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和焦慮:美的首席用戶體驗官的八年設計之路

編者按:從雅虎、AT&T的交互設計師到騰訊設計主管,華為設計總監再到美的首席用戶體驗官,這八年@EDC尤原慶?一直有一點焦慮,而且越努力,越焦慮。至于原因,不妨先讀一下這篇5000多字的長文,帶大家了解一個總監八年的成長過程。有同樣焦慮感受的設計師也可以來看看,文末有總監的回答。

為什么越努力,越焦慮?突然很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一直都有一點焦慮。

而且真的像問題中所寫那樣,越努力,越焦慮。

我想先講一個很長的故事,再在結尾用一小段話來回答問題。:)

我最不焦慮的工作是第一份工作,讀書時候在大學圖書館打工。工作時薪6美元,每周工作兩次,每次從早上7點工作到中午12點。

工作細節大概是這樣的:早上早起,6點坐巴士,6點半到中校區圖書館樓下小偏門等圖書館工作人員開門,坐電梯到圖書館三樓,和同事打招呼說早安,然后開始準備工作。工作很簡單,先到工作臺后的書架,把學生預約借的書看一看,熟悉一下位置,然后7點開門陸續有學生進來,他們要借書,就到我這里,把學生卡和書給我,我掃描一下,書就借出去了,他們要還書,把學生卡和書給我,我掃描一下,把書放到箱子里,他們要借預約的書,給我學生卡,我掃描一下,得到信息,就去工作臺后面的書架找已經放好的待借的書。

工作環境很舒服,不累。來借書的學生都很友好,同事也很和善,不忙的時候相互聊天,或者各自發呆。同事有勤工儉學的本科生,一周工作20小時,有做圖書館學研究的博士,一周一大半時間在圖書館,還有全職工作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大姐,每次上班,6點半的圖書館還沒有開門,沒有一個人,燈也是微微亮著,我一個人在位置上整理書的時候,總有一個70多歲的大姐,從我位置前輕悠悠地走過,說,yoyo,早啊,然后走了。。。有同事說這位大姐在圖書館工作50年了。。。50年。。。

這個工作累嗎?不累,一點都不累,不動腦子,也不需要太熱情,畢竟圖書館借書還書還是沒有人會給小費的,哈哈哈哈。 (如果圖書館借書還書給小費我那時就發了)

這個工作我需要努力嗎?不需要,慣性的操作,3次工作后就上手了。

這個工作我焦慮嗎?一點都不焦慮,每次上班工作到中午12點,就下班去用掙到的錢吃wendy's,或者紅燒牛腩飯,開心得很。lol

當然,這份工作我拿的是當時密歇根洲最低時薪。。。

畢業了正式參加工作,到硅谷的雅虎,那時雅虎還不錯,剛剛開始漫長的陸續裁員第一波,所以大部分同事還是雅虎鼎盛時期招的精英。我當時是移動搜索的唯一一個交互設計師,老板是設計經理兼視覺,一開始是2個人的設計團隊,主要支撐1個產品總監和4個產品經理的需求,同時支撐雅虎全球移動搜索業務幾十個不同業務模塊的需求。作為畢業生,當時覺得這4個產品經理很難支撐好,2個是密歇根大學商學院MBA,1個是康奈爾本科斯坦福碩士,1個是加州理工本科斯坦福碩士伯克利MBA,這4個人都非常聰明,對業務理解透,職業度高,作為合作的產品經理是非常理想的,不過他們的要求也很高。當時我是一個剛到美國2年多,剛進社會,還在默默地學習如何用Mac如何用InDesign的小年輕設計師。。。

工作的第一年簡直就是激烈得不行,也許優秀的同事們看上去是云淡風輕的,但是對我來說就是激烈得不行。一個想法,執行不到位,同事輕輕說一句,我就緊張得不行,拼命想怎么做才能做到更好;一個文字錯誤出現在設計稿上,同事埋怨一次,我就強迫癥到每次設計稿自己看3遍才敢拿出去評審和交付;一個創意點,不夠創新,不夠有價值,產品老大沉默一下,說回去再想想,我就背著電腦回到住處想到半夜;一個拉通,沒有做到位,設計經理嚴肅地把我叫到會議室教育指導一次,我就記下筆記想清楚怎么做才能保證以后不犯一樣的錯誤;一個會議,領導對我的提意見方式不太滿意,我就進行橫向對比看別人怎么做的,為什么有更好的結果;一個德國漢堡的項目,工程師不喜歡出差來美國,希望遠程合作,我就陪著每天工作到半夜來配合他們的會議時間。。。

這個工作我需要努力嗎?需要,非常需要。我個人覺得,在國外讀書是相對享受的,你根據規矩做自己該做或者愿意做的事情,有時不會太有壓迫感,在國外工作是不一樣的,你付出勞動得到回報,沒有人會因為你是外國人、年輕人,就寬待你。在這個工作環境我需要跟上公司、團隊、同事的高標準,職業化要做到從沒有到有一定水準的跳躍,還要好好設計支撐好業務,不努力怎么能行呢?

