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在知乎上找我付費咨詢的,都是問留學相關的問題,例如這個:

為什么我從不勸人留學?

為什么我從不勸人留學?

為什么我從不勸人留學?

上面這位同學雖然是雙非一本,但在難度較高的建筑專業成績不錯,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也參加過幾次小規模的互聯網相關比賽。比很多人都優秀了,但我還是不建議直接留學。

實際上,至今為止 90% 的情況我都是勸人不要留學,或者至少先想清楚再說。倒不是海外學歷真的很水,只要國際榜上有名的,再水也比二本甚至很多一本雙非的拿得出手。這就好比討論米其林餐廳和本土老字號飯館比起來怎么樣,完全不是一套標準。

雖然很多本地人覺得米其林不符合口味,而且價格虛高,但人家好歹也是國際認可的。

為什么我從不勸人留學?

我之所以不喜歡勸人留學,主要就是兩點原因:

  • 帶來經濟負擔:從平均收入看,留學對大部分家庭都是不小的負擔。
  • 無法解決問題:很多人是本身就業困難,抱著「翻盤」的想法去留學的。

當發現大部分找我問的人,都符合以上兩點之后,我就更加堅定了不輕易勸人留學的想法。最近我還和我媽聊了一下留學的必要性,她當年可以鐵了心要把我送去留學的,甚至一度以為我能去大廠有這海歸標簽的功勞(實際完全不是)。現在她回過頭來理性分析,也發現弊大于利。

國內教育才能快速回本

在國內讀書真的性價比超高的,五六千一個學年的價格,在發展中國家中都算罕見了。畢業之后就算是掙五六千一個月,那也是一個月賺回一年的學費了。歐美的學費一般是一年十幾萬人民幣,公立少點私立多點。哪怕留在當地就業,一個月也就一兩萬人民幣,運氣好到三萬,需要半年才能把學費賺回來(硅谷計算機相關崗位可能更高,但這里是一般水平,比照國內五六千絕對夠了)。更不要說,在這些國家的生活費也高出很多,實際回本時間更久。

我記得以前看美劇《實習醫生格蕾》時,有個女實習醫生被發現拍過情色雜志,鬧得人盡皆知。

面對這些,她高傲地昂起頭:“I don't give a damn shit, I am out of debt (隨你們怎么說,我 TM 不在乎,老娘無債一身輕)!”

為什么我從不勸人留學?

我在英國留學時和當地室友聊天,對方聽說我沒有貸款交學費,特別驚訝,他說他們讀大學基本都會貸款,不貸款才不正常。可見,讀大學能快速回本這件事,我們在國內以為正常,其實放在大多發達國家里(包括日韓),根本不可能。更何況很多人是回國工作,哪怕是在一線互聯網,也未必人人一畢業就能月薪上萬,更不要說稅后收入了。

如果留學費用對家庭會造成經濟負擔,也就是這個費用超過了家庭財產的 1/3 或 1/2,那就建議沒有必要冒險。因為這錢可能要工作三五年才能存出來。

然而房價三五年之后會漲多少呢?

人生沒有「翻盤」

對留學抱有期待的人,很多是找不到好工作,想要借留學逆風翻盤的。

例如:

  • 本科選了一個不喜歡的天坑專業
  • 讀了個二本三本搶不到好工作
  • 缺乏實習和項目經驗暫時找不到合心意的工作
  • 甚至有些人已經工作了幾年,覺得遇到瓶頸,于是想要出國留個學的

這種情況大多是畢業后想回國工作的,畢竟現在工作都找不到合適的,想移民海外還有點早了。恕我直言,很少見到哪個海歸一回國,就有大把工作機會等著。反倒因為畢業時間青黃不接,太大的公司關閉校招通道了,太小的公司怕海歸眼高手低不敢收。注重海外業務的公司和海外氛圍濃厚的外企,倒是機會比較多,但選擇余地不就小了?

關鍵是靠學歷「翻盤」的時代已經過去,以前招個海歸可以充門面,現在都一樣當工具人用。尤其是對大公司來說,反正是選螺絲釘,國內頂尖高校出來的內卷精英,可不比那些不接地氣的海歸來得實在?

學歷再好也沒經驗重要

對大部分公司來說,招人是干活的,不是裝 X 的。最重要的還是能力強、經驗足、快速上手、一個人當 N 個人用,尤其互聯網行業。

我在招聘網站隨便一搜深圳的「UI 設計師」,很多月薪上萬的崗位要求大專:

為什么我從不勸人留學?

大公司設立學歷門檻,主要是因為投簡歷的人太多,篩不過來,學歷好歹可以大致過濾一下智商和奮斗能力。我在鵝廠也見到過二本、三本甚至以下的,大多的專業能力夠強,但也未必到逆天的程度。至少在互聯網行業,只要有能力、多積累點經驗,再稍微找點內推、拉點關系,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很多畢業生急著去留學,是因為專業能力和項目經驗都不行,以為留個學就能找到好工作了。本科四年都沒積累出專業能力和項目經驗,可能讀個碩士就積累出來嗎?

國外寬進嚴出課業不輕,然而課外項目實習機會未必有國內大城市多。更重要的,是國外的教育和職業體系和國內相差不小,直接拿過來找工作未必很好用。就怕留學回來后,學歷是上去了,但是匹配崗位反而更少了,自己能力和經驗又都一般,于是陷入尷尬的境地。

有錢有時間,當我沒說

其實討論來討論去,還是在看劃不劃算的事。

這內卷時代,大學生一畢業就開始了 35 歲中年危機倒計時,想要用有限的投入獲得更大的回報,才需要慎重思考。但是如果不計較劃算與否,長遠來看,留學肯定是有好處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出國留個學,兩方面就都實現了。

很多學科確實西方積累較早,閉關鎖國的經驗告訴我們,要虛心學習人家的長處,這是里子。而且哪怕現在留學不稀罕了,也沒到爛大街的程度,不缺錢的富豪大佬也還是熱衷于送孩子出國留學,這是面子。

奢侈品很好,但未必值得普通人省吃儉用去買,未必有淘寶包郵的耐臟好用。留學也一樣,好是好,只是不適合大多數人。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體驗進階」

為什么我從不勸人留學?

收藏 6
點贊 10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