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之前的一系列文章,為大家介紹了iOS和Android規范中,各種彈出物的用法,羅列如下:

警告框(Alerts),彈出框(Popovers,iOS獨有),簡易菜單(Simple Menus,MD獨有),模態視圖(Modal Views,iOS獨有),確認彈框(Confirmation Dialogs,MD獨有),全屏彈框(Full-screen Dialogs,MD獨有),上拉菜單(Action Sheets,iOS獨有),簡易彈框(Simple Dialogs,iOS獨有),活動視圖(Activity Views,iOS獨有),底板(Bottom Sheets,MD獨有),提示框(Toasts)。既然各個控件都出過場了,是時候讓它們合個體了!!

往期回顧:

  1. 高手幫你學規范!iOS和Android規范解析之提示框+警告框
  2. 高手幫你學規范!IOS和ANDROID規范解析之簡易菜單+彈框

超實用!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彈出類控件比較表格(工具欄不是彈出類控件,之前沒有介紹)

模態

觀察上表,左邊iOS這一欄,從警告框到活動視圖,它們構成了一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詞匯——模態(Modal,不是Model)。iOS設計規范對模態的定義是這樣神兒的:模態讓用戶聚焦到某一個任務、消息或者視圖上而不能做別的事情,直到用戶完成了當前的任務。比如警告框,用戶必須必須選擇警告框里的一個選項,警告框才會消失,否則用戶什么也做不了。這個警告框,就創造了“模態”的體驗。

超實用!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 模態示例1——警告框

超實用!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 模態示例2——模態視圖。

關于如何使用模態,蘋果有以下幾點建議:

1. 盡量少使用。因為一般來說,人們使用應用的時候不是線性的,不是先做A再做B這樣,是想到啥做啥。而模態是線性的,比較強制。蘋果建議,只在某個任務特別重要,必須引起用戶的注意、或者某個任務必須被完成才能繼續使用應用、或者需要應用需要保存數據時,才使用模態這種設計。

2. 使用模態時需要提供一個清楚明白的退出模態的通道。需保證用戶總能知道他們在一個模態中操作后的結果。

3. 保持模態里的任務簡單、簡短、單一。如果要在模態視圖中創建帶有多層級關系的任務,一定要慎重!因為用戶很容易忘記它們操作的來龍去脈。

4. 只在展示很重要的提示信息時,才考慮使用警告框。最理想的情況是,警告框可以讓用戶采取行動。警告框比較打擾用戶,所以有必要讓用戶覺得這種打擾是值得的。

5. 不要在一個彈出框上面使用模態視圖。彈出框之上唯一可以出現的,是警告框(警告框權限真的很大啊!)如果非要在彈出框上面展示一個模態視圖,那么請先讓彈出框關閉,再展現模態視圖。

在Material Design(簡稱為MD,下同)中,沒有與模態相對應的概念。但其實,對話框和底板(除了固定底板),構成的也是模態的體驗。

控件對比總結

不知不覺中,對比了這么多控件。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各個控件的特點,方便各位更好的理解這些控件。

警告框

超實用!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 左:iOS警告框; 右:MD警告框

左圖展示了iOS中警告框的幾種形式,右圖展示了MD中警告框的包含元素,其中標題不是必須的。對于警告框,蘋果規范和MD都建議盡量少使用,必須是告知很重要的信息才出現。另外,對于警告框的按鈕,應盡量告知用戶操作的結果,而盡量避免使用“是/否”這樣的文案。

彈出框 & 簡易菜單

超實用!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 左:iOS彈出框; 中、右:MD簡易菜單

對于iOS的彈出框,原本是針對iPad這樣的大屏設備設置的控件,近兩年由于手機屏幕越來越大,也開始應用于手機,需要注意iOS的彈出框是自帶箭頭的,箭頭指向入口。MD的簡易菜單,需要注意菜單沒有箭頭,并且菜單是壓住入口的,這一點經常被用錯。

上拉菜單 & 簡易彈框

超實用!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 左:iOS上拉菜單; 右:MD簡易彈框

上拉菜單和簡易彈框,都是用于提供一些列選項的控件。不同的是,上拉菜單必須包含“取消”按鈕;上拉菜單可用于毀滅性操作(比如“刪除”)等的二次確認。而簡易彈框沒有“取消”按鈕,在選項中可加入頭像、icon等元素,另外還有如上圖中的“添加聯系人”這樣的操作按鈕。

上拉菜單 & 活動視圖 & 模態底板

超實用!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 左:上拉菜單; 中:活動視圖; 右:模態底板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這里又出現了上拉菜單。事實上,這里要跟大家總結一下,上面提到的彈出框、上拉菜單、活動視圖、簡易彈框、簡易菜單、模態底板,功能上其實非常相近,都是提供當前環境下的一系列選項。區別是展現形式的不同,還有個別控件有其獨特的功能點。在MD中,有這樣一句介紹:Modal bottom sheets are alternatives to menus, or simple dialogs, and can display deep-linked content from another app(模態底板與簡易彈框、簡易菜單可以互相替換使用,唯一的區別就是模態底板中可以承載深層鏈接)。鐺鐺,模態底板把這一串控件都串起來了。

確認彈框 & 全屏彈框 & 模態視圖

超實用!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 左:MD確認彈框; 中:全屏彈框; 右:模態視圖

確認彈框用于確定一個選項。全屏彈框和模態視圖,可用于較為復雜的任務,它們可以調起別的控件。

另外,還有工具欄(下一篇會介紹)、模態底板和提示框,就不一一列舉了。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新設計青年

超實用!3分鐘帶你掌握11個最常用的交互控件

「如何看懂iOS 10 的設計規范指南」

  1. 看趨勢變化丨《從IOS 10設計指南變化看設計的新趨勢》
  2. 看交互啟示丨《從IOS 10 的交互設計中學到的3個設計啟示》
  3. 看使用方法丨《一份超詳細的「IOS 10 UI KIT」使用手冊(附源文件)》

【優設網 原創文章 投稿郵箱:yuan@uisdc.com】

================明星欄目推薦================

優優教程網 UiiiUiii.com 是優設旗下優質中文教程網站,分享了大量PS、AE、AI、C4D等中文教程,為零基礎設計愛好者也準備了貼心的知識樹專欄。開啟免費自學新篇章,按照我們的專欄一步步學習,一定可以迅速上手并制作出酷炫的視覺效果。

設計導航:國內人氣最高的設計網址導航,設計師必備:http://hao.uisdc.com

收藏 28
點贊 1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