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AI 的應用已經遍布各個行業,運用的方式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的人嘗試將 AI 參與進自己的工作流程中。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做項目需求的時候也需要評估項目是否適合使用 AI 輔助,畢竟 AI 的功能不是萬能的,有些地方也存在著它暫時的“硬傷”。
這次我們將以一個活動運營海報需求為案例,分享如何運用 AI 工具 Stable Diffusion 對其進行輔助設計(本篇案例使用的是秋葉版本 Stable Diffusion)
更多案例實戰:
這次需求是制作一張活動推送圖,推送給玩家增加活動熱度以及獲取更多流量。
需求方希望畫面中主要體現 IP、信件相關的元素,能給人一種在書寫信件的畫面感。按照需求方所給到的信息,我們找了批參考圖供給需求方確認畫面大致感覺。
通過參考圖與需求方的溝通后,我們大致確認畫面是一張信紙在桌面上,信紙上寫著本次活動的相關內容。
視覺風格上,通過討論以及參考圖的視覺效果,最終還是決定傾向于三維質感,不過這次我們打算嘗試運用 AI 輔助制作整體的畫面基調。
因為之前做過一版類似的推送圖,所以本次就相當于做一次畫面迭代,而用 AI 來進行畫面的迭代也正好是非常合適的。
話不多說,我們先進入到 Stable diffusion。首先,我們進入到圖生圖界面,將墊圖素材拖入圖生圖的圖片區域。輸入好關鍵詞并調節好參數開始煉圖。
關鍵詞如下:The center of the image is a piece of paper on the table, The image is a close-up shot, showing the details of the paper, The image is taken from a bird's-eye view angle, Close-up view, indoors, the scene is bright, The overall picture is bright, The picture is a 3D modeling, C4D, Octane renderer, masterpiece, best quality, highres, original, reflection, unreal engine rendered, body shadow, extremely detailed CG unity 8k wallpaper, minimalist
(在這里我們使用了 toon2 和 COOLKIDS 這兩個 lora 模型。模型不唯一,可根據自己需求在 C 站上自行選擇下載。)
反向關鍵詞:(worst quality:2), (low quality:2), (normal quality:2), lowres, ((monochrome)), ((greyscale))
反向關鍵詞就使用一些通用的即可。
參數內容如下:
其中要注意下,在一開始煉圖時,重繪幅度需要大概控制在 0.5-0.7 范圍內,避免變化過大破壞構圖,也要避免變化過小達不到畫面迭代的效果。
接著就可以開始煉圖了,這個環節對比 Midjourney 來說,可以避免花費過多時間煉圖,Stable Diffusion 的可控制參數比較多,也因此可以更快的煉出接近自己想要的圖片。
以上是篩選出的幾張圖,接著再選出一張圖作為本次需求的底圖,并開始進行下一環節的操作。
我們選擇用第二張圖作為底圖,但是放大后不難發現,它的分辨率低,不清晰。有很多細節也存在缺失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對他進行 SD 放大操作。
1. SD Upscale 介紹
SD Upscale 也被叫為 SD 放大,簡單理解可以把它看作是圖生圖中的高清修復。它的工作原理是將要放大的圖片均勻的分成多塊,分別進行重新繪制,并最終拼回一張圖,以此來進行高清放大的效果,于此同時還能為畫面添加不少細節。
我們可以在圖生圖界面中滑至最下方,點擊腳本這一欄展開,里面有一個使用 SD 放大(SD Upscale),點擊選擇即可開啟。(注意,只有圖生圖才能使用該腳本)
2. SD Upscale 的使用
首先,我們將底圖拖入圖生圖的圖片區域,然后打開 SD 放大,其中放大倍數以及圖塊重疊像素可以不做變化,放大算法可以選擇 R-ESRGAN 4X+ 或者 R-ESRGAN 4x+ Anime6B(這個偏向二次元一些)。其它也可以嘗試,這兩個放大算法是我們比較常用的。
接著我們在畫面尺寸這里,寬度高度分別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圖塊重疊的像素數值,也就是分別加 64。對應著現在的寬度為 902,高度為 512,加上 64 后寬度就變為 966,高度變為 576。
