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要崩潰,這是個按鈕嗎?怎么點不動?」
「我要卸載這個難用的app!」
「啊,這個細節設計的太棒了吧!」
......
相信你也有過如上經歷,當你在使用一款App或者瀏覽一個網頁的時候,要么對某個產品的某一點設計狂贊不止,要么對有的點無力吐槽。
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那些好的不好的產品設計小細節~
好的細節設計
1. 嗶哩嗶哩
前段時間在嗶哩嗶哩收藏了一個視頻,昨天打開的時候,發現文件莫名其妙消失,正當我惱火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小彩蛋:休息一下,看看圖吧——
原來是22娘的一個漫畫,看完之后發現挺有意思,于是接著換一張,不知不覺看了十分鐘......
而此時根本沒有了之前的憤怒感,相反對嗶哩嗶哩的這個設計細節很稱贊:既安慰了用戶,提高了用戶興趣,又讓用戶對嗶哩嗶哩有了不錯的印象。(貌似只有PC端有這個設計細節,app端直接提示刷新一下)
2. 涂手
自從被好伙伴安利了涂手app:
每天簡筆畫畫到停不下來,而且同樣發現了比較滿意的設計小細節——
如果未關注某一用戶,用戶介紹下邊顯示「未關注」,關注之后顯示「已關注」。剛開始我的體驗是:怎么關注前后沒有一點交互效果?過了兩秒鐘,發現了「未關注」「已關注」旁邊的眼睛!
「未關注」狀態下,眼睛是閉著的,「已關注」狀態下,眼睛是睜開的。雖然沒有顏色交互,但是這樣的小細節既傳遞給用戶有效信息,又激發了用戶的興趣,增加了對產品的認可度。
3. 網易云音樂
對于網易云的老粉絲,每一次改版都很在意,尤其是上一次改版之后的「簽到」,點擊「簽到」按鈕,進入簽到界面,直接展示金幣跳躍的積累積分動畫,避免了用戶二次點擊簽到。
△ 網易云音樂簽到界面
百度網盤、餓了么點擊領取積分/簽到領取金幣后,還要在新的界面進行二次點擊,很明顯增加了一次交互行為,浪費了用戶時間成本。
△ 百度網盤領取積分界面
△ 餓了么簽到領紅包界面,不過餓了么翻牌子的交互行為增加了不少趣味性)
不好的細節設計
1. 億通行
每天上下班都會打開關閉億通行app,某一次出站刷完之后,發現出站提示下有一行小字:閘機門沒開怎么辦?
試著點擊,結果沒反應,第二次點擊之后發現是閘機門沒開的處理方式:
然后思考了一個問題:如果我是要出站的用戶,結果閘機門沒開,本身就比較焦慮,而且這一行小字沒有任何點擊的提示,很容易造成無效設計。著急的情況下,用戶根本不會耐心去點擊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我覺得這里可以考慮給這行小字添加下劃線,代表可點鏈接,或者做成一個小按鈕,提示用戶可點~
除了平時手機上使用的這些app,生活中也有很多好的壞的設計小細節:
地點:斯德哥爾摩一個地鐵站出口
電梯旁邊的樓梯設計成了琴鍵的樣子,然后在樓梯上安裝傳感器并連接至喇叭,當人踩上去,會有不同的聲音,導致很多人更加喜歡「爬」樓梯,在他們看來,爬樓梯已經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這比醫生千叮嚀萬囑咐多爬樓梯有效得多:據官方統計,安裝了鋼琴樓梯之后,走樓梯的人增加了66%。斯德哥爾摩地鐵口的樓梯設計準確抓住了乘客的心理,從而解決了問題。
(當然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如果是北京西二旗,修建鋼琴樓梯肯定是不合理的,因為那將是噪聲污染,因為人流量太大。所以好的設計必須運用到合適的場景下,才會凸顯它的作用~)
地點:小區大門
在小區內大門旁邊有一個開門的按鍵,按一下按鍵,大門就可以打開;在門外,也安置了刷門禁的機器。可是門外的人有時候不刷門禁,把手從大門的柵欄里伸進來,照樣可以按按鍵開門,所以問題就出來了:如果想保證必須刷門禁才能進小區,那小區內門口旁邊的按鍵機器就要遠離大門一點,最起碼要保證一般人的手臂在門外夠不著按鍵~
所以舉例說了這么多設計小細節,你有沒有想到生活中的一些設計細節呢?如果有,那么當你留意之后,能夠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去優化、改進它,那,就很棒了!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Pony歐尼的日常」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3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