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設計師不可不知的百萬價值語錄

愛因斯坦說,把學校所學的一切全都忘記后,還剩下來的才是教育。工作后考古在 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學習產品設計的四年中,記錄下的讓我受益匪淺、或才想起“原來這課我學過!”的導師語錄精華,放出來「回鍋」共勉。

上一集語錄是關于“如果可以在入學就知道”的《一堂必修》,這一集語錄主題關于“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和擁有什么樣的事業”的《個人成長&事業的態度啟示》。

上期回顧

再次聲明:

所有語錄均記錄自我在 ACCD、PENSOLE、INSEAD、PDX、品牌項目期間的導師們,我的筆記里沒有明確給每一句話標注,以及有些語錄有原作者…

翻譯、解讀和 Typo 均出自我個人,尤其是 typo。個人解讀與導師和學校無關。表情包均來自網絡。

第二集:個人成長&事業的態度啟示

這些話和具體的知識無關,但比知識更有價值。

1. 「 個人成長 」

My expectations of you should not be higher than your expectations of yourself. In fact, anyone’s exception shouldn’t be higher than yours.

我對你的期望不該高于你對你自己的期望。事實上,任何人對你的期望都不應該高于你對自身的期望?!狣’Wayne @PENSOLE

來自 PENSOLE 創始人 D’Wayne Edwards,記錄自 17 年第一次作為學生進入 PENSOLE。很多時候我們都面對很多人的期望,這句話剛好是一個衡量自己狀態的方法。

You need to commit.

你需要真正認同并投入?!狣’Wayne @PENSOLE

You should be in a constant state of learning.

你應該一直保持學習?!狣’Wayne @PENSOLE

終身學習的概念大家都熟悉。離開學校走進社會才是一堂真正的大課堂。在這個社會里實在有太多東西需要學習,只是不再按照課題考綱和分數來學習,而是按自己的目標學習。

Accept unknowns.

承認不知道,接受不足。——D’Wayne @PENSOLE

這特別難,但學習的第一步是承認不知道。

No ego.

放下自負。——D’Wayne @PENSOLE

You work for the work, not for the grade.

你為成果而努力,不是為成績而努力?!?@ACCD

我們應該以結果為導向做事,但反過來,很多事情即使沒有獲得應有的結果或成績,也不該就此否定當初的決定和過程,畢竟影響結果的因素太多了。

Remember two things, yet and Pivot. You are not there, yet. It doesn’t work, just pivot.

記住兩件事,還不行和調整方向。你做不到的事情,只是現在還不行。沒有希望的事情,放棄前先嘗試調整方向?!狥rido @Creative Strategies

這兩句話 Frido 的經典人生道理,就像刻在了腦子里,每次想說這事我應該做不到,就會脫口而出 Yet.

Make Lemonade.

化腐朽為神奇?!狫in @Transportation Inside Out & D’Wayne @PENSOLE

交通系課程 Inside Out 的導師 Jin 很喜歡這句話。真正的字面意思大概是:即使生活給了你一顆酸檸檬,你也得用它做好喝的檸檬汁。(我一直覺得檸檬汁太酸不好喝,所以這句話一度被我以“那就將就辦吧”誤會了)直到和 D’wayne 的聊天語境下我感到不對勁并提出了我對這句話的困惑…

Keep stretching the rubber band.

你的承受力就像是橡皮筋,不斷挑戰會讓它更有彈性。——Tom @Under Armour

Tom 在 Push 和 challenge 我們時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友情提示:橡皮筋也是會斷的)

Discipline.

自律?!芏鄬?@ACCD

高中之后的學習工作基本都是靠自律了,自律太辛苦的話可以用一些辦法他律,比如和朋友一起卷。

Trust the milage.

相信努力。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狶eonard @Product Design II

Milage 這個詞經常被提及。我常在想里程數這個蒼白的翻譯不太能領會精神。直到想起荀子《勸學》里的這句。

Writing can heal.

寫作可以治愈?!狵evin @PENSOLE

這是有一次和 Kevin 討論如何幫助一位同學對抗抑郁和焦慮的情緒時,我們異口同聲說出了 Writing 這個建議。寫作是治愈自己的出口。把耿耿于懷的事情記錄下來,有些能釋懷,有些能和解,有些甚至會覺得當時挺好笑。還可以通過寫作重建記憶騙過自己。

Just be yourself.

做你自己就好?!狣’Wayne @text

You should feel good about yourself.

你應該對自己感到滿意。——很多導師 @ACCD

2. 「 時間與精力管理 」

Depletion. Limit Virtuous Efforts.

