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悼念緬懷相關的網(wǎng)頁?本文用大量案例,總結了7個做好悼念緬懷網(wǎng)頁的技巧。
相關閱讀:
今年九月,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這不僅在英國是新聞,在國際,也是一樁大新聞。這位女王在位的時間超過 70 年,一生中獲得了許多崇拜者,可以說得上是英國的文化象征了。官方新聞報道以后,英國人民也開始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哀悼緬懷這位傳奇領袖。
人類之所以與其他生物不一樣,是因為我們要交流、討論社會事件去傳達信息、情感,而不是單純滿足于原始欲望。除了簡單的文字交流以外,事物的意義和象征意義,在不同時代都有所不同。
誠然,人固有一死,在大多數(shù)文化中,一個人生命的結束,都會以葬禮作為真正的句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表達哀思的方式也變得多樣化起來,葬禮上的鮮花和致悼詞,印刷出來的報紙,廣播里聽到的聲音,再到數(shù)字媒體,這些媒介無一不在闡述著 UX / UI 的重要性。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不管是哪一個主體,每當有受人尊敬的人物離世或者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特殊日子,社交媒體平臺,都會有一點變化,比如國家公祭日當天,幾乎所有平臺都會將首頁設置成黑白。
那么作為設計師或者是運營方,可能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這些“哀悼”、“致敬”的情緒,是不是如此表達就可以了呢?只有首頁做改變會不會被人詬病呢?那么這種沉默的悼念要維持多久呢?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公司 / 組織想要變成箭靶,被標上“什么都沒做”或者是“做得太過了”的標簽。
今天,就著這個話題,我們就來談談,在用戶體驗中如何表達哀思緬懷才是恰到好處的。
英國人在致敬英女王的時候,不管是街頭巷尾的物料,還是網(wǎng)絡搜索引擎和社交平臺,從看手機到逛超市,都讓人時刻沉浸在哀思緬懷的氛圍當中。
這種行為往往是自發(fā)的,畢竟嚴格意義來說,并沒有硬性的規(guī)定,大家必須做,所以有一些小公司,往往不會參與在其中。而有些公司做了一些改變,在他們的頁面當中插入了橫幅,表達敬意。但這又略顯敷衍,因為沒有一種整體感,打破了頁面中其他元素的閱讀性,其他功能性的區(qū)域也沒有顏色變化。
當代網(wǎng)民也不是這么容易被糊弄的,平臺是否有誠意做這件事,其實是能夠被感受到的。這種特殊時期的頁面,應該提前做一些預設,比如黑白組件,以便于需要的時候能夠馬上激活使用。像是上圖的右方,整個網(wǎng)站的頁面都設置了黑白,不管是圖片還是文字。
要做,就要做好,臨時抱佛腳倒也大可不必!
為什么大部分文化當中,黑色都被默認為是死亡的顏色,至今也沒有什么特別精準的解釋 / 典故。不過既然是約定俗成,那么營造“致敬”氛圍,用黑色,是一個不會出錯的選擇。
同時,黑色又是一個萬能的顏色。從灰度的變化,黑白插圖,再到 LOGO,都離不開黑色。
上圖兩個案例,都展現(xiàn)了致敬與哀思,但是運用的顏色卻不一樣。右邊使用了金褐色調的文字,來表達對英女王輝煌過去的回憶,選用的肖像也沒有處理成黑白。
所以不一定只用黑色,關鍵是需要考慮色彩的平衡和數(shù)量,也不要硬套公司的識別色彩,否則就變成為了推廣自己而硬蹭熱點。
言語的力量不可忽視,尤其是在莊嚴的場合,人們能從說話人語氣里感受到發(fā)自內心的真誠。而書面文字也一樣,我們中國也有一句“見字如面”來表達文字的重要性。
不過網(wǎng)站或者是社交平臺不像信件和博客,沒辦法只展示這些情緒,它是通向不同功能的入口。人們?yōu)g覽網(wǎng)站,需要從中獲取有效的信息,或許是購物詳情,或許是企業(yè)年報,也可能是公交運營時刻表。所以社交平臺、功能網(wǎng)站,還是需要保留與用戶相關的實用信息 / 功能。
英女王國葬日當天為假期,不少企業(yè)的業(yè)務和商店都會暫停營業(yè),盡管全英國鋪天蓋地的傳播這一信息,但是為了提高用戶體驗,這些公司都會主動通知用戶他們即將暫停服務。
