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怎么樣的原型圖才算是專業的原型圖呢?文章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篇文章(原型上篇)重點內容:

  • 清晰的視覺層次
  • 視覺流結構
  • 功能預見性
  • 信息的焦點即為視覺的焦點
  • 足夠簡單
  • 考慮到邊界條件

首先,我們要明確原型圖是畫給誰看的,通常是以下幾類人:開發、部門領導、UI設計師和測試,一個完善的產品流程離不開著幾個角色。

開發通常最關心的是有多少功能,功能的復雜度怎么樣,邊界條件是什么,異常情況怎么處理等。設計師通常關心元素之間的關系,排版和布局。而跟主管匯報,由于主管的事情是很多的,他們通常最關心功能整體的流程、原型的易讀性,以及價值體現。而測試則關心產品需求用戶,輔助他們寫測試用例,以及是否窮盡考慮到各個場景。

那么,怎么樣的原型圖才算是專業的原型圖呢?小編總結了工作以來畫原型圖的經驗,總結出了以下經驗。

一. 清晰的視覺層次

突出重要元素,弱化次要元素

頁面是由元素組成的,這些元素包括線、顏色、按鈕等,要做到層次清晰,就要把重要的元素進行強化,次要的元素進行弱化,比如可以通過顏色的飽和度來突出重要元素,通過面積突出重要元素等,引導用戶聚集視覺焦點到重要的元素上。如下圖,通過對比顏色和區域面積的大小,來突出重要元素。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格式塔原理

將相關的元素組織在一起,讓用戶知道這些元素在任務、數據和工具上是相關的,通常用位置表示。相關的元素位置上相近,不相關元素用空間隔開。如下圖,第一個圖為反面例子,信息距離上下一致,用戶無法區分中間的信息是屬于上方還是下方。第二張圖是airbnb的截圖,紅色線框部分明顯與下方隔開一定距離,在視覺上體現為跟上方相關。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二. 視覺流結構

什么是視覺流?

視覺流是指視覺焦點形成的軌跡,由于眼球生理結構限制,人眼在某時刻只能產生一個焦點。人的這一視覺特性使得人的視線運動通常表現為點到點的跳躍式掃描(saccade),而不是平滑移動。人在閱讀時,一行通常包含4~7個跳動――定位(jump-fixation)的動作,注視持續時間為200~600ms。 因此用戶在對界面持續關注后會留下一系列的視覺焦點,這些視覺焦點的軌跡稱為視覺流(visual line)。

平穩的視覺流結構能幫助用戶快速理解邏輯路徑,減少用戶的認知成本。平穩的視覺流有兩個原則:

  • 視覺焦點不宜過多。
  • 視覺焦點的路徑邏輯盡量簡單。

如下圖,同為軟件教程詳情頁,左側的視覺焦點過多,視覺流向路徑復雜,而右側的視覺流向路徑簡單,容易理解。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三. 功能預見性

看到一個功能,就知道該功能如何使用,稱為功能預見性。

如,lofter底部導航欄在改版前,只用圖標表現功能,沒法清晰知道每個圖標的含義。改版后,用「圖標+文字」,直接解釋每個圖標的含義,減少認知負荷。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如下圖,為途虎養車某個門店的評價截圖,該門店提供三個服務,分別是輪胎、保養、美容和安裝,紅色方框內為各個服務的得分。當第一次進入這個頁面,默認「輪胎」評價高亮紅色,其他為灰色,潛意識里不知道點擊是可以切換查看對應評論列表的,即切換查看功能感太弱。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四. 視覺的焦點為信息的焦點

每個頁面都有一個核心功能,這個核心功能不應該被其他功能所覆蓋,特別是當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時。那我們怎么判斷頁面上哪個功能是信息的焦點呢?如果針對競品調研,頁面上顏色飽和度最高,或者功能占據區域最大的即為頁面的核心功能,即信息焦點。當設計自家產品功能,要從主流用戶的主流場景,或者功能的商業價值、使用頻率等維度進行分析,一個頁面的信息焦點不宜過多,過多會影響視覺流的穩定。

如下圖,圖1為《風起長林》中的劇集截圖,圖2為點擊后的效果,圖3刻意把進度條拖動方塊變小。我們先來分析進度條的使用場景:查看進度、快進、拖動進度條。當把進度條變小,如圖3,進度條不再成為信息的焦點,視覺效果被弱化,用戶在查看進度、快進時要自己看才能看到當前進度,拖動滑塊時要小心翼翼才能點中。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再看一個生活中真實的例子,有一天點了外賣,配送員說已送達,于是去公司的前臺找(前臺有很多外賣),找了三遍沒有找到,第四遍終于在僅剩2份沒有人拿的外賣中找到了。

