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正在逐漸取代部分低端的設計工作。從行業模板設計平臺,如圖怪獸、稿定設計(這些模板設計平臺的設計質量都不錯);到人工智能設計平臺,如阿里魯班、國內頂尖的設計咨詢公司 ARK 的平臺 Arkit。
這些智能設計平臺的出現給我們都敲響了警鐘,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下除了設計執行能力之外,我對 4 種思維的思考:
提到商業思維可能很多人的想法是如何掙錢,但是這只是商業思維的一小部分,商業思維是一個復雜的學科,在市面上講各種商業思維的書籍、文章層出不窮。接下來,我會通過我認為的幾個必備的知識點帶大家一起了解的商業思維:
- 系統思考(宏觀思考)
- MECE+5W(微觀思考)
- 商業模式
1. 系統思考(宏觀思考)
比如說戀愛
你僅僅對她好就可以了嗎?這樣的方式也許你就是一個備胎。你對她好,僅僅只是愛情的潤滑劑,你還要帶她去看看電影、旅游旅游,這是愛情的加速器;你甚至和她吵架,可以增加愛情的勞損度,是有益的;這個看似簡單談戀愛過程,卻是一個復雜全面系統的“車輛工程”。
又比如說開公司
聽過很多設計師說我要開公司,但是我們自信的往往僅僅只是自己的設計能力。開設計公司不僅需要你的設計能力,還有你對市場的判斷、對項目的把控、對成本的控制、對團隊的管理,以及各個部門協調配合才能把這個公司送上正常軌道,至于能不能活下來還要考慮更多的因素。當你想想清楚這些,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儲備自己的能力了。
再比如說設計網站
你要幫助一家公司設計一個網站,初級設計師考慮的是視覺的美感;中級的設計師考慮的是品牌的一致性、品牌的賣點、客戶關注點等等;高級設計師考慮的是這個網站在整個公司的品牌建設處于一個什么位置,他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還有什么可以支撐整個品牌體系的建設。
你看你從系統去思考一個問題就能夠俯瞰它的全貌,當設計師具備系統思考的能力就能夠從商業、市場、技術等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設計,并讓設計產生更多的價值。
下面這個工具能很好的培養我們系統思考問題的方式:
商業模式畫布
然后用商業模式畫布來看看羅輯思維的商業模式吧
2. MECE+5W(微觀思考)
MECE 分析法,全稱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也就是對于一個重大的議題,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而且能夠借此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并成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MECE 能夠幫助我們探尋微觀問題的本質。一般適用于答案不是很明確、沒有方向的問題,比如說:女朋友今天為什么不高興這個問題?
5W 的方法是指對于一個問題我們要問 5 個為什么才能找出問題的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來自于《豐田的生產方式》它適合已經有明確方向的問題,比如說,今天我惹她生氣的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接下來,我們通過 MECE+5W 的方式尋找“女朋友為什么生氣?”這個問題背后的原因
3. 常見的商業模式
產品思維這個詞現在已經被眾多領域的人熟知,但是產品思維是什么呢? 我認為產品思維是以用戶為中心,為用戶創造價值。為了更好的理解產品思維,我總結了幾個關鍵詞(來自梁寧老師的產品思維 30 講)。
同理心=洞察力+創造力
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他人,這就是同理心。但是只具備同理心還不夠,你還應該具備足夠的洞察力和創造力,為什么這么說呢?汽車還沒發明之前,有誰能夠想到自己想要汽車,在喬布斯還沒有發布智能手機的之前,誰能夠想到自己需要一個輕便觸屏的手機。同理心能夠幫助我們獲取用戶需求,創造力卻能夠幫助我們創造需求。
用戶的需求點: 痛點、癢點、爽點
用戶的需求大致可以歸結為這 3 類:痛點、癢點、爽點。
- 痛點-讓人產生恐懼的點,比如說樊登讀書會,抓住的點是人們對知識 的恐懼
- 癢點-滿足虛擬自我的點,比如說健身 APP KEEP,里面有很多身材很 好的美女帥哥,他們就是我們那個虛擬的自我,所以我們才會有動力去 健身
- 爽點-能被即時滿足的點,比如說淘寶,我們看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立馬就可以下單購買得到了
羊群效應:羊群、頭羊、狼
這是一個很通俗易懂的產品構建方法。
在一片草地,當有一只頭羊走過去吃草,過了會,就有很多只羊過來吃草。最后羊群多了,狼就來圍堵養群了。這個故事和產品的發展方式很像,比如說羅輯思維的發展路線,首先羅輯思維在微信公眾號每天發布優質的內容,吸引了一批“頭羊”過來,然后通過持續優質的內容輸出,頭羊效應逐漸吸引來大量的羊群,最后吸引過來的是投資方、品牌方、出版方。
用戶的分類:大明、小閑、笨笨
我們的用戶分為 3 類:
