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ChatGPT做產品調研?來看高手的實踐經驗!

一、為什么要使用 ChatGPT 做調研?

1. B端產品探索期調研工作量大

我們經常做調研應該知道,B 端產品探索期常做的調研包含 4 種:

  1. 市場調研:了解市場需求和用戶反饋,分析市場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
  2. 需求調研: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期望和反饋,分析用戶的使用場景、行為習慣和痛點
  3. 競品調研:了解競品產品的優勢和不足,分析競品的用戶群體、使用場景和功能特點
  4. 體驗調研:了解用戶對產品的使用體驗、滿意度和建議,分析用戶的痛點和需求

調研中檢索信息數據,整合資源、體驗復雜產品、形成體驗報告等工作量極大,項目時間短,很難完成。

更多ChatGPT 使用技巧:

2. 設計調研存在困難點

難點 1:探索全新的領域,入手難

行業、平臺、業務都是全新的,我們需要好好理解平臺和體驗平臺。同時,還需要收集盡可能多的信息,并在信息中判斷整理出對我們有用的信息,但是龐大復雜的網絡資源中,充斥著碎片化的信息,體系化知識較難獲取。這就造成了,探索全新領域業務入手難的問題。

難點 2:脫離設計師生活,理解難

在前期探索階段,設計師不是業務員,沒有既往經驗,并且,全新探索的業務里,從存量客戶中較難找到合適的客戶進行調研。這就造成了,脫離我們生活的業務理解難的問題。

難點 3:摸清 B 端競品,時間短

我們的業務在市面上的競品不多,資訊相對較少,想要找到合適的競品需要不斷體驗,需要時間。B 端競品多數要付費,在找競品-注冊-體驗競品,也比較耗費時間,一旦發現產品需要付費,那么前面的工作無疑浪費了時間(多數競品會引導“免費”試用,但其實綁定海外信用卡才能真正試用,free 是一種忽悠手段)。不過,業務迭代發展快,我們需要快速完成。這就造成了,摸清 B 端競品時間短的問題。

3. 試試ChatGPT吧!

根據我們調研工作量大、設計存在的困難點,我們思考可以嘗試使用 ChatGPT 來做輔助工作,幫助我們快速整合資源信息、節約時間成本、精力、降低對 B 端業務的理解成本。

二、ChatGPT 可以輔助做哪些工作?

1. 幫我們快速了解行業&業務

這里取決于我們想了解行業的什么內容,由于我們產品的本質是想幫助外貿人做好營銷,那么我們的用戶就是外貿人,需要了解外貿人對營銷的訴求。比如:營銷對我們用戶來講意味著什么、我們的用戶一般都用什么營銷方式、為什么要用平臺、為什么更愿意用某某平臺、營銷能給我們的用戶帶來什么商業價值/收益等等。我們向 ChatGPT 提問這些問題,它根據大數據整合信息吐給我們,多輪體驗下來,ChatGPT 對于行業的相關信息質量還不錯。

2. 幫我們快速了解競品

用 ChatGPT 找到合適的競品

嘗試問 ChatGPT,同類型的競品都有哪些,同時讓它提供競品介紹。但是!它提供的并不一定是符合我們的競品,我們會針對它提供的競品,提問競品介紹、定位、功能等內容。這樣,我們就會找到合適的競品,再開始實際體驗,這種方式比以往的方式快多了。

體驗競品時,用 ChatGPT 查缺補漏

當向 ChatGPT 詢問相關競品列表后便開始體驗,我們的競品基本都是海外產品,產品較為成熟,結構信息復雜,要摸清競品的功能,入口,使用流程,耗費時間長。結構復雜的,功能隱藏深。這時候,我們在體驗競品后作為查缺補漏,會讓 ChatGPT 將競品是否有 xxx 功能?功能入口在哪里提供出來。

舉個例子:B 端競品有免費試用,實際在注冊時才提示要綁定銀行卡才能體驗,而綁定銀行卡這個要求并未在競品官網中體現。而后,我們就“試用產品是否需要綁定銀行卡”的問題詢問 GPT,ChatGPT 居然能回答出只有在使用產品流程中才能獲取的信息(當然,也可能它是從一些論壇中獲得的信息。)

如何用ChatGPT做產品調研?來看高手的實踐經驗!