注意精力消耗。努力實效有限。——Professor Carmon @Marketing Strategy @INSEAD

課堂上講 Depletion 概念時,特別 Mark 了一下這個概念進入了語錄筆記。Depletion 概念講到人的能量精力是有限的。簡單來說,如果你的一天是這樣計劃的:

早晨:早起+ 晨練減肥 + 洗澡 + 準備健康美味的早飯 + 吃早飯&晨讀學習 + 搭配服飾&精致妝容 + 通勤路上計劃一天的工作 + 到公司高效快節奏工作;

中午:外出選餐用餐 + 社交聊天 + 回公司處理瑣碎事務 + 額外的學習充電 ;

下午:高效快節奏工作處理各項事務 + 番茄式穿插拉伸鍛煉+ 選餐用餐 + 社交聊天;

晚上:高效快節奏工作 + 下班后 Date/社交 +超市采購 + 專注一些個人愛好 + 鍛煉放松 + 洗澡護理 + 回顧一天 + 閱讀片刻 + 按時睡覺…

你會累死,不是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早起困一天大概率難以完美高效又心情愉悅地做好每件事情,因為在不斷的決策和行動中你的精力會被消耗。所以如果你的日常是“既要,又要,還要”,最簡單的辦法是在日常事務中減少決策成本和應對精力,比如固定的用餐選擇,統一的日程形式,規律的打扮樣式,固定的出行路線等等… 身邊很多熟悉的朋友知道我的日常低耗模式和個人時段不營業狀態,反正不想做的事情,我都以給自己緩沖時段休息,不陷入過度疲勞為借口。

還保存著這張課堂 PPT 截圖

價值百萬第二篇!從ACCD畢業后,我總結了這些導師語錄

Stretch your muscle.

鍛煉你的肌肉?!狿rofessor Carmon @Marketing Strategy @INSEAD

承接上一段,可以靠不斷練習提高自己的精力程度。

Time management, critical.

時間管理,很關鍵。——很多導師 @ACCD & PENSOLE

在 ACCD 如果沒有這項能力,生活會很艱難。(學費也會變得很昂貴。)

Set daily goals.

制定每日目標。——D’Wayne @PENSOLE

每天能做到一個目標就很好。21 天就能一個習慣,90 天就能穩定習慣,一年就能達成 365 天目標。

Think about three things you want to improve for this week.

想想這周你想提升的三件事?!狣’Wayne @PENSOLE

每周進步一點點。寫完還要貼在看得見的地方。

Tell him/her three things that can improve.

告訴 TA 三個可以提升的點。——Jin Park @VISCOM I & VISCOM IV

這是 Jin 的視覺溝通課堂習慣,讓學生或助教 Critique 時說三個畫面上可以改進的點。我做助教時總在想為什么不把所有可以改的點都列出來。直到期末意識到其實能在一學期里整體提升三個點都很好了。

Take notes in a consistent place.

在同一個地方記筆記?!狣’Wayne @PENSOLE

還好受這句啟發,我把我記的語錄和段子歸到了一個文檔里??上抑辉谀承┕P記上堅持了這件事。

Write it down on post-it notes.

把要做的事記在便利貼上?!狣’Wayne @PENSOLE

別存在手機里,貼在一抬眼就看到的地方,防止忘記。

3. 「 思考和行動 」

Don’t overthink.

別過度思考?!?@ACCD

內耗太累了,比行動更累。

Write it down.

想不清楚就寫下來。——Kevin Beard @PDX

這是以前和 Kevin 討論實習行業選擇時,他給出的樸實無華但很直接的建議。誰的意見和想法確實都不能代替自己的考慮。寫下來是理清思路的好辦法。把雜亂的各種想法都記錄下來,就能看見知道自己在愁什么。草稿紙/筆記本/草圖本都可以,至少留一樣在手邊能提高很多決策效率。

Stop thinking and start doing.

思而不行則殆?!?@ACCD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而不行則...特別殆??鬃記]接著說吶。一般導師提及這句話,說的都是開始畫草圖做模型,但生活中也一樣。方向和選擇的確都很重要,但前提是已知信息和能力讓我們夠得到選項,(否則不用過早焦慮上清華還是上北大)在嘗試的過程中排除和驗證更靠譜。

4. 「 工作態度 」

Everything has its consequences. Life doesn’t always give a second chance.

任何行為都會有后果。生活并不總給第二次機會?!狣’Wayne @PENSOLE

Dedication.

