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設計師創業有哪些注意事項?想開設計工作室應該具備什么能力?本文由創業五年的遠麥劉斌出品,全是實戰的踩坑經驗,想創業的設計師記得收藏。

今年是遠麥劉斌(深圳)設計有限公司成立第 5 個年頭,據聞有 90%的初創公司活不過 3 年,如果屬實,我們應該活過了平均數。

所以跟大家談一點這方面的故事,大家注意,僅是故事分享,不存在指導與教學。

設計創業是個大話題,也是大部分設計師感興趣的話題,過去我在公眾號或者虎課網視頻分享中以小主題形式已經談過很多具體內容。

談過的內容再談自然是沒意思的,但可以換一下角度切入,本次作為一個直播分享,我想跟大家談一下設計創業的框架。

我將其總結為 15 個字,開門見山,分別是:

開局要謹慎過程需堅持目標是維穩

接下來分別簡單談一談他們的具體含義。

一、開局要謹慎

大凡創業過的人都不會自動勸他人創業,因為了解其中艱辛。

但同時要創業的人也壓根不需要勸,反而拉都拉不住。

為什么開局要慎重,因為做好一個公司跟做好一個設計本身是兩件事情。

很多優秀設計師破釜沉舟式出來來才發現自己駕馭不了一個公司。

除了設計,做設計公司還要懂得宣傳營銷、業務溝通、團隊管理、生產管理及財務管理,假設懂一些法務效果會更佳。

這些能力需要在創業前有意識鍛煉,不然失敗率確實會很高,大家身邊相信都會有活人的例子。

我從 2010 年就開始,有意識積累了足足 8 年才全職出來,這個時長因人而異,沒有標準。

重點在于你要籌備,不能因為激情出發,或者因為失業了而出發。

我談到設計之外的 6 種能力并非一個平均數,而是 6 個都要達到及格線,然后有 2-3 個特別強就可以。

比如我在宣傳營銷,業務溝通及團隊管理方面見長。

這是“開局要謹慎”的精要。

二、過程要堅持

過程要堅持是老生常談,任何行業都適用。

放在設計公司的語境中是因為你要積累案例及沉淀客戶,另外則是打磨設計服務定位上的精確性。

剛剛開始你自然會很雞賊的拿過去上班服務過的客戶作案例,這非長久之計。

其一是宣傳上有風險,其二是過去公司的實力與你自己初創公司的實力是有落差的。

你需要不斷尋找及過濾適合自己發展階段的客戶。

這聽起來有點拗口,比如剛剛開始我們只要有項目都會接,而且價格彈性很大,有一些甚至虧本做。

但慢慢隨著案例積累多了,就需要過濾了,比如公司團隊不擅長的,比如結款周期長的,比如要求很高但預算很低的,比如不符合公司日后發展定位的。

再者就是項目太大接回來難以消化甚至制造風險的。

如此一來公司就會走上良性循環,這個過程需要的是韌性與堅持,同時還有取舍。

過去就談過我們不接一些大公司的項目,因為對方太大,我們除了沒有溝通的主動權之外,就是承擔不了某些風險。

但以后我們長大了自然也會有不同做法,在小的時候不能貪心,貪心就會有僥幸心理,而僥幸往往是不幸的開端。

如果按足我的說法走,過程中肯定會產生短暫性經濟問題,我所說的“堅持”才真正登場。

南宋儒家學者朱熹說“存天理,滅人欲”被很多人誤解。

以為是不能有欲望,其實真正含義應該是“欲望有度”。

比如吃飯于人而言自然是天理,但貪嘴吃很多就是人欲,三高就是這樣來的。

放在我們這個話題中就是找業務是天理,但承接超出能力范圍的業務就是人欲。

服務好客戶是天理,但希望客戶轉介紹就是人欲。

拓展業務是天理,但不顧公司定位就是人欲。

比如小米不斷發展手機之外的產品,但品控沒做好,就導致了利潤下降,透支消費者信任等一系列嚴峻問題。

我們要堅持的是設計創業的正確價值觀。

比如遠麥既然定位了品牌設計,那么 UI 設計一類價格再可觀我們也不碰。

當做到這方面的堅持,你就能做好服務,積累一批保命客戶。

三、目標是維穩

維穩的意思是維持穩定增長。

設計公司本身是一門小生意,或者說大部分都是小生意。

小的原因是我們提供的是“手藝型”專業服務,不管對外宣傳時候怎么粉飾,本質上就是如此。

跟策劃咨詢公司、律師事務所或者會記事務所類似,我們提供的服務主要依賴核心人員的創意與勞務。

根據大部分經驗與觀察,這些人員在一所公司的數量不會太多,因為一但核心人員比較多難免就會產生裂變。

裂變的意思是一部分十分優秀的人會自然的選擇自立門戶。

我們先不探討這個裂變情況,而是回到“維持穩定增長”這個問題上。

基于以上背景原因,設計公司最好的發展路徑一定是穩定增長。

因為假設項目突然暴增,而核心人員有限,外包存在風險,那么生產就是一個大問題。

前面談過,設計公司的核心產品是案例,所以當項目量超出范圍而導致服務質量下降,就容易成為惡性循環的開端。

通常而言,我們要畏懼的不是事情的結果,而是事情的起因,錯誤的因必然養出痛苦的果。

所以我們首先要控制項目質量,這也是為何要做篩選過濾的原因。

設計公司的穩定增長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其一是提升客單價,提升客單價的依據是項目效果越做越好,如此這般良性滾動,流水規模與利潤增長應該從這里來。

