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寫作的設計師,在春招季能收到更多Offer?

姜正 :金三銀四好時節,相信很多同學都準備好了作品集蠢蠢欲動,準備為自己的職場發展和薪資再次樹立一個新的標桿。

最近我的朋友小A也在面試,有一天我們聊到關于面試的問題,他告訴我他的一次面試經歷,他去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面試,在簡單的寒暄之后,他開始向面試官介紹自己,其中講到:我是一個善于學習,會定期總結自己的工作學習經驗;深入了解產品交互知識等等。

面試官反問道:你善于學習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小A:瀏覽專業的設計網站、看書等等。

面試官:讀的什么書?書里講了什么?對你的工作學習生活有什么幫助?

小A:讀的《用戶體驗設計》,對我的學習……

面試官:你說你深入了解產品交互知識,那你的產出是什么?

小A:產出?什么產出?做的圖?

面試官:那你按照你的理解講一下吧。

小A:......

面試官:好,那我們今天先到這里,你暫時回去等我們的消息吧!

這無疑是一次失敗的面試,小A最終也沒有拿到 offer。

單純的視覺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相信大家身邊總是有同學憑借一份不錯的作品集贏得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他再告訴自己身邊的朋友,以至于大家對此深信不疑,認為面試就是準備「作品集」,作品集就是視覺,視覺設計無疑被認為面試中最重要的事情。

為什么會寫作的設計師,在春招季能收到更多Offer?

人總是按照自己經驗和認知去判斷事物,所以一旦這個觀念深入就很難發生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業也會發生變化,從不成熟到相對成熟,行業對于UI設計人才的需求也不只是會作圖那么簡單了。

這就好比一個小孩子穿衣服,隨著時間的增長去年的衣服很難再穿進去,行業也在不斷發展,需求也在不斷地變更,難道你還想拿著前幾年的思維來贏得當下理想的工作?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什么會寫作的設計師,在春招季能收到更多Offer?

我們需要在工作中展現自己一定的產品和交互能力,以及自己的學習能力,而這些能力當你面試的時候可無從展現,而這個時候需要你日常的產出來證明自己的能力。無疑「寫作分享」成為最佳的產出方式,首先寫作能夠有效的量化產出,其次通過平臺分享獲得反饋,增加個人的價值。

我們回顧小A的經歷,如果小A平時能夠及時地將自己的工作學習進行總結,或許就不會出現那么尷尬的場景。

量化工作學習產出

如果我們無法量化產出那就很難證明自己工作學習中所獲所得。我們可以通過視覺作品集來量化自己的視覺工作,但是作為 UI設計師這遠遠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對自己在工作中用到產品、交互等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并能夠量化產出。否則就像小A的經歷一樣,很難給面試官一個具有說服力的答案。

寫作可以說是我們工作學習中進行量化產出的最佳方式。寫作是我們「在思考」的一種行為方式,我們需要對日常的工作學習中總結的經驗方法進行反思,就像我們在做「Redesign」一樣,我們對產品的功能以及交互進行重新思考,重新進行結構的優化和組織。相信大家在書寫自己的工作學習經驗的時候一定不是在寫流水賬,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之前的工作學習流程,反思其中的問題,再次進行優化。

鍛煉思考能力

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執行工作任務,逐漸會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看似小有成就,但也逐漸陷入自己的舒適區。時間久了也懶得再去思考,接到工作任務就直接去執行,看似提高了工作效率,實則已經淪為純體力勞動。

身材完美的模特必須保持有規律的健身鍛煉才能維持自己美好的外在形象,而我們想在職場中有所發展就必須不斷地鍛煉思考能力。

為什么會寫作的設計師,在春招季能收到更多Offer?

通過寫作能夠有效地鍛煉我們的思考能力,從文章開始的選題到整篇文章的梳理以及文章句式的細節思考,到最后的總結歸納都是我們要思考的點。

寫作本身就是一種思考的行為,當我們準備寫一篇「工作心得」的時候,雖然腦海中已經有明確的思路,對這個方法也是運用地爐火純青,但是當我們落實到寫作的時候還是會遇到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轉換角度,將自身熟悉的方法論傳達給別人,還必須讓別人聽「明白」,從一個執行者轉化成了一個分享者。

為什么會寫作的設計師,在春招季能收到更多Offer?

讓別人聽懂是一個基礎條件,或許不少同學認為這太過于簡單,實則不然。例如我們自身處在一個自身熟悉的環境當中,工作中的專業術語和思維邏輯早已倒背如流,但是我們作為分享者考慮到被分享者的感受,可能大家從事相同的行業但所負責的職能各有不同,所以當你在分享給別人自己的經驗與心得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工作中的專業術語,要做到這一點就很難,因為本來「一個詞」就能解釋清楚的事情可能需要你用「一句話」去講明白。句式的轉變導致我們表達邏輯也要發生轉變,這一部分需要我們耗費大量的精力去思考組織語言。

我們的分享不是在表演啞劇,我們需要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這個時候我們要考慮到文章的結構,梳理文章分享的節奏也需要不斷地思考。

這里我向大家推薦 PREP模式,即為:

  • POINT=結論——點明主題
  • REASON=依據——闡述論點
  • EXAMPLE=具體事例——舉例
  • POINT=結論——歸納總結

這是日本著名的經營顧問大石哲之提出的工作交流的模式,同樣也適用于我們的寫作,我們可以參考其中敘事的邏輯結構應用到我們的文章當中。

總結

面對行業的變遷,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并提升自己,我們不能期待之前舊的產出能在新的行業環境里贏得一份滿意的工作。我們寫作的目的不僅僅是量化我們的產出,更是鍛煉我們的思考能力。在長期的職場發展中,唯有不斷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保證自己不被行業的發展所淘汰,寫作能力已經成為設計師必備的能力之一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海鹽社」

為什么會寫作的設計師,在春招季能收到更多Offer?

收藏 85
點贊 1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