理的地方。
很多產品功能其實很簡單,并不一定真的需要開頭單獨設置引導頁。新用戶引導是否需要,取決于多個因素:
- 用戶的目標和需求
- 業務需求、行業標準、法規要求
- 產品所需要的經驗和熟練程度
- 產品的熟悉度和開創性程度
有很多產品是簡單到開箱即用的,而還有一些產品則需要經過漫長的引導培訓,用戶才能正常使用、達成目標,以避免出現錯誤付出高昂的代價。
像注冊、訂閱服務、功能推薦、定制服務等,都可以應用到新用戶引導當中。新用戶引導的重要性,和你產品的收入模式有很大的關聯。比如付費訂閱類的產品,新用戶初次上手的體驗之后產生的評估,將會極大地影響后續的訂閱付費意愿。關于這一點,NNGroup 有過非常專業的分析: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mobile-app-onboarding/
APP 內的教程和介紹,主要是教育用戶使用某些功能,并且引導用戶在 APP 內抵達特定的頁面和功能。而這種引導的呈現形式也不盡相同,比如卡片式說明、全自動產品導覽、視頻教程以及工具提示。
好的產品設計應該是不言自明的,所以設計的核心目標是設計清晰、獨立不言自明的界面,而不是指令式的引導。
- 避免設計冗長的指令引導和教程
- 提供簡短清晰的、和上下文環境高度相關、可操作的引導指令,并且用戶可以禁用這些引導指令。
操作提示——關于特定操作、交互的請求或者建議,比如引導用戶給 APP 評分,與朋友分享,或者啟用消息推送。這些操作提示如果放置在新用戶引導階段,實在是太早了,很容易讓用戶感到抵觸,導致轉化率降低。
- 避免過早提出不當請求
- 為用戶提供小貼士引導的時候,盡量給出符合上下文提示且有明顯好處的,或者告知用戶當前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哪些不好的后果
絕大多數的設計師可能都都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設計背后的邏輯很簡單,就是「成本收益」原則 —— 只有當收益等于或者大于成本的時候,用戶才會跟進或者進行活動。
流媒體音樂 APP 的新用戶引導流程通常是 5-10 步,銀行金融相關的則 20到25步不等(因為許多金融服務平臺有嚴格的監管和合規的要求)。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建議:
- 在允許的范疇內,盡量讓你的新用戶引導流程比競品更短,讓用戶盡可能少點幾次進入正式界面
- 而具有獨特優勢和功能的產品,可能會因為缺少競品或者后續大量獎勵,需要更苛刻的注冊和引導流程
- 每個問題和引導功能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新用戶引導可以被切分為若干個不同階段,這樣用戶可以先訪問產品特定功能的引導,而其他的引導流程,則在用戶觸發的時候再進行,這種設計是提升用戶引導流程有效度的好辦法。這種增量引導方式有很多好處:
- 減少用戶的認知負荷,讓用戶分階段地完成任務并獲得獎勵回饋
- 確保用戶可以分階段完成任務,并且每次都能獲得和當前狀況相匹配的引導信息
比如 Wise 的客戶端就使用增量引導流程,僅在用戶需要的時候提供引導,快速注冊之后,用戶就能進入程序,訪問頁面,僅在用戶需要開通帳號和服務的時候,再次提供針對性的引導。
好的設計理應在對的時機給予對應的反饋,始終讓用戶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可用性啟發式:系統狀態可見性
對于新用戶引導流程,如果缺乏明確的目標,用戶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結束,則可能會產生強烈的焦慮感和失控感。在下面的案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沒有進度條指示和有明顯進度條指示的差異,有著更清晰進度指示的 Moka 比 Revolut 更加透明和友好。
- 對于較長引導流程,可視化的進度條和進度指示器能夠更好幫助用戶了解當前狀態。
- 努力設計好文案貼合用戶期望,并且鼓勵用戶
在 APP 中很多任務可能會讓用戶感到壓力,如果這些任務是必須執行的,那么需要通過特殊的設計來緩解壓力和阻礙。以下是阻礙用戶抵觸引導的主要原因:
- 潛在的安全和隱私的問題
- 超長的表單和漫長的流程
- 過于激進的廣告和付費要求
- 在用戶從應用中獲得正反饋之前就敦促用戶付費
- 缺乏邏輯和意料之外的問題
- 強制要求創建帳號
- 強制用戶做出決定
- 缺乏本土化的設計
用戶初次使用產品的用戶體驗,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的用戶的偏好和目標,并且借此調整產品的體驗。通過詢問用戶喜歡哪些藝術家,YouTube Music 可以為新用戶創建一個獨特的、負荷偏好的獨特播放列表。
盡快了解用戶的偏好,對于提升內容服務和用戶粘度至關重要。
Duolingo 在新用戶引導階段,會先了解用戶的學習目標,以及當前對于語言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創建獨特的學習路徑。而 Duolingo 也證明了一件事情,就是用戶自己設置的目標比系統設定的目標,有更高的達成率。
第一次和用戶相遇,是展現獨特品牌氣質的好時機,你可以借助更好的品牌設計,讓用戶感知到品牌的獨特之處。良好的品牌設計,結合游戲化設計和友好的吉祥物,能夠幫助用戶和產品產生情感連接。
HeadSpace 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和很多其他的 APP 不同,HeadSpace 并沒有急于讓用戶注冊,而是以一組可愛的動畫開始,引導用戶「吸氣」和「呼氣」,簡單而可愛的互動引導著用戶,給用戶留下獨特的第一印象。
在引導用戶進入應用之后,有的應用可以直接使用,而有的應用則可能因為缺少內容而顯得無趣。所以,針對空狀態的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借助設計讓空狀態勾勒出用戶路徑,結合新用戶引導,讓用戶快速適應產品的功能。Mailchimp 就是這么做的,它借助一個簡單的新用戶任務清單,引導用戶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