也許很多人疑惑為什么要加上這 64 像素呢,這里簡單解釋下。因為 SD 放大的原理是將一張圖分成均勻的多塊重新渲染,然后再重新將這幾塊圖片拼回一張圖。而為了使拼接部分不會出現斷層,割裂等不和諧的感覺,在這四塊圖片的貼合處增加了一部分區域,算法會利用這部分區域去處理拼接處,使得拼接位置過度的更加自然,整體。
回到正題,設置好后,將重繪幅度調低至 0.3-0.35(因為只是用于高清修復,并不想畫面內容發生變化,所以此時要保持低重繪幅度),設置好后就可以開始生成圖片了。
以上是高清修復后的圖,可看到畫面的清晰度肉眼可見地提高了,畫面的細節也豐富了不少。但是也存在著一個問題,畫面有許多奇怪的物體,以及一些 bug 存在,這時候就可以開始用到 Stable Diffusion 的重繪功能了。
3. 重繪功能的使用
首先,我們想去掉紙上的內容,并且把桌子上一些雜亂的東西都去掉,我們可以選擇把圖片導入 ps 里進行簡單的 p 圖處理,然后再導回 Stable Diffusion 中的圖生圖,將重繪幅度調低再生成一次即可。(一般重新用圖生圖輸出的圖片分辨率都會變低,需要重新用 Stable Diffusion 放大高清修復一下,然后再在此基礎上進行重繪)
緊接著我們開始對畫面個別元素進行調整。首先,我們想把右上角的黃色卡紙換成信封,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運用涂鴉重繪功能。點擊涂鴉重繪,進入涂鴉重繪版面。
因為我們想把卡紙換成黃色的信封,點擊右上角的色盤 icon,選擇黃色,調整畫筆大小,在卡紙的位置涂上一層,示意這里要換成一封信(注意涂鴉的造型盡量和想生成的物體的造型接近,這樣有利于算法識別)。然后在關鍵詞后加上一個黃色的信封,并給上一些權重。(a yellow envelope:1.3)
點擊生成后,多生成幾次圖,挑選較為滿意的一張后,先不著急細化修改,繼續把畫面其它想要替換的物品調整好。替換的方式也可以像信封一樣,使用涂鴉重繪即可。
不過像重疊的書本,或者玩具這類,造型輪廓不規則的,AI 在計算過程可能不能很好地識別。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直接使用局部重繪功能,在要重新繪制的區域涂上一層蒙版,然后在關鍵詞后補充上想要替換的內容。例如一疊書本,就在關鍵詞后補充上(A stack of books:1.4),記得加一點權重。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把畫面里想要替換的元素都替換掉,并且風格也能保持一致,實現“指哪打哪”。(當然,這也避免不了需要多次煉圖,盡管 Stable Diffusion 可控性好,但 AI 始終是 AI,想要直接渲出自己想要的圖片還是很難的。)
到最后,我想在桌面上加一支筆和一個鬧鐘,但是在涂鴉重繪過程中,始終渲不出我想要的效果。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找一個筆和鬧鐘的 png 素材在 ps 里簡單處理下放在畫面中,然后再把它放回到 Stable Diffusion 的圖生圖中,調整好低重繪幅度然后重新生成,最后篩選出較為滿意的進行后期細化即可。
到了最后階段,我們就可以回到 ps 里去增加一些畫面的細節和內容了。
最后的最后,給畫面加一些后期氛圍處理后得到最終版本。
不管是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還是一些其他 AI 工具,隨著他們版本的不斷更新,它們的功能也越來越豐富。這也導致很多設計師越發焦慮,覺得自己這個功能還沒學會怎么就出了另外一個功能了。
其實我們沒必要焦慮,學習工具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把自己想做的東西實現出來,能夠在工作中使項目落地。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也沒有使用較為新穎的功能,主要就是 Stable Diffusion 放大和重繪功能,這兩功能在 Stable Diffusion 也算是比較基礎的。學習新的技能固然重要,但去探索如何運用這些技能去實現項目落地的方法思路更為關鍵。
文章到此就告一段落,本篇文章也只是分享運用 AIGC 實現需求落地的一種思路,后續我們還會繼續探索 AIGC 的項目落地思路流程~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ASAK」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9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