比如我們從 2018 年至今,品牌服務的單價已經提升了 7 倍左右,但大家千萬記住,不是盲目提價,是水平不斷提高或者服務內容不斷豐富帶來的轉變。

其二是隨著知名度提升,項目數量增長時候要控制幅度。

舉個示例,過去公司一個月可以服務 10 個客戶,那么忽然增加到 12 個,這屬于安全范圍的量,可以通過加班或者人手調配順利完成。

如果 12 個項目的情況維持了 2 個月以上,表示有穩定下來的趨勢,那就要招募增加固定人手。

而如果 10 個客戶,忽然暴增到 15 個,那就需要進行過濾式“拒單”,過濾方式前面已經談過,優先承接我們更擅長的,客戶更認同我們的,項目本身有持續性的等等。

大家不要認為我們拒單是臭牛逼行為,其實假設你本身不具備做好項目的條件,拒單是最理性的選擇,也是對雙方最負責的選擇。

而且拒單不代表大家老死不相往來,拒單也講究技巧,技巧很簡單,就是坦誠相告,說明不能承接的原因。

假設對方不算急,愿意等待我們的空檔,那當然是最好的,假設很急,就可以保持聯系,往后有機會再合作。

一位老大哥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這里也分享給大家:

“一夜暴富,不如日進分文”

設計公司首先完全不存在一夜暴富的情況,但日進分文是靠譜的,可執行的。

另外,一夜暴富放在任何行業都并不健康,容易扭曲人的行為與價值觀,變得盲目自信,如此一來前面就會有大坑等著。

大家看到這里好奇,我好像將業務說得很簡單似的,其實并不簡單,原因前面我已經說過了,這里極簡的回顧一下,怎么讓你的項目越來越多。

  1. 過去上班有私單客戶的積累,創業后就可以繼續合作。
  2. 懂得在線上選擇擅長的平臺去包裝分享完成的案例,持續不斷的經營。
  3. 珍惜一切找上門的客戶,悅近來遠,服務好手上客戶,本身就是項目的主要源頭。

如果堅持做到這三點還是沒什么項目就是設計水平不行或者人品不行,沒其它原因了。

假設大家渴望借助設計技能在賺錢這件事情上有更多突破,我也有一個故事可以分享。

但大家注意,這并非一夜暴富,而是延遲享樂,同時也存在徒勞無功的風險。

那就是跟第三方合作做產品。

首先我要聲明,這一類嘗試很多設計師都也許試過,失敗的可能性極高,包括我自身也失敗過幾次,然后才獲得一次較理想的收獲。

在我做設計公司的第二年,開始跟一所智能服裝公司合作做海外產品眾籌。

這款產品簡單說來就是通過電脈沖技術結合服裝,穿著運動可以縮短時間而提升效果,其設計雛形來自當年宇航員在外太空防止肌肉萎縮時候穿的特制衣服。

我們公司免費提供了品牌設計、頁面設計、包裝設計及 APP 界面設計等服務。

而客戶則提供了樣品制作、產品攝影、網站制作、視頻拍攝與眾籌過程投廣的費用,這里有一部分項目也由我們收取成本價格去制作。

彼此約定了利潤將按各自 50%進行分配。

經過接近一年的籌備,大家沒有聽錯,足足一年時間投入。

產品在美國的 kickstarter 眾籌平臺上線,結果上線一個月才賣出 141 套,但是產品單價比較高,所以總額大致 34 萬港幣。

想開設計工作室?創業五年的老司機總結了15字箴言!

但遠遠沒有達到我們的目標,算一下賬目,怒虧十八萬八。

故事沒有結束,反轉來了,項目結束不久開始有日本客戶聯系到我們希望在日本地區代理產品。

然后產品就在日本再上線眾籌,因為舊素材全部可以使用,等于零成本。

最后日本客戶合計賣出 1 個億,當然是日元,換算過來大概 61 萬人民幣。

想開設計工作室?創業五年的老司機總結了15字箴言!

這里我們才開始盈利,這個客戶就這樣變成我們日常出貨的客戶,一年大概可以出 1000 套左右,對于遠麥團隊而言,這 1000 套的差價就是純利潤。

而故事還沒結束,真正的高潮現在才來。

有了以上經驗我們決定繼續如法炮制,2020 年推出石墨烯加熱服,這次直接跟美國當地眾籌供應商合作,我們提供產品與基本素材,他們進行包裝上線。

也是籌備足足一年,然后 2021 年上線。

這次就直接賣爆了,一個月時間合計售出 7161 套,總金額 1900 多萬港元。

想開設計工作室?創業五年的老司機總結了15字箴言!

此時的回報就是非常可觀的了,后來看平臺數據才知道,居然進了 2021 年的項目排名前三甲。

這個故事希望告訴大家什么呢,不是提倡模仿復制,因為大家也知道這里面有很多運氣與時機成分。

重點是,假設你希望在賺錢上有更多拓展,有三點比較重要,因為很考驗人性,我知道說了對大家也幫助不大,因為很難真的完全做到(我自己屬于磕磕碰碰后總結的):

  1. 愿意嘗試,哪怕失敗或者白干(比如第一年確實就是白干了)。
  2. 敢承擔風險,但不盲目冒險。(比如我的產品項目失敗了我還有設計業務)
  3. 將專業用對位置,同時也要找對人。(比如我們的專業剛好可以在項目中發揮作用,同時我們選對了有實力的合作商)

我剛到深圳的時候,第一所公司的老板就是跟酒廠合作,免費提供設計,回報方式是參與銷售分成。

其實他到底有沒有賺錢我不清楚,但他這個舉動讓我看到一種可能性,于是才有了后來我愿意嘗試的想法。

本次分享就到這里,感謝各位的時間!

希望我過去的這些小故事能對大家有一點點啟發與幫助。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設計史太濃」:

想開設計工作室?創業五年的老司機總結了15字箴言!

收藏 38
點贊 42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