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段話,大家體會一下:
意思很明顯,現(xiàn)在不光是初級設計師,連大廠、有背書的設計師居然都愿意去小公司了。說明了什么?說明不學習的人很快會被這個行業(yè)淘汰,所以有些時候一個人的競爭力是否還強并不是說他每次跳槽都能升職加薪,而是他依然能夠在這個行業(yè)的頂尖梯隊不落下,就已經(jīng)非常厲害了。這些人都有一些特點,學習能力很強。這樣的人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只要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那么你也可以變成這樣的人。
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 20 小時學習法以及我個人的學習心得。這個學習法是來自喬西·考夫曼的書,英文原版標題是《The First 20 Hours》,副標題是如何快速學習任何技能。首先大家應該聽說過 1w 小時定律吧,說的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堅持一萬小時,應該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古人云:十年磨一劍,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十年就能成為武林高手。
先不說人生有幾個十年,就說投資回報率,這個定律就不適合我們了。我撿 10 年的垃圾,10 年之后我可以閉著眼睛撿垃圾只靠嗅覺和聽覺,厲害吧,但我還是在撿垃圾。所以現(xiàn)在的人需要什么,需要更快速地學會多個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要做到一個行業(yè)的大師,所以才會給大家分享這個 20 小時學習方法。
考夫曼在書中提到,對于大部分技能來說,我們只需要基本掌握能夠在大部分場合下拿得出手的技能就可以了。并且他提到當一個人在學習一個技能的時候在學習初期學到的東西是最多的,也是最快的,當需要學習更深入的東西時,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并且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你的成長曲線會逐漸變緩。
所以我們需要學一個技能只要關注前20個小時,就能給我們帶來最高的投入產(chǎn)出比。
那應該怎么做呢?
每天至少 45 分鐘,堅持一個月,并且是高注意力集中的一個月,放棄你的游戲和娛樂軟件,專注學習技能。萬事開頭難,所以在這一步只要覺得再不學習就會死就可以了。
比如一個月分 4 周,每周我們要練習的內(nèi)容,比如我們學習 UI,這一個月我會先練習界面,分為四周:
第一周掌握 UI 設計規(guī)范
第一周掌握UI設計規(guī)范,把各個機型的尺寸都背出來,熟讀雙端設計指南,包括他們的設計原則、原理,還有頁面布局的規(guī)律。比如格式塔原理,人類是如何操作移動端和網(wǎng)頁端應用的,眼動相關等等,看看其他做得好的界面有什么共性,統(tǒng)一性該怎么做。
第二周開始臨摹
第二周開始臨摹,并總結(jié)思考配色、圖標、圖片和布局相關的技巧。比如不同風格圖標的畫法,圖標的統(tǒng)一性怎么做,圖標的管理切圖等,以及界面布局中信息的層級如何設計、如何設置留白和間距,柵格怎么做。圖片風格怎樣統(tǒng)一,怎么剪裁圖片更合適等等。
第三周依然是臨摹并總結(jié)
第四周開始原創(chuàng)一些界面
在這個過程中盡量在每一個知識點都掌握了,再進行接下來的練習。不必刻意抓 20 個小時,因為至少需要學習 20 個小時,如果刻意按照規(guī)劃走就會讓你有種緊迫感而學的不扎實。
那你會發(fā)現(xiàn)怎么 20 個小時才畫一個界面,其實已經(jīng)不慢了,有些人甚至在職場工作 2、3 年,這個界面依然畫的很粗糙,很多人連好看的程度都還達不到,更不要說其他了。比如 UI 界面的設備尺寸多種多樣,像素密度,dpi、ppi 這些原理是不是搞懂了,不同設備設計分辨率的換算有沒有學會,移動端操作的特性,原生系統(tǒng)的特性和設計指南是否了如指掌,顏色配色的使用,圖片裁剪和風格的統(tǒng)一,圖標的繪制風格和統(tǒng)一都做到熟練了嗎?所以 20 個小時讓你學會畫 UI 界面其實并不慢,甚至有些同學在畫了幾年界面依然找不到很好的感覺,這 20 個小時不是純粹的輸入,也要學會轉(zhuǎn)化和總結(jié),否則吸收率低也是無效的。