這個工作我焦慮嗎?焦慮,有時是強烈的焦慮。硅谷有世界上最好的產品經理、工程師、設計師,和這幫人合作,我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我需要做到什么樣的職業標準?我當時連一個對自己的標準認知都沒有。在團隊里,我就是最年輕、資歷最淺、收入最低的,能不焦慮嘛。。。在工作環境里,看著一群哈佛斯坦福精英在下午茶或者酒會上談笑風生,然后我默默地吃著餅干,在旁邊聽懂一半他們在講啥美國商業美國詩歌啥的,聽到笑話笑出來慢半拍,能不焦慮嘛。。。不過餅干真心好吃。。。

努力和焦慮:美的首席用戶體驗官的八年設計之路

(圖作者:Pixiv-ID:15976987)

后來到AT&T工作,有了做移動App的機會,作為唯一的交互設計師做YP的iOS,Android,Mobile Web,Blackberry等基本所有移動平臺的產品,還有相關的創新項目,我當時是很激動的,好歹也是一個主設計師了呢!結果一開始工作就傻眼了,以前在雅虎工作,產品經理和設計經理會給我一個方向,讓我去執行,累是累,但是大方向不用太糾結就可以找到,到了AT&T,老板說,Yoyo來試一次,搞搞改版,新一點,讓大家樂樂。。。樂啊,他們是樂了,我經常1周要出10個創新點子,經常大老板在飛機上靈光一現,下飛機找到我,我就得按照大老板的思路來改,一般只有1天時間改,還要練習在老板短暫的午休30分鐘時間,陪著散步講清楚一個產品的所有設計脈絡。。。一個產品的各種端一起來,然后加上增值項目,加上創新項目,加上用研工作,一個交互設計師來支撐,做設計的小伙伴應該都能懂是多激烈的。。。還記得這段時間去洛杉磯做用戶研究訪談,基本是每個月都要去,每次都是一天行程,6點起床,6點半出門,8點從圣何塞機場飛,9點到伯班克機場,然后打車去公司,開會,用戶調研開始,中午下樓吃個沙拉或者肯德基,然后下午繼續調研,晚上7點的飛機回,到家晚上,第二天正常上班。。。

這個工作我需要努力嗎?需要,作為主設,要對產品設計負責,要保證結果,對一個工作兩年的年輕人來說,真的不容易。這個工作大部分時間我都是在一個人干活,一個人畫稿,因為事情多得不行,很多項目計劃、自我調節的方法都是這里學習磨練出來的。

這個工作我焦慮嗎?焦慮啊。已經不是在考慮雅虎那時和同事匹配技能點的要求了,焦慮來自業務、領導的直接要求,App Store要排名提升啊,要創新啊,要多端并行啊。很多時候覺得腦子里面是風暴,但是要灣灣流水般出活,所有的思考過程和結果都是在焦慮的伴隨下完成的。

后來我回國工作了,到了騰訊,開始進入中國頂級互聯網公司向國內的互聯網精英們學習,也開始給自己在設計專業工作之外加上了設計管理的職責。其實當時挺搞笑的,那時我才工作3年,對管理沒有啥概念,在美國主要是干活,有虛擬項目組帶領的經驗,但是那并不是管理經驗,所以在從舊金山飛到北京,從北京飛到深圳的路程中,我在機場買了一本書,叫啥如何帶領團隊。。。這得是臨時抱佛腳到什么地步啊。。。哈哈哈哈。。。

