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用戶引導流程說起來并不是什么新鮮東西,但是在設計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細小的注意事項。設計師 Nick DiLallo 將這些詳細的、繁復的注意事項總結為 10 個設計要點,簡單易懂,非常容易學習吸收,以下是正文。
數字產品設計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教導用戶正確的操作方式。界面是怎樣的,它的運作原理如何,以及前往哪邊你就能找到所需的信息。
這種引導從用戶首次使用 APP 的時刻就開始了。任何產品的首個 UI 頁面,通常都會設置預期,并引入新用戶引導流程,來幫助用戶理解交互的模式。優秀的設計與優質的文案結合使用能使產品邏輯清晰可理解。
有時界面只需要少量指引,這就是產品新用戶引導流程。這種流行的設計方法幫助產品完成「自我介紹」。目前存在兩種類型的新用戶引導流程:
- 解釋說明型引導流程。關鍵功能、新型工具、用戶利益或競爭優勢分別是什么。這類流程告知用戶該做什么或者應該期待什么。
- 信息采集型引導流程。它就像一個需要用戶位置才能發揮作用的地圖 APP , 又或者是知曉你所選的航空公司后,更具實用性的航班追蹤工具。
這兩種方式都能協助新用戶適應環境。多數產品會結合使用二者。無論選擇何種方式,以下是可供參考的通用準則。
當用戶打開 app 之后,應該盡快知道后續的操作步驟。嘗試在引導流程中說明所需的時長,或提前告知需要提供的基礎信息的類型。同時需合理評估用戶,在無預先通知情況下,能輸入的信息量。所有人都記得自己全名。但多數人不一定能背得下自己護照的號碼。
左側界面說明了引導流程需要耗時5分鐘,右側列出需要準備的重要信息有哪些。
關鍵信息應在引導流程的起始階段分享給用戶。
從提供真實有效有價值的信息開始。優秀的首屏應當允許用戶探索、試玩并開始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整個產品。將支付環節置后處理,這個策略也符合實際商業利益——人們會為喜愛的產品和服務付費,所以,應該給予用戶后置決策的機會。
左側詢問用戶想學習的語言,右側首次使用即要求用戶提供信用卡支付的信息
當用戶不知將獲得什么時,付費意愿會顯著降低。
單問題界面感覺上簡潔優雅的,但收集基礎信息需要多個類似界面。這將延長引導流程的實際長度——同時增加界面給人的冗長感。探索不同方案時需調試信息密度以尋找最佳平衡點。
左側采用單一問題設計,右側設置多輸入字段
簡潔的界面可讓用戶更加專注,多字段界面能加快信息收集,但是需要通過測試來平衡兩方面。
這對多步驟長流程尤為重要。如果你的設計一開始就給人無盡感,那么你需要探索不同方式,來展示用戶當前位置與后續可能會涉及的步驟,幫助用戶明確推進的方向。
3種進度展示方式:步驟標簽/可視化進度條/完成百分比標注,向用戶展示當前所處階段與剩余內容。
用戶經常會喜歡跳過一些步驟。所以,你需要提供完成的流程,或者用戶必須回答問題的充分理由,解釋信息收集的原因與重要性。若存在明確收益或回報,完成率可能更高。
闡明為每個操作背后的價值
并非所有功能都需要賬戶密碼。在可行情況下,提供無需注冊或輸入手機號就能進行探索的選項。這可能會改善產品的指標,有時候登錄界面會造成用戶數量斷崖式下跌。
嘗試在產品中取消強制登錄要求
無論新用戶引導流程如何完美,總會有人無法一次性完成。WiFi中斷/朋友發來短信/正在追的劇集劇情漸入佳境,所以應該為這類用戶提供斷點續接的功能。
用戶可能被打斷,允許其返回繼續操作
這是一種表達對用戶尊重的方式——同時考慮到已掌握產品使用方法的用戶。并非每位新用戶都是初次接觸者。人們更換新手機和筆記本,重裝軟件。困在引導流程中的用戶可能早已通曉一切,需要兼顧這類用戶需求。
為無需引導的用戶創建特別的路徑
最糟糕的新用戶引導流程是信息過載的流程。過多功能解釋/過多利益說明/每個圖標都要解說。若感覺內容繁雜,嘗試刪減優化。用完美標題替代三點說明,重點描述單一新特性而非五項功能。
解釋過多概念可能導致用戶錯失核心價值
用戶具備學習能力,他們通過實踐與嘗試來構建認知。在精心設計完美引導文案后,嘗試將其刪除。某些最佳、最易用的產品無需額外說明。或許可讓用戶自主探索產品。
前兩屏引導內容可能并非必要
新用戶引導流程在很多時候并不復雜,也可以做得足夠簡單,一些簡單的注意事項就可以快速構建一套流程。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