在幾年前畫好一個界面是非常難得的,因為行業(yè)的審美就在那里,你周邊沒有什么資源教你怎么畫,也搜不到,只能自己研究。而你研究出來的東西是好是壞不得而知,你覺得 1 倍圖中 14 號字可以做正文,間距只能 10px,但是今天你再看,各種各樣風格的應用層出不窮。所以當時有人做出來大家都覺得是標準,你可以跟著做。
現(xiàn)在呢,你想看什么樣的教程都有,反而讓你覺得不知道什么是對的。所以,如果你想學習這個技能就一定要花大量時間去堆,去看,去問。堆你的技術和庫的豐富度,看是提高你的審美,審美上限高了你才能做出好看的頁面,最后是去問,你的設計好不好自己可能看不出來,別人可能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甚至是從不同的角度找到的問題,趕緊吸收過來。
所以我整理了一個流程,就是拆分知識點→逐步攻克→總結(jié)歸納提煉→實戰(zhàn)運用調(diào)整→總結(jié)歸納形成方法→實戰(zhàn)運用調(diào)整,這樣一個循環(huán)。在拆分知識點的時候個人經(jīng)驗是不要給自己 20 小時定的目標太大,比如學會 UI,20 個小時學會 UI 設計這個目標太大了,如果你會軟件還好,否則光學習軟件就 1 周時間了。學習軟件推薦大家用英文版不要用中文版,一個是讓自己習慣英文,很多工具的插件都是英文并且設計師平時接觸英文的機會很多,讓自己熟悉起來。
最后舉一個我從零開始學習高達模型制作的例子。看了很多大神的代工作品覺得很炫酷,當然我是不知道這些手法和技巧的,所以我需要去學,就開始自學的道路。
1. 了解基礎知識
收集我認為做的好的高達代工模型的圖片以及看一些相關教程,把一些專業(yè)術語給弄懂了。比如什么是素組、分色、水口、水補土、消光半消光、改件、勾線滲線、琺瑯漆、水性漆油性漆、max噴、粉噴、舊化、水貼,PG、HG、MG、FG 的區(qū)別等等。
2. 了解怎么運用及操作技巧
第二步是比較關鍵的,就是這些術語在什么地方運用,以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技巧和注意點。比如分色的過程,分色主要是針對比較成熟的玩家來做的,通常會使用分色膠帶先來輔助進行刻線,刻線就是玩家希望模型的線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會利用刻針,筆刀,膠帶等工具。
再比如水口打磨的技巧,很多時候組件剪下來水口會泛白是因為材質(zhì)被強度大的力撕扯后產(chǎn)生的,那么就需要通過技巧來剪,剪完之后需要用不同細目的砂紙進行打磨,從小目到大目。以及做效果的手法,手法有很多種,比如噴、圖、馬克筆畫、粉餅圖等等,需要用不同的技巧來進行,當然陰影和做舊還有很多種風格也需要學習。
還有消光的步驟,什么時候消光,如果濕度大的時候噴會導致未干透,模型表面會發(fā)白,如果沒有搖勻那么整個模型噴完之后會顆粒感很強,在噴的時候也需要少噴多次的覆蓋式、疊加的手法去噴。
3.?實際上手操練
第三步就是實際上手操練,將我那塵封已久的 mg 小高達來做練手。
當然還有很多的步驟和技巧要學習,我也并沒有刻意給自己規(guī)定時間,因為這個技能只算是一個愛好,差不多也算是入門了,那么接下來肯定是需要實戰(zhàn)才能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相信大家在制定完計劃之后更重要的是放在實際工作中進行驗證才有更大的價值。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應謀鬼計」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yōu)設網(wǎng)立場,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
發(fā)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qū)留言,系統(tǒng)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nèi)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lián)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fā)表評論 為下方 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