如下圖,我們先來做個場景分析,去找外賣,一般人大多數情況時尋找自己的名字/電話,可是這份外賣單子把騎手的姓名和電話號碼打印得很大,客戶(我)的名字沒有打印,只留了一個小小的號碼,造成了很難找到,然而我又不會刻意去記住騎手名稱和電話。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五. 把簡單留給用戶

復雜度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complexity)由Larry Tesler 于1984年提出,也稱泰斯勒定律(Tesler’s Law)。根據復雜度守恒定律,每個應用程序都具有其內在的、無法簡化的復雜度。

無論在產品開發環節還是在用戶與產品的交互環節,這一固有的復雜度都無法依照我們的意愿去除,只能設法調整、平衡。在交互設計中,體現為把復雜留給系統,盡量把簡單的界面呈現給用戶。

如,我們在百度上搜索圖片,輸入關鍵詞—點擊搜索—出現圖片,整個過程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即白盒部分是非常簡單的。黑盒部分,在用戶輸入關鍵詞后,系統進行需求識別,識別出來大量圖片,然后將些圖片繼續排序,檢索出用戶最可能希望看到的圖片,然后才會顯示出來,用戶看到的結果系統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比如,你在家里點外賣和在公司點外賣,無需每次都定位和選擇收貨地址,系統會自動檢測你當前的地理位置,從而給出合適的收貨地址。但是快遞的收貨就不一樣,有可能在家里下單,收貨地址選為公司,或者在公司下單,收貨地址選為家里,這個時候就不能根據用戶當前的地理位置進行自動選擇出收貨地址。

其他的還體現為默認給出分類、選項、填空內容等,由輸入變為選擇。顯性顯示用戶最關心的信息,比如在美團上點了外賣,很多人很關心外賣的送達時間,會好幾次進入訂單詳情查看,美團干脆直接把送達情況展示出來,無需進入詳情頁查看。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根據《簡約至上》,可以大大簡化頁面上的功能。

1. 刪除

  • 關注核心功能:增加價值始于改進核心體驗。
  • 砍掉殘缺功能:不完美的功能不如不要。
  • 刪除掉可能對用戶帶來負擔的細節,如干擾的文字、可有可無的選項。
  • 排定功能優先級:產品的價值不是由功能的多寡來決定的,而是看能否滿足用戶的最高優先級目標。
  • 刪除干擾項。
  • 選擇聰明的默認值,減少用戶選擇。
  • 避免視覺混亂,讓用戶保持專注。

2. 組織

  • 分類。
  • 利用網格,呈現頁面布局。
  • 利用大小、位置、分層、色標等進行實際組織。
  • 關注用戶的期望路徑,而不是邏輯。

3. 隱藏

  • 隱藏不常用但不能少的功能。
  • 漸進展示:展示核心功能,隱藏擴展功能。
  • 階段展示:隨著用戶深入界面而展示相應的功能。
  • 適時出現,不打擾用戶,隱藏的目的不是為了藏,而是更好的展示。
  • 讓功能方便找到,不能藏得找不到。

4. 轉移

  • 把復雜性轉移給擅長的一方,如用戶、后臺系統、其他設備。
  • 創造開放式體驗,降低用戶受到的約束。

六. 考慮到邊界條件

產品經理或者交互設計師,在做功能時,很容易遺漏一些邊界條件,出現遺漏的原因,主要是在設計功能時只考慮到了主流場景,只做了主流場景下的設計,異常場景或者邊界條件很難考慮到。這里教大家一個小技巧,寫產品需求用例。在構建產品架構雛形時,用例往往能起到幫助確定功能界限的作用。

用例包括以下內容:

  • 用例名稱:此產品/功能的名稱
  • 用例編號: 此產品用例的編號
  • 角色:操作/執行該功能的角色
  • 簡要說明: 最簡化的內容對該需求功能的描述
  • 前置條件:執行該功能的前提條件
  • 后置條件: 該功能執行完畢后的結果條件
  • 主事件流:該功能角色所執行的主要正常過程
  • 異常和分支事件流:該功能角色所執行的次要異常過程

如在一個圖片素材網站下載圖片的用例: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如果不寫產品用例,很多人可能只考慮進入詳情頁—點擊下載按鈕—下載成功這個流程,很容易遺漏用戶未登錄狀態下的提示,無權限下載該圖片的提示,甚至是圖片下架后無法下載圖片的提示。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PMIP」

超全面總結!如何畫出專業的原型圖?(上)

「做原型圖要知道的知識點」

================明星欄目推薦================

優優教程網 UiiiUiii.com 是優設旗下優質中文教程網站,分享了大量PS、AE、AI、C4D等中文教程,為零基礎設計愛好者也準備了貼心的知識樹專欄。開啟免費自學新篇章,按照我們的專欄一步步學習,一定可以迅速上手并制作出酷炫的視覺效果。

設計導航:國內人氣最高的設計網址導航,設計師必備: http://hao.uisdc.com

收藏 312
點贊 22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