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德國包豪斯是設計師耳熟能詳的存在,盡管包豪斯不算現代設計最原始的雛形,卻是將現代主義設計各路人馬及風格糅合得最好的集大成者。隨后通過美國效應的放大,影響全球達一百年之久,至今仍然余威尚在。今天我們來聊一點包豪斯的八卦,這是一個關于創始人的故事。

包豪斯最知名的人要數提出「少則多」的密斯凡德羅,其次則是創始人格羅比烏斯,但其實在格羅比烏斯出現之前,包豪斯的實體就已經存在,那到底是誰建立了它呢,為何后來又變成了包豪斯呢?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話說跟德國相鄰之處有一個國家叫比利時,屬于歐洲西部沿海,其北部有荷蘭,南部有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遠古時期,比利時這個地方主要住居了凱爾特人,凱爾特人是如今歐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分布西歐為主,比方英國跟法國多個地區的人都屬于凱爾特人后裔。喜歡籃球的朋友,特別是男生會知道美國 NBA 有一支球隊就叫凱爾特人,而美國人其實跟英國人是同宗同源的。

比利時早期分別被西班牙、奧地利、法國及荷蘭都殖民統治過,直到 1830 年 10 月才正式獨立。但比利時地區自古以來在歐洲藝術圈里就不甘寂寞,比方 17 世紀,比利時地區就出現過巴洛克風格繪畫大師魯賓斯,代表作品是著名的《十字架上的耶穌》。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獨立后的比利時受歐洲工業革命影響,快速進入工業發展階段,到了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就成為了一個工業發達,經濟繁榮的資本主義國家,自然也催生出設計與藝術的蓬勃發展。

當時適逢相鄰的法國興起「新藝術運動」。所謂近朱者赤,鄰居大張旗鼓搞運動促使比利時也轟轟烈烈的發展出自身的設計運動,比利時的「新藝術運動」被其本國歷史記載為「先鋒派運動」。這個運動出現了不弱于其它歐洲各國的藝術家與設計師,比方 19 世紀 80 年代著名的「二十人小組」,而這個小組的「領頭羊」就是咱們今天的主角──亨利凡德威爾德。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亨利凡德威爾德 1863 年出生于安特衛普(比利時一個西北部城市),巧妙的是魯本斯也生于這里,這個時間也是中國清朝同治皇帝登基的第二年,同治當時才七歲,他有一個鼎鼎大名的母親,就是慈禧太后。大家也許覺得怎么莫名其妙的來這么一段,其實這是我采集回來的反饋,就是大家都很想知道歐洲在發展現代設計的時候,中國處于什么階段,所以我適當會插入這么一段,方便大家呼應。

亨利凡德威爾德(后面簡稱威爾德)最初是學畫之人,在法國巴黎學習為主,當時還很喜歡跟印象派畫家一起混,在他 32 歲這一年(也就是1895年)準備結婚的時候,遭遇一個大難題,這個難題跟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里斯(1834-1896)雷同,就是完全找不到合乎自己要求的家具跟住宅,他感覺市面的設計都是「形態虛偽」,所以決定自己動手設計婚房與家具,由此之后他在設計方面的工作越來越深入。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 相差29歲的異國「難兄難弟」

而此前其實他已經不務正業的涉足了諸多設計工作,在其 25 歲時候就因為技能過硬,見識獨到,思想領先,廣結善緣等優點被當時一眾設計師推舉為比利時版「新藝術運動」的帶頭大哥。他最初從建筑設計開始,帶領著名的「二十人小組」,引領其它比利時藝術家及設計師從純藝術向實用美術和設計轉化。婚后的威爾德以設計家具為主,進行新藝術形式的探索,比方 1897 年設計的紫檀木柜: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威爾德設計的家具,線條簡單,意象而有情感。他不像法國設計師以那么直白的方式借鑒自然,反而是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表達。所以作品中的紋樣雖然模仿大自然,但是卻看不到直接從自然中臨摹的痕跡。因為他將對自然的模仿升華成更加生動的創作,并賦予自身的情感于設計之中,所以其作品在新藝術的基礎上更具有現代感。

當時適逢工業革命盛行,相比多數設計師表現出對工業的反感與排斥,威爾德表現出來的卻是一種肯定的態度,并且這種態度在其作品中以理性的方式展示出來。他曾經表示:技術是產生新文化的關鍵因素,根據理性結構原理所創造出來的完全實用的設計,才能夠真正實現美的第一要素,同時也才能取得美的本質。」