上圖兩個例子的對比,左邊一個藍色的對話氣泡上是引導點擊(閱讀)文案,承上啟下,下面我們可能會認為是一些有利于健康的建議,但接的內容卻是英女王的致敬文案。右邊的則是戴森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所寫的一段表達哀思致敬的話,簡潔又嚴肅,然后下拉才是網(wǎng)站的日常功能。
這組例子對比的就是功能性文案和情感性文案的平衡運用,我們需要表達情緒,但是不能因為表達而影響網(wǎng)站原本有的功能,保證用戶瀏覽的時候不會感到困惑。
既然是用戶體驗,用戶當然才是所有問題的核心。每個人在使用社交平臺、瀏覽網(wǎng)頁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設計師或者是運營平臺,在聽取意見的同時,也要堅守標準,不能隨便妥協(xié)。頁面上“真正的文本”要考慮視障人士的使用,不是單純用不同顏色的按鈕來區(qū)分。
所以在致敬的時候,并不是把頁面變成黑白就可以了,我們還要注意顏色的對比,讓文本讀起來流暢順利。
上面的就是錯誤的案例,左邊是 National Rail 在 2021 年菲利普親王去世后的致敬頁面,整個頁面改成了黑白,但是因為文字的對比不明顯,收到了大量的投訴:影響正常訂票。所以今年吸取意見,定制了致敬英女王大版頭,下方維持網(wǎng)站正常的功能使用。
一些特殊需求有時候很難被察覺到,但是在這些頁面正式上線前,我們應該進行測試。目前行業(yè)對于致敬時期的黑白頁面并沒有標準,而由于總體使用情景次數(shù)較少,也缺乏一些數(shù)據(jù)、案例作為參考。所以有時候一些特殊需求很難被察覺到,但是在這些頁面正式上線前,我們應該進行測試,避免疏忽。
由于不同組織或者地緣政治關系,這些致敬的行為,一些國際品牌是否參與也需要考慮多方因素。如果一個品牌 / 網(wǎng)站在當?shù)氐捻撁鏇]有跟進本土時事,情況就會變得很復雜。
當然也有一些公司是站在全球化背景下考慮他們的用戶,會有一些較為靈活的做法,比如谷歌,英女王國殤期間,頁面上有一條黑絲帶。
英女王逝世的消息是周四晚上 6 點 30 分宣布的,為了第二天工作日網(wǎng)站能順利趕上更新,幾乎所有人都是立馬開始投入工作。
面對這種情況,快是第一要義!但是也要保證本文的第一點能夠實施。同時也不要以為首頁完成了就萬事大吉了,后面還有很多要加深印象渲染情感的工作要做呢。
比如英國石油公司,就做了專題頁,展示公司與英女王之間的歷史故事;Skynews 則是創(chuàng)建了一個問卷調查。
隨著時間流逝,所有事情都會回歸常態(tài)。但是我們要知道人類是需要時間去接受現(xiàn)實和調整狀態(tài)的,所以這種緬懷的思緒有可能會延續(xù)一段時間,所以作為設計師,或許需要計算一下致敬合適結束,或者是否在網(wǎng)頁內留下一點“彩蛋”持續(xù)致敬。
致敬,少即是多。不要用過多的顏色、信息充斥頁面,合理的滿版圖片,簡潔的文字,讓頁面“說話”
除了將頁面調整為黑白或者用人物黑白肖像,也有其他代表死亡的象征,比如半旗,或者傳說中起源于有古代猶太文化的黑絲帶,也有可能是鮮花。
全球大部分國家對于致敬這一主題,在文化層面基本是趨于一致的,因為死亡的象征基本是上述幾個例子。作為設計師 / 運營平臺,我們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將這些有限的象征事物從物理層面延伸到跨媒體層面上。
比如英國皇室的網(wǎng)站(上圖右),就建立了一個線上紀念館,將英女王的生平通過數(shù)據(jù)的形式,永遠留在網(wǎng)絡世界里。
大約七年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逝世,當?shù)夭簧偈忻窈推髽I(yè)主動追思,他們將李先生的臉印在黑絲帶上,人們紛紛把這定制的黑絲帶貼在自己的擋風玻璃上,以此來傳達對李先生的緬懷之情。
死亡,是誰也躲不過的一個詞。它必然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上的,“致敬”這一主題,相信在未來設計師 / 運營平臺需要為此投入更多心思,以表達我們對生活中的英雄的感激與尊重。
譯者:巖鹽鹽鹽
作者:Darren Yeo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yōu)設網(wǎng)立場,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
熱評 活蹦亂跳刀二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