敬業精神。——很多導師 @ACCD

嚴正聲明:下面這句不是導師說的。

ArtCenter failed on you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BS. (BullSh**)

你要是不能學會糊弄,ArtCenter 都對不住你。——一位陌生學姐 @ACCD Computer Lab

那是頭幾學期在機房趕工的一個半夜,一個學姐在勸另一個學姐趕緊結束工作去睡覺時說的話,那一夜她無意間醍醐灌頂地澆醒了我。后來每一個我搖擺在“再熬一熬”還是“多睡一睡”的夜晚,都會想起這句話,可不能讓學校對不住我!

Assume equals to As* you and me.

基于自己的假設做事,就是坑隊友。——D’Wayne @PENSOLE

不過在工作學習中完全去除假設,還是不太簡單。

5. 「 職場 」

Under-promise and over-deliver.

預期管理:降低承諾,額外交付?!狵evin Beard & D’Wayne @PENSOLE

(道理我明白,但我是把背包扔過墻才有動力執行者)

Manage up, manage down, manage around.

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平級管理。——Kevin Beard @PDX

Ask for forgiveness, don’t ask for permission.

你想破格的事,就別問允不允許,做了再說。——Kevin Beard @Everywhere

(然后錯了就認,挨打就立正吧哈哈哈哈哈)

Become the “go to”.

成為大家找你解決問題的人。——Kevin Beard @Everywhere

Kevin 很喜歡的一句話。從第三學期開始對學生的要求逐漸從做好自己的設計邁向 Leadership,成為學校里職場上那個“go to”,大家解決不了的問題會想到求助你。走上職場后,個人開始覺得成為 go to 可以是第一個目標。之后,大概是要學會脫手,讓流程可以自己跑起來。如果問題都依賴某個人來解決,可能會累垮這個人,對組織來說風險也很高。

When you hit a blocker, you may need to move out to move up.

職場生涯遇到瓶頸,有時候只能離開去往上走?!猅ome & Kevin @Under Armour

大家在酒店花園的夕陽下 Team Bonding 暢聊時,不知覺到了這個職場話題,他們都有故事。

Plan B.

永遠要準備 B 計劃?!狵evin Beard & Mark Smith @Nike Innovation

只有一個計劃,就容易計劃趕不上變化。(甚至變化都趕不上變化)重要的事情除了 Plan B,還要有預案,提前規劃應對各種“防不勝防”的意外,準備好突發情況兜底方案。

Disruption.

擾亂。——Mark @Nike Innovation

那是 19 年夏天最混亂的一周。Mark 帶著他的“Disruption”主題,讓我們見證什么叫變化趕不上變化。匯報前一個半小時改地址,半夜更新課題,更換命題,互換命題,隊友重組,網絡和電子產品隔絕,緊急出模型….

于是這一周內我們體驗了各種人為制造的突發事件… 雖然每一次都覺得像是軍訓半夜被叫醒,但其實這種未知和沖刺比長時間已知條件下完成一件事更讓我感到興奮。只是那時我們更多是覺得緊張刺激無奈無語也不乏樂趣,完全不認為這樣的混亂會在真實世界發生,直到 2020。

6. 「 事業和創業 」

Don’t look for a life balance before you have a career.

別在有事業之前,就追求生活平衡?!狣’Wayne @PENSOLE

(不卷就沒工作,不干活就沒飯吃哈哈哈)

You want to get some business going besides the daily work.

上班之余你應該要有個能自己運轉的生意。——Jin @VISCOM4

其實稅后收入這個概念在頭兩年的大學學習中提及并不多。這句話發生在 Jin 在課堂上提及了他上班主要是為了社交。不應該以工作為生,要有一個能不花費大力氣良性運轉的生意才能生活得更好。

好的我明白了,生意在哪能指點一下嘛。

Running a business is hard.

運作商業不容易。——D’Wayne @PENSOLE

創業啟動不難,生存和持久才難。

Don't take too much money from others.

創業期間,別從別人那兒拿里拿太多錢。(容易失去控制權)——D’Wayne @PENSOLE

導師自己幾十年走過的路和踏過的坑,有時只化為課堂里一句輕描淡寫。直到深入故事,你才可能知道因為一個抉擇他們遺憾了多久。

收湯:濃縮提煉升華時刻

這一篇語錄大概最承接校園和職場,是我在回鍋考古時覺得對我當下狀態最深刻的內容。比起具體學了哪些設計,更有長久意義。

但畢竟大學也是學了設計的,下篇安排設計!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亂燉設計哲學」

價值百萬第二篇!從ACCD畢業后,我總結了這些導師語錄

收藏 40
點贊 39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