3. 幫我們快速獲取數據

我們在前期調研時的訴求是,希望它能快速的幫我們找到一些專業研究報告,以及對應的研究數據,以輔助我們設計師總結。

實操過程中,它的確可以按照我們的要求找到具體的研究報告,同時,我們會引導它從研究報告的角度,幫助我們摘取報告中提到的內容、羅列出具體的數據。但是,我們前期提問比較寬泛,嘗試多次重復提問同一個問題,它給我們的研究數據都不一樣。它給我們的數據只是羅列整合,而我們發現其實因為“不同的機構”“不同的研究報告時間”“不同的研究角度”“研究面向的人群”,都會導致幾份數據報告結果不一致,這會干擾我們的判斷。因此,我們后續繼續從:哪些研究機構更權威、我只要近一年的報告、我要平臺官方數據不要第三方數據等不斷提問,獲取到了我們需要的研究數據信息。

如何用ChatGPT做產品調研?來看高手的實踐經驗!

我們設計師最后需要做的是:通過 ChatGPT 提供的信息,我們自己去判斷用哪個研究報告合適、以哪份數據為準、整理合并數據報告的信息、做分析比對工作,得出調研結論。這個過程就是用 Gpt 幫助我們獲取合適的數據,節約我們找/查/讀數據報告的時間。

三、不建議用 ChatGPT 做哪些工作?

1. 不做分析性的工作

原因一:它無法代入我們的業務屬性,給出合適的分析結果

我們從 ChatGPT 上獲取到的信息,是它從大數據訓練而得的,但是我們無法判斷它的分析邏輯是否是符合我們業務,也就是說,它的回答不具備“具體的業務屬性”。而我們去做調研分析,一定會代入我們的業務屬性,明確業務背景和方向前提下的。以下是它的回答:

如何用ChatGPT做產品調研?來看高手的實踐經驗!

原因二:它給出的設計層面的分析偏點狀,不夠有遞進性和系統性

我們嘗試讓他分析如何在一款 xx 產品里,讓用戶感受到節約時間成本、效果更好。它給出的答案都是點狀的,缺少“分析”思路。相比來講,我們可能會從關鍵點、目標、思路、設計遞進分析。從關鍵點入手,再去針對性的拆解出設計的目標、方案思路等等。

2. 不做總結性的工作

ChatGPT 給出的總結中,存在部分我們不需要的信息,但是它會融進自己的邏輯中總結出來。舉個例子,當我們想對 xxx 內容進行總結,ChatGPT 會按照自己某種邏輯給出數據、以及總結。我們向它溯源它的數據,發現它的數據來源并不是最新、最權威的報告,那么總結的內容就不符合我們的要求。所以,建議我們將 ChatGPT 給出的信息進行二次篩選,選出最專業、最新、最全的信息,再人工做最終的總結。

四、Tips 小提示

1. 答案不是你想要的?可以轉換提問方式

怎么換提問方式呢,簡單粗暴的方案,我們對他說:重新換個答案,這不是我想要的;或者我們思考轉化問法,比如:問 ChatGPTxxx 營銷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答案不合適,我們可以換成問:用戶在營銷時會做什么,想做什么?實際上都是針對用戶類似的心理提出的問題。

2. 下鉆提問,可以不斷深挖信息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想知道 5 款社媒平臺對帖子內容的建議,它給出匯總性的答案。我們會繼續分開提問每一個社媒平臺的建議,再繼續提問建議的來源是什么,再提問來源渠道是否專業準確。從而去反向證明,它最先匯總給出的答案是不是合適。

3. 校驗答案是否準確

這種校驗很簡單,比如它給出了鏈接,我們去點擊看下是不是符合它所說的,比如它告知的結果,我們去實際體驗下產品。下圖就是 ChatGPT 給出的錯誤答案,由我們自己校驗而得出,官網鏈接錯誤以及產品是付費的但是它說免費。

如何用ChatGPT做產品調研?來看高手的實踐經驗!

4. 深入提問它的答案依據,判斷它是否專業

在它給出答案后,我們會繼續提問答案的來源依據,方法是這樣的:

  1. 「正向提問給結果」我們問 ChatGPT 問題,它會給出一個結果
  2. 「從結果中反向提問」向 ChatGPT 正向提問的結果中,找到關鍵詞反向提問,以看正反向結果是否差別不大
  3. 「追問結果的來源」追問它給出的答案的來源,判斷來源是否權威、專業

舉個例子:

我們先正向提問:“如何衡量營銷效果”,而后,我們從正向答案中提到的關鍵詞是某些數據,再反向提問:“某數據對營銷效果的影響”,最后,在它給的結果中包含數據,我們追問數據是從哪些報告或機構中得來的。這一套方法下來,基本可以判斷出 ChatGPT 給出的結果是否專業了。

5. 追問答案時間,確定是否是最新答案

在給出的答案中,若我們對信息的時效性有要求,那么就需要追問 ChatGpt 提供的信息的時間,如果它也無法提供信息來源時間,我們就得需要自己再去檢索。

最后

最后的最后,不要完全相信它的答案,一定要:正反提問!多次檢驗!多重篩選!

收藏 61
點贊 53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