所以 1989 年威爾德設計出的一款用于戶外的椅子,就充分展示出理性主義: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這款椅子從照片看來已經跟如今的產品非常接近,摒棄了與功能無關的過多修飾,講究結構與功能的合理性,以簡單大方的幾何方式塑造產品,同時又保留了流暢的曲線形態,讓其兼顧美觀與實用的價值,在當時屬于領先的設計思想。

比利時在地理上如同漢堡里的牛肉,剛好包裹于法國、德國與荷蘭之間,而隔海相望的就是英國,所以威爾德也曾經多次旅居這些國家,比方我們在法國那一期聊過一位日本文化的鐵桿粉絲薩姆爾·賓跟威爾德就是好朋友,兩人曾一起共事合作產品設計,而法國的「新藝術運動」這個名字就來自薩姆爾·賓的「新藝術之家」。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而英國的威廉莫里斯除了跟他是「難兄難弟」外,威爾德的很多思想其實也受這位老大哥影響,比方講究簡單、樸實,重視功能等,所以我一直懷疑他結婚那件事情就是用行為致敬威廉莫里斯的,不過他的婚房就沒老大哥著名了,是一個以「花園別墅」(Villa Bloemenwerf)命名的房子,在起名的綽頭上確實也沒威廉的「紅屋」來得簡潔大氣。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 誰又聊我?

1897 年左右,34 歲的威爾德跟德國慕尼黑友人合辦了「工業藝術裝飾營造工坊」,邀請藝術家與手工藝人進行合作開展設計制作。初步試水后,1899 年威爾德就干脆來德國發展了,畢竟歐洲各國在我們看來就跟中國諸省差不多,比利時到德國就等于從廣西來廣東做生意這樣的概念。

當時威爾德已經在歐洲業內很硬氣,所以到德國才一年就獲邀應任魏瑪大公(Archduke of Weimar魏瑪大公是德國一個爵位或者頭銜官職)的藝術顧問,而再過兩年,39 歲的威爾德正式在魏瑪開設「私人工藝美術講習班」。1902 年到 1903 年期間進行廣泛的學術報告活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叫路演。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這個期間威爾德就提出了他著名的設計基本三原則:

  • 產品設計結構合理
  • 材料運用嚴格準確
  • 工作程序明確清晰

這幾個原則的提出,讓威爾德成為在歷史上現代主義設計思想的奠基人之一。

而到了 1906 年,已經 43 歲的威爾德越發覺得設計的演進需要以教育為基石,所以結合當時魏瑪鎮府的支持,他正式將「私人工藝美術講習班」升級為「魏瑪市立美術學校」,開始對設計教育進行深入探索,而這個學校就是大名鼎鼎的包豪斯學院的前身了。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所以從這個情況嚴格說來,威爾德才是包豪斯最早的創始人。而到了 1914 年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魏瑪市立美術學校被關閉,到 1919 年重新啟動的時候,格羅比烏斯成為接班人(威爾德曾經三次提名格羅比烏斯),成功借殼上市,將包豪斯發揚光大。

魏瑪市立美術學校成立第二年,也就是 1907 年,威爾德還參加了德國的現代設計運動,同赫爾曼·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及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一起創辦另一個大名鼎鼎的組織──德意志制造聯盟(Deutscher Werkbund)。

如果有看過設計史太濃第一期的朋友,就知道威爾德其中一位伙伴彼得·貝倫斯來頭不小,可以這么說吧,首先他是格羅比烏斯的老板、導師,而他另外兩位員工,一位是后來風靡全球以「少則多」法則改變世界二分之一天際線的密斯凡德羅(包豪斯第二任校長),另一位則是 20 世紀最著名的建筑家勒·柯布西耶,所以他也被稱為現代設計之父,詳情請大家回顧第一期。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魏瑪市立美術學校被強行關閉改作兵營,所以威爾德回到了比利時,在布魯塞爾繼續從事設計教學與創作。一直到 1926 年,63 歲的他擔任了布魯塞爾藝術研究所的董事,兼任比利時根特大學的教授。他一直活到了 94 歲,最后十年居住于瑞士與荷蘭為主,1957 年逝世于瑞士的蘇黎世。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威爾德對設計的探索及其社會活動的影響,已經屬于德國現代主義運動的鼻祖,同時也是現代設計教育的鼻祖,所以經過今天的故事,請大家記住現代設計歷史上曾經有過這么一位優秀的設計革命家,而他,是包豪斯的真正創始人。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設計史太濃」:

享譽世界百年的包豪斯設計,創始人到底是誰?

收藏 18
點贊 7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