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雙鉆模型是目前設計界最通用的設計流程模型之一,廣為流傳,適用于很多設計場景(甚至設計之外的場景也能使用)。它是一種結構化的設計流程思維方法,發散-收斂、再發散-再收斂的雙菱形看起來就像兩枚鉆石并列放在一起。
雙鉆模型把設計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四個步驟:
第?階段 研究階段(做正確的事情)
第 1 步 發現問題(發散):這一步設計師需要大量收集和產品、和用戶相關的信息,深入了解產品和用戶,了解當前存在的問題;
第 2 步 定義問題(收斂):這一步設計師要對信息進行整合提煉、過濾篩選,聚焦到核心問題上,定義出當前最關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哪些。
第二階段 設計階段(把事情做正確)
第 3 步 構想方案(發散):這一步設計師需要不斷尋找靈感,發散思考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
第 4 步 確定方案(收斂):這一步設計師要在上步所有潛在方案中決策出一個最合適的解決方案,細化落地方案,并在測試迭代過程中不斷完善。
1. 對內:遵循標準的設計流程思維,指導設計師更好產出正確的設計
雙鉆模型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是設計師的核心工作及價值,往下追問即“問題是什么-怎么解決問題”,進一步變為“正確的問題是什么-目前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是什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正確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確”,遵循雙鉆模型可以幫助我們產出正確的設計。
TIPS:雙鉆模型的最有效之處在于讓我們重新重視問題是什么,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很忽略第一階段“做正確的事情”,在還沒確定正確的問題是什么,就馬上進行方案的激烈討論,耗費團隊精力時間,而雙鉆模型的第一階段能夠使我們重視問題定義環節,避免設計發生方向性偏離,保證設計方向、設計結果正確。
2. 對外:使設計過程透明化公開化,提高設計專業力影響和合作認可度
一般情況下設計過程很容易被黑盒化,只說設計結果很容易受到各方質疑,雙鉆模型有助于向項目成員呈現我們的設計過程,增加他們對設計方案推導的理解程度,更好論證方案的設計正確性,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設計并不是拍腦袋,從而體現設計師的設計價值,提高設計專業力影響、合作認可度。
TIPS:強烈建議在設計方案評審時、及設計方案會簽時體現設計過程(可借助雙鉆模型),因為設計(特別是交互)很多時候是在做一道“證明題”。
雙鉆模型既然是一種底層通用的設計流程思維方式之一,就應該放之四海而皆準。我們日常接觸的設計命題從小到大包含:C 級需求、B 級需求、A 級需求、設計賦能,C 級需求太小一般簡單處理即可,在小型項目中可簡易應用,著重在第一階段判斷需求合理性;在大型項目中可更完整地應用,在第一階段定義清楚問題、第二階段可更完善設計出優秀的解決方案。
1. 小型項目(B 級需求)
第一階段 需求分析階段(做正確的事情)
對于小型需求而言,往往方案本身的設計空間比較有限、PM 會給出相對具體的原型作為示意,因此更加需要做好需求分析,確保在做正確的設計,這是承接較小需求時避免風險、快速輸出正確方案的重要步驟。那么如何做好需求分析呢?
在展開設計前,要和業務方明確清楚需求背景、產品目標、用戶訴求、設計限制等問題,從而定義好設計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一些成熟的分析方法,幫助我們理清邏輯、減少錯漏,比如常在需求分析階段使用的 SMART 原則、5W1H 方法等。
下面以「應用商店的自動更新新增極速模式」為例,為大家介紹如何通過 SMART 原則鑒定需求是否為“真”,幫助我們理清需求的邏輯。
在極速更新模式的需求中,產品提出新增能夠精準引導用戶開啟的智能更新功能。乍一看需求背景和產品目標都有了,設計方案似乎已經信手拈來了,如果我們按照產品訴求直接輸出方案,通過利用現有的資源位引導有需求的用戶開啟智能更新,卻會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在無法保證智能更新精準推送給有訴求的用戶時,具有負向感知的功能是否會造成更多主流用戶的體驗下降?
