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13個方法,幫你做出真正輕量化的移動App 設計

編者按:無論是扁平化還是Material Design,簡化圖標元素都只是觸及表象,想創造出本質上輕量化的設計,界面細節和交互上的考量也非常多,今天這篇好文,總結了13個幫你做出輕量化設計的方法。

1. 創造更輕的設計(Lighter Design)

什么是輕設計

扁平化設計不再使用各種斜度和陰影,讓app有了更輕盈的美感。這意味著通過運用負形空間來取代斜度和陰影,創造出一個只關注核心信息的、更為簡潔的界面,從而摒棄那些對app本身和用戶流程來說都很低效的設計元素。

如何更輕

較輕的設計舍棄掉了那些分散人們注意力的元素,以引導用戶去關注屏幕上有意義的內容,使得導航更簡單,同時又塑造了一種極簡、現代的高大上品牌形象。

2. 一種字體用到底

什么是只用一種字體

減少屏幕內所使用字體數量能最大限度地表現字體設計的張力。因為當你少用不同的字體、不同字號還有像斜體、黑體、半黑體等字形樣式時,內容之間留白的級別差異才能更好地被區分開來。

為什么只用一種字體

讓單一的字體貫穿于app中,不僅使品牌形象更趨穩定,也有利于跨渠道的內容響應(如app,手機網頁,電腦網頁等),從而優化全渠道體驗中的手機元素。另外,用戶也希望在滾屏瀏覽相關內容時眼前只有一種字體樣式。

3. 徹底告別線條——使用空間和組塊

什么是空間和組塊

盡管從前常用分割線來細分屏幕里的每個區域,但是這樣界面看起來會很密集凌亂。如果把線去掉,只將空間區分成不同內容的組塊,這樣做既能釋放空間,也能使界面看起來更干凈。

為什么要去掉線

去掉具體的線能讓界面看起來很現代,而且更關注實用性。舉例來說,圖片和字型能因此放得更大,那么視覺上會更清晰,使用起來也會更簡單。利用留白來替代畫線分隔,就能以一種不扎眼地方式劃分各個區域。

4. 將數據突出強調(Spotlighted Data)

什么是突出強調

由于用戶習慣越來越趨向于極簡的界面,大家也就更常用一些大字和撞色來強調某些數據,使其成為視覺焦點。根據不同目標客戶群的需求,突出數據也有很多種方式。

為什么要突出數據

受到大字和跳色的影響,用戶會把注意力放在屏幕內指定的區域,這樣的方式既不刻意,也不強制。由于提供了更簡便的導航和收集信息的體驗,信息就能更迅速地被用戶接受。

用這13個方法,幫你做出真正輕量化的移動App 設計

5. 創造微交互(Micro-interaction)

什么是微交互

微交互是在一個用例中做出一些小的視覺提升(如動畫、音效等),使用情境可以是完成一段數據處理、點贊或者推送即時消息等等。這些交互雖然看起來很微妙,卻能正好讓你注意到關鍵元素,以此來提高不同產品間的辨識度。

為什么要有微交互

舉例來說,當用戶在完成一些小任務,比如調整設置,系統能夠彈出友情提示信息,這種人性化的微交互就像是貼心小棉襖。用戶也會覺得擁有特贊的微交互的app用起來更有意思。

6. 精簡你的配色

什么是精簡配色

2013年扁平化設計橫空出世后,精簡調色板就成為了一個趨勢,一切以明確和簡潔為綱。結果,設計師和用戶為了更干凈的界面,都開始盡量少用顏色。

為什么要精簡配色

顏色在創造特定情緒、引導用戶視線和品牌傳達中都必不可少。品牌使用較少甚至專一的顏色能更直接反映出它的品牌標識性。另外,用戶也更喜歡不那么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視覺效果,它能相當有效地突出要點,使導航在app使用流程中更清晰明了。

7. 讓界面層次化(Layered Interface)

什么是層次化

曾幾何時,界面設計是擬物化(以寫實為準則的設計,如日歷app做得像真的日歷、有景深的app圖標、手機相機的快門聲音)的天下。如今,時移世易,大家都高唱“扁平化大法好”。一番改朝換代,扁平化刷新了一些新的規則,設計不再只關注3D能做多真,而是改用“層”的方式來營造實體感,從而創造一種更“可觸摸”的體驗。

為什么要層次化

雖說“扁平化大法好”,但扁平化設計最有可能犯的錯就是“太扁”,因為其設計過于微妙,以致用戶很難辨識和參與其中,更別說將其聯想到3D實物世界(或者以前的擬物世界)。而“層次化”則利用z軸表達出了物件壓物件的豎向關系。分層和增加深度有助于辨別不同物件之間的關系,也能讓某些特定的對象得到關注。