第一類是大明,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帶有很強的目的性,男性購物的時候就大部分屬于這種類型;
第二類是小閑,他們的時間都花費在娛樂上了。比如說游戲用戶
第三類是笨笨,他們不太清楚自己要什么,沒有太強的目的。比如女性購物,小紅書那么火的原因就是抓住了小閑女性用戶的購物特征。
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相同的產品,不同的場景下我們是可以切換成不同類型的用戶。接下來,看看我們在不同場景下在使用抖音,我們的類型切換。
- 有一天你想做蛋炒飯了,但是不知怎么做好吃,于是在抖音搜索“蛋炒飯攻略”,這種場景下你就屬于大明用戶,你有很明確的需求。
- 周末了休息,躺在床上太無聊了,你打開手機刷刷抖音短視頻,這時候我們就是小閑用戶,是在消磨時間;
- 有一天突然心血來潮,想看看抖音里面小姐姐穿的新潮的衣服,逛了一圈,看見一件自己非常喜歡的就下單了,這個場景下你就屬于笨笨類型的用戶;
用戶場景
場景是時間和空間的組合,即一個用戶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有什么樣的需求。比如情人節送花這個場景呢,你可以這樣描述:
情人節那天晚上(時間),我手捧鮮花跪在臥室的床邊(地點),看著我老婆,告訴她非常感謝她長久以來的陪伴(情感需求)
迭代
我們需要通過不斷迭代來完善我們產品或者服務的體驗,在這其中我們能發現問題、改善問題,從而調整前進的航向。
點、線、面、體戰略
就拿小米來說
點:高性價比的手機是它的一個點;
線:圍繞手機的的產品和服務是它的一條線,比如充電寶、小米商城;
面:圍繞整個 IOT 產業的生態是它的一個面;
體:現在小米生態是集合了硬件、軟件、IOT、物流、金融、投資...這是小米構建的一個立體網。
設計思維源于國際知名設計公司 IDEO 的一套方法論,設計思維的核心是:以用戶為中心進行設計,它是一套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解決問題,要從人的需求出發,多角度地尋求創新解決方案,并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它分為 5 個步驟:共情(empathise)-確定(define)–形成概念(ideate)–原型(prototype)-測試(test)
共情
你對正在解決的問題共情的理解。簡單來說就是換位思考。比如說你希望為盲人用戶設計一款耳機,你就需要自己成為一個盲人,去切身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
在這一步,同理心能夠更好的幫助你洞察問題。常用的方式有:桌面研究、觀察、咨詢專家、用戶訪談等
確定
確定這個階段,你需要把收集來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分析整理成核心問題。這個過程有個很重要的點是“以用戶為中心”,比如說,你公司某祛痘護膚品銷售額下滑了,錯誤的定義方式是"我們要在今年把銷售額提高 5%"正確的方式是“年輕的消費者需要如何護膚才能不讓自己漲痘”
形成概念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把前一個階段確定好的問題,發散更多的解決方案,并從中篩選出最優的方案。常用的方式是頭腦風暴。
原型
我們找到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案之后就需要在這個階段用最快、成本最低的方式將它實現出來。
測試
當我們有了很多想法、有了初步的原型方案,我們就需要去測試我們的方案是否能夠正真幫助我們解決問題。這個階段非常重要,一些想法可能會在這個過程中被重新定義,甚至重新發現新的問題。
設計思維方法原本起源于設計領域,之后用在各種商業活動上、產品設計上,甚至是個人、職場上,它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值得好好研習。
記得看過一次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的采訪,其中他提到:“國內的創業者太專注于做產品了,骨子里的含蓄,讓他們不會營銷自己”,的確,一個能力再出眾的人才,沒有人知道他,也不能發揮出他最大的價值來。
七個常見消費心理學
1)心理賬戶-改變顧客對你商品的認知
心理賬戶,就是每一個人在內心把同樣的錢,分門別類地存在不同的賬戶里。比如說你在平時買巧克力,覺得 200 塊的巧克力非常貴,但是情人節這天你買來送女朋友,200 塊的巧克力就覺得很便宜了,造成這個的差異原因是前者巧克力屬于在日常消費的賬戶里面,后者的巧克力在我們的情感維系賬戶里面,所以 2 者的價值點是完全不同的。
2)沉沒成本-人們對已經付出的代價更在意
我們先來看下面一些常見的情景:
- 假如你之前購買了一張 100 塊錢的電影票,電影并沒有你想象中的好,甚至可以說很糟糕。這個時候你會怎么辦?大部分人會選擇繼續坐在那里看下去,因為他們覺得,錢已經花了不能就這么浪費掉,硬著頭皮也得看下去。
- 我們在公司做了一段時間的設計師,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在公司做了很多項目,但是后面發現自己并不太喜歡設計師這個崗位。你在考慮要不要換工作,換行業的時候,就會非常的頭疼,因為所有的東西都要重頭來過。