其實,把現有信息基于 SMART 原則拆解歸類,會發現看似邏輯連貫的需求存在很多問題。
從用戶視角來看:對高頻更新有訴求的用戶量級較少;從業務視角來看:我們沒有能力精準區分用戶是否有高頻更新訴求,且高頻更新有發熱、耗電等負面影響。于是基于以上信息我們重新明確產品目標:推出高頻更新功能,滿足高頻更新用戶訴求;但不設置引導,同時清晰說明功能負面影響,以免普通用戶誤開啟后體驗較差。那么設計目標也就很明確了:
- 通過功能聚類,在自動更新下新增模式選擇彈窗的策略,使切換模式的操作符合用戶直覺和習慣,提升用戶操作體驗;
- 通過高亮極速模式風險,和常規模式產生對比的策略,避免用戶誤開啟極速模式后產生負向感受,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第二階段 設計輸出階段(把事情做正確)
對于小型需求,往往產品經理會給出相對具體的方案原型作為示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對該原型進行視覺優化。設計師在前一階段需求分析定義清楚問題后,通常會根據設計目標設計出更能滿足用戶訴求和業務訴求的設計方案。
重新明確產品目標和設計目標之后,再回頭看看最初的方案,我們可以基于目標更好的拆解出方案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優化。新方案去掉了引導模塊,并將極速模式改為自動更新下的一種選項,使切換模式的操作符合用戶直覺和習慣;同時通過高亮極速模式風險,和常規模式產生對比的策略,避免用戶誤開啟極速模式后產生負向感受,提升用戶使用體驗。將這一套完整的邏輯與方案整理后,我們將之呈現給產品,產品在重新評估需求后,調整了產品目標,認可了設計側的建議和新方案。
2. 大型項目(A 級需求/設計賦能)
第一階段 設計研究階段(做正確的事情)
對于大型項目而言,項目問題的復雜性往往比較大,這階段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問題,制定清晰的設計目標方向,分為發散和收斂兩步。
第 1 步 發散調研 —— 產出物:盡可能多的問題集
在發散調研之前我們要明確清楚業務目標是什么(業務目標前面有提到可以用 SMART 原則、5W1H 分析法等方法來明確),這是我們的原始出發點。再基于業務目標來調研問題,大量洞察和收集盡可能多的信息,深入了解產品和用戶,包括了解用戶特征、產品當前狀況、用戶如何使用產品以及用戶對產品的態度等等。這一步,將產出一大堆非結構性的零碎研究結果。
下面以「游戲聯運懸浮窗改版」為例,為大家介紹在大型項目中如何使用雙鉆模型。在懸浮窗改版設計研究階段的第一步,基于提升懸浮窗 DAU 的業務目標,針對「用戶為什么不使用懸浮窗」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數據分析、用戶研究、體驗走查、競品分析等研究,其中很多地方借助了數據分析師、用研同事等各方角色的幫助,盡可能廣泛全面地了解我們的用戶、產品、競品,尋找影響用戶使用的因素,挖掘到了非常多零散的有用信息。
第 2 步 定義聚焦 —— 產出物:有限的問題集、明確的設計目標
發散過程不可能無限制的發散,當我們不再收集到更多有效信息或時間節點,就可以開始進行收斂了,這是一個把大腦紛飛的思緒做減法的過程。這一步我們要對收集到的雜亂信息進行整合提煉、過濾篩選,聚焦到核心問題上,定義出當前最關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哪些。
聚焦問題之后,我們就可以針對性的發現可能存在的機會突破點,定義出清晰的設計目標,來指導下一設計階段的產出。
在懸浮窗改版上一階段,我們通過數據、用研、走查、競品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用戶為什么不使用懸浮窗的有效信息。到了收斂階段,我們將雜亂的信息進行整理歸類、將非結構化的信息變為結構化的有效信息,我們將問題分為需求維度(產品解決)、體驗維度(交互解決)和認知維度(視覺解決)。
這些問題不全都是屬于設計師能夠解決的范疇,而我們設計師要做的就是聚焦設計側能改變的重點問題。于是針對交互重點關注的體驗維度問題,我們的目標就非常清晰定義為升級產品體驗架構,包含結構層和框架層的設計,即設計出容易用的產品整體結構和層級規范的頁面內容框架。
第二階段 設計輸出階段(把事情做正確)
第 3 步 發散調研 —— 產出物:不同的設計方案
這階段的目的是得到針對第一階段問題的最有效解決方案。這發散步驟中,設計師需要不斷尋找靈感,發散思考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在發散過程中可以多問問自己
“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嗎?還能更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嗎?”
在發散探索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流程圖、概念草圖、可交互 demo 等方式來可視化表達方案。
在懸浮窗的上一階段得到了清晰的設計目標,包含設計出容易用的產品結構和層級規范的內容框架。由于懸浮窗產品在游戲態中、橫屏居多、小屏、平臺型產品等特點,設計師針對重要同時也是難點的產品結構設計,進行了大量的方案預研。在產出發散方案時,為了更有設計靈感,除了同類廠商競品外,設計師還調研了 web 端、pad 端、負一屏、折疊屏等產品,收集了大量靈感,輸出很多產品結構層的有趣方案。
第 4 步 確定方案 —— 產出物:可行確定的設計方案
在上一步我們發散了非常多解決方案,在這一步中要對這些發散方案進行決策,選擇出最合適的方案,并在細化落地。有時候,方案收斂會陷入選擇困難,可能需要經歷合并與精煉的過程,比如可能我們會決策出兩個難以決定、優劣互為補充的方案,最終方案會是這兩個方案的組合新方案。
在懸浮窗改版方案決賽圈中,我們在雙屏創新方案和單屏保守方案中糾結不定,在分析方案優劣和創新價值觀驅動下我們最后選擇了雙屏創新方案,由于創新方案存在一定風險,我們又通過多次可用性測試的方式,不斷基于這個方案調整、優化,最終推動落地。
方案產出并不是結束!
以上便是在大型項目中雙鉆模型的應用,最終產出了可落地的設計方案。然而對于設計項目而言(特別是大型項目),方案產出并不是結束,我們還需要驗證我們的設計是否做正確了,于是雙鉆模型后面還會延伸出一鉆,成為三鉆模型。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定義衡量指標、上線后分析我們的設計方案是否符合預期,并撰寫復盤總結報告。這里不再展開闡述。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VMIC UED」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2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