到了騰訊很幸運,團隊、同事、老板都很給力,同事們對我這個對國內工作環境不太熟悉的新同事給了很大的寬容和幫助,讓我盡快地融入了崗位。不過難點也很多,騰訊大部分業務是做中國用戶的,我懂中國用戶嗎?不懂。。。騰訊我負責的產品包含ToB這塊,我以前做過ToB嗎?沒有。。。騰訊的項目研發方式是小步快跑,個人感覺計劃性沒有美國公司那么強,我熟悉這樣的工作流程嗎?不熟悉。。。自己做設計有一定經驗,懂怎么傳遞給自己團隊的同事嗎?不懂。。。全是問題,全是問題。。。我只能默默地一個一個解決,有些問題解決得快而好,但是很多問題也解決得不夠好。就這樣磕磕碰碰地工作,解決問題,思考如何進步。。。

這個工作我需要努力嗎?需要,而且感覺體力活和腦力活都需要努力,想的東西多,需要了解的業務多,自己以前的單線性工作思考模式已經撐不住了。除了業務和專業,還有團隊要帶,他們是不是工作的開心、有意義、有進步、有價值?他們是不是支撐好了業務?他們是不是有足夠的職業成長和自我滿足感?感覺這個工作就是一個高速學習的漩渦,把我卷了進去,不努力不行。。。

這個工作我焦慮嗎?焦慮。。。工作戰斗方式不是一個人,是一個團隊,工作的打法和思路都不一樣,我到騰訊的時候是27歲,工作3年,剛回國,算是職場新人好吧。。。壓力好大。。。記得最清楚的是,有時半夜醒了,想起了不能解決的工作問題,就睡不著,睜著眼睛一直想到天亮。那個時候才發現,原來工作還有很多自己專業能力不能解決的問題,真夠焦慮的。。。

努力和焦慮:美的首席用戶體驗官的八年設計之路

后來到華為,在軟件公司做設計總監、首席設計專家,帶著設計師小伙伴們支撐部門全球業務。這個工作有一點特別吸引我,就是用戶體驗設計的思路、方法、流程、評估全部都是自己來思考,來和團隊一起制定,有很多挑戰,也有很多獨立承擔的歷練。部門支撐的業務多,我的LinkedIn頁面里支撐的項目從以前簡單的美國、中國,到支撐30多個國家,一方面很興奮能為大半個地球的用戶提供設計服務,一方面壓力山大啊因為好多東西不懂好多流程不懂好多人不認識好多語言不會說好多地方沒有去過。華為是我工作的第一家非互聯網公司(之前的AT&T雖然是運營商但是我工作的部門是純互聯網部門),所以很多東西要慢慢學,什么是通信?什么是云管端?什么是一線交付?什么是產糧區?。。。還有數不清的專業術語,不同于互聯網公司的研發流程,復雜的組織結構等等。。。所以在華為工作時期還連寫過幾篇華為用戶體驗設計工作經驗故事,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翻翻我的知乎專欄。:)

這個工作我需要努力嗎?我要反問,在華為工作怎么可能不努力呢?作為部門用戶體驗設計負責人,即使在靠譜的領導和團隊的支撐下,我要負責讓用戶體驗設計職能支撐好業務,邊學邊做,壓力還是很大,得努力啊。我記得到公司就開始進入出差模式,2014年南京、長沙、德國、深圳幾個地方轉來轉去跑,跑到現在家里的廚房都是德國餐具。。。在華為真心是我工作最努力的一個階段了。。。

這個工作焦慮嗎?繼續反問,在華為工作怎么可能不焦慮呢?做不完的活,想不完的事情,出不完的差,支撐不完的客戶。。。同事都是中國乃至世界通信領域最優秀的精英,跟著這幫領導、大哥學習,真的學到不少知識和經驗,我覺得差距很大,老是焦慮是否能足夠優秀到和他們一樣才能推動設計工作啊。。。在很多重點項目研討會議里,我默默地又是那個最年輕資歷最淺級別最低收入最低的人。。。默默地焦慮著。。。

現在到了美的工作。從美國互聯網,到中國互聯網,到中國通信,到中國傳統家電,這種路線有意思但是不好走,挑戰多,壓力大。新的崗位是公司首席用戶體驗官,IT用戶體驗設計部部長。。。聽title我就感覺到不努力,不焦慮,是肯定不行的。。。

努力和焦慮:美的首席用戶體驗官的八年設計之路

我的故事講完了,洋洋灑灑把自己從事設計這8年挨著寫了一遍。感覺除了在圖書館那份工作不努力不焦慮之外,其他工作都沒有讓我輕松過。

回到正題,為什么人活著,越努力,越焦慮?我個人覺得一種可能是因為人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工作生活的層次越來越高,所處圈子的同事、朋友越來越優秀,環境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自己的能力還沒有跟上環境的變化。