用這13個方法,幫你做出真正輕量化的移動App 設計

8. 使用Ghost按鈕

什么是ghost按鈕

ghost按鈕透明無色,邊界的線非常細,形狀也很簡單(像長方形或正方形),有直角或柔和邊緣,其中的文本都很簡潔明了。

為什么要用ghost按鈕

ghost按鈕能在保持極簡外觀的同時又吸引人關注它,而且它可以使屏幕上復雜的按鈕擁有等級體系。當同一頁面內有很多不同的按鈕時,它們會根據優先級被設計和擺放(如將ghost按鈕用在選項或過渡步驟中)。在某些情況下,Material design會用細微的陰影來幫助用戶察覺到這種等級體系。

9. 創造手勢交互(Gestures)

什么是手勢

陀螺儀和動作傳感器的一體化讓設備偵測到用戶的動作,在此基礎上,用戶與設備間的交互不僅僅是對屏幕點來點去,而更像是現實生活中的手勢在屏幕上的移植。

為什么要使用手勢

用戶都很懶,喜歡用最簡單的動作。舉個例,如果要讓用戶刪除一個東西,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嘗試去把這東西拽出屏外。因此,如果要提升用戶體驗,減少點按,增加滾屏,讓應用程序不是個只能點來點去的玩意兒,這樣交互性會更強。

10. 使用動效(Motion)

什么是動效

隨著軟件革新,設計師現在也能僅通過利用風格樣式列表來控制動作了。以運動特征為基礎的設計元素到處都是,包括過渡、動畫甚至是模仿立體的質感。設計中使用動效可以幫助用戶消化內容,讓關鍵元素或數據、對象與其他的內容區分開,以強調它的重要性。

為什么要有動效

動效能將用戶的關注點轉移到特定區域,或者忽略它們。在界面中做出視覺響應能提高參與度,營造小驚喜取悅用戶。

用這13個方法,幫你做出真正輕量化的移動App 設計

11. 縮短用戶流程

什么是更短的用戶流程

與其讓用戶橫跨多重頁面來完成一個簡單的需求處理,不如在單屏內囊括所有過渡層階的操作,這樣就能減少其放在app上的時間和精力。舉個例子,用戶完成前一個部分時,就會有某種形式的自動開啟,或者出現下一步輸入區域的提示。

為什么要縮短用戶流程

移動端用戶隨時都在移動中,因此他們更傾向于在app內簡單迅速地完成任務處理。根據這個共識所設計出的應用程序體驗,理應讓用戶花費的精力降至最小,同時也可增強app啟動時的速度。

12. 建立設計準則(Design Standard)

什么是設計準則

設計標準是在項目初始時,通過決定色彩、圖標和整體布局間距等標準,來確立視覺語言的過程。

為什么要有設計準則

建立設計標準能使app內部以及在不同平臺之間的表現更為穩定和統一,將項目上線時出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也讓以后的修改更容易。

13. 創造原型(Prototyping)

什么是原型

原型是產品初步或早期的工作版本,能提供對設計具有實用性和價值的分析,從而為設計的效用作出有價值的建議,預測出潛在的修改需求,以此來節約設計師在提升用戶體驗上所付出時間和精力。

為什么要創造原型

原型可以通過進行低成本的“實驗”來顯現出項目的關鍵要素,包括其條件和特性作用域。它能讓你對產品進行實驗和反復推敲,將時間和資源用來從實驗結果中去學習,其整個過程是以洞察力為驅動的。

想學MD 設計,沒有比這個專題更全面的教程了:

官方譯文:

  1. 《中文版來了!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動效指南》
  2. 《中文版來了!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動效指南(二)》
  3. 《中文版來了!新版MATERIAL DESIGN 官方動效指南(三)》

學習筆記:

  1. 《學霸的自學筆記!Material Design設計規范學習心得》
  2. 《重磅教程!幫你全面徹底搞定MATERIAL DESIGN的學習筆記》

素材篇:

  1. 《新鮮熱辣!一組實用的MATERIAL DESIGN風格素材!》

實戰教程:

  1. 《重磅改版!網易新聞安卓客戶端MATERIAL DESIGN實戰》

原文作者|Onur Oral
翻譯|鄧詩韻 高雨滴
校對|高雨滴

【優設網 原創文章 投稿郵箱:yuan@uisdc.com】

================關于優設網================
"優設網uisdc.com"是國內人氣最高的網頁設計師學習平臺,專注分享網頁設計、無線端設計以及PS教程。
【特色推薦】
設計師需要讀的100本書:史上最全的設計師圖書導航:http://hao.uisdc.com/book/
設計微博:擁有粉絲量150萬的人氣微博@優秀網頁設計 ,歡迎關注獲取網頁設計資源、下載頂尖設計素材。
設計導航:全球頂尖設計網站推薦,設計師必備導航:http://hao.uisdc.com

收藏 35
點贊 4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