所謂的沉沒成本,指的是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在生活中,也可以把已經發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默成本。
3)比例偏見-貴和便宜,是相對的
比例偏見指的是,在很多場合,本來應該考慮數值的變化,但是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場景調整我們的數值倍率。
比如說,人們要單獨購買一套 200 塊茶具,會考慮很久。但是我們從原來 4600 的茶桌提升到 4800,免費送茶具,這時候消費者就會很塊選擇購買了;
4)損失規避-得到 100 元可以彌補失去 100 元嗎
得到的快樂彌補不了失去的痛苦,這叫損失規避。
最近 costo 超市在上海開業的消息引發了消費者的購物狂潮,其中他們任何時間無理由退換貨的政策吸引了很多消費者,消費者購買回家后,如果不是因為商品質量有問題,來退貨的人是寥寥無幾的。
一個老爺爺的的院子總有很多小孩來他家院子的草地上玩,老爺爺非常的無奈,他想到一個辦法,給了這些孩子 10 塊錢,感謝他們的來到,給孤獨的自己和老伴很多歡樂。接下來的幾次老爺爺逐漸減少到金額 8、5、3 塊,最后給了這群孩子每人 1 塊的時候,這些孩子氣呼呼的說再也不來了。
5)價格錨點-拉個墊背的顯示你便宜
價格錨點指的是,當消費者對價格不確定的時候,會采取 2 個原則來判斷商品的價值:第一個原則,避免極端、第二個原則,權衡對比。我們常見的場景是商家的 3 種價格區間,往往顧客選擇最多的是中間價格。
6)雞蛋理論-想辦法增加顧客參與度
雞蛋理論指的是,我們對于一個物品付出的勞動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該物品的價值。比如說宜家的半成品家具,顧客可以自己組裝;還有就是談戀愛,如果男孩追女孩,很容易就追上了,要分開就相對容易,如果男孩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才追上的,分開相對來說就更困難。
關于雞蛋理論劉潤提過了 2 點建議:
- 讓用戶有參與感
- 讓用戶付出勞動
7)凡勃侖效應-不買最好,只買最貴
凡勃侖效應指的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那么這時候產品價格越高,產品就與越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比如昂貴的 LV 包包、汽車、KEPP 健身...
定位
由美國著名營銷專家艾·里斯(Al Ries)與杰克·特勞特(Jack Trout)于 20 世紀 70 年代提出,至今依然被奉為經典,用在各種地方。那么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定位呢?主要可以分為 3 個方面:
- 用戶需求:你的用戶是誰?他們的需求有哪些?痛點有哪些?
- 外部競爭:哪些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我們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分別是什么?
- 自身優勢:有哪些優勢?有哪些資源?
聚焦
聚焦是指將重點放在幾個集中的目標市場上,集中發力。這就像是釘子的正反兩面,一面是尖銳的部分,可以將外力集中在這個部位,從而很容易釘進木板,另外一面是圓形的部分,他削減了外力,所以很難從這個面將釘子釘進木板。
橫向思考
橫向思考,是指突破自身能力和專業范圍,從其他領域拓展思考范圍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橫向思考的例子,比如:
雷軍一個手機行業的局外人,通過借助互聯網的方式迅速將小米手機構建以小米手機為核心的龐大體系;滴滴進入傳統的打車市場,通過打車市場、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匹配算法..橫向跨界知識的應用,逐漸構建起了一個龐大的出行平臺。
IP 營銷
IP 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即知識財產。他是知識產權、知識所有權、智慧財產的總和,IP 營銷就是就是通過營銷你的知識產權來獲取財富、名譽、權利的方式。常見的 IP 分為 3 類:內容 IP(3 國演義)、個人 IP(吳曉波)、品牌&品牌 IP(可口可樂),那么如何進行個人 IP 的打造呢,我認為 3 個步驟就能夠做好:
- 定位,選擇一個領域學的專長,找到切入點
- 標簽化,形成自己領域獨有的標簽
- 持續,不斷分享、傳播你的知識技能
到這里,4 種思方式都說完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最后總結下,我們需要了解的 4 種思維方式是:
- 商業思維(從宏觀到微觀考慮問題)
- 產品思維(以用戶為中心,思考產品的價值)
- 設計思維(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 營銷思維(讓別人認識你)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