不能沮喪,我偶爾是一個正能量思考的人(我知道你們又要說雞湯。。。),我想的是,焦慮,在職業中是因為自己不足,擔心不能在現有崗位做好工作,擔心不能和同級的同事有一個水平的能力和經驗,這些都是努力的動機啊。努力了,肯定是有回報的,前輩們說的能吃苦有福氣,是真的。

我想著如果在雅虎工作的時候,看著一輪一輪裁員,我心寬體胖的不焦慮,不努力,現在也許還在雅虎安靜地一個人畫稿,職業發展可能會很不一樣。每次職業變動帶來的挑戰都會很辛苦,但是完成了挑戰后,心里都會很舒服,這個與職位、物質收入、業界影響力沒有任何關系,這是一種單純的自我滿足感。

繼續正能量思考,吃了苦,焦慮了,也努力了,那就得想一些讓自己開心的回憶。

在雅虎作為新人設計師,熟悉了技能,建立了職業素養,見識了真實的商業世界里設計的樣子,從超級厲害的老板、產品經理、開發那里學到了對我職業生涯終身收益的起點技能,都是好事。雅虎工作的同事散布在硅谷大部分優秀公司里,這些合作過的同事都是我設計路上的寶貴回憶和財富。

在AT&T第一次嘗試主設,累是累,苦是苦,但是負責改版的產品在蘋果App Store瀏覽類目里沖到第一,在Google Play首頁被作為優秀App展示,一次次產品設計開發團隊一起擊掌慶祝,是典型的值得設計師記得的瞬間啊!

在騰訊第一次嘗試設計主管工作,再苦再煩也沒有丟專業,我的寫作習慣就是在騰訊時期練起來的,后來還有機會在騰訊大講堂給300多位同事講設計,和團隊的小伙伴一起成長,2年拿下22個公司部門級獎項,和團隊一起設計出讓我們自己滿意的產品。和這些美好熱血回憶比起來,那一個個半夜醒來焦慮得無法再入睡的日子,也不算啥了。

在華為第一次嘗試首席設計專家崗位,承受的壓力很大,作為一個相對年輕的主管,把自己的專業和團隊的戰斗力都撐了起來,和大家一起努力,感覺收獲很多。項目一個一個做得很好,業務和客戶各種贊,支撐了幾十個國家,讓我以后吹牛的時候也能說中東、拉美、非洲的兄弟姐妹都用過我負責設計的產品。在團隊越來越好的同時,自己也有一點點小收獲,績效一直不錯,在解決方案70000多員工里,選了30個優秀主管,我是其中一個,2015年CEO發文我破格升級一次,在公司內部寫設計專業博客也有不少讀者。在辛苦的華為里,我感覺是充滿學習、進步和感恩的。(吃苦的點太多,不符合本段中心思想,以后再寫,哈哈哈哈)

想想這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再想想一次一次遇見的問題、產生的焦慮、吃過的苦、付出過的努力,這是一種很奇妙的回憶。這樣的回憶像鏡子一樣,讓我持續看著自己不夠好的技術能力,不夠完善的業務能力,不夠到位的職業執行力等好多缺點,讓我繼續想辦法焦慮、努力、進步。

哦,對了,現在工作感覺同事和領導都好厲害,又要被碾壓一輪了。:)

謝謝閱讀!

thanks,
yoyo

【優設四月人氣過萬的好文】

使用素材站:
《實用干貨!11個人氣超高的設計素材匯總網站》

自學UI設計的正確姿勢:
《別著急學軟件!先掌握科學有效的UI設計自學姿勢(超全面)》

幽默有趣的前端小課堂:
《零基礎也能看懂!寫給設計師的前端小知識之網頁排版(附實戰)》

努力和焦慮:美的首席用戶體驗官的八年設計之路

【優設網 原創文章 投稿郵箱:2650232288@qq.com】

================關于優設網================
"優設網uisdc.com"是國內人氣最高的網頁設計師學習平臺,專注分享網頁設計、無線端設計以及PS教程。
【特色推薦】
設計師需要讀的100本書:史上最全的設計師圖書導航:http://hao.uisdc.com/book/。
設計微博:擁有粉絲量112萬的人氣微博@優秀網頁設計 ,歡迎關注獲取網頁設計資源、下載頂尖設計素材。
設計導航:全球頂尖設計網站推薦,設計師必備導航:http://hao.uisdc.com

收藏 7
點贊 1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