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工作兩年的人,為什么成長速度這么快?本系列邀請了美的工程師姬小光,為你揭秘快速成長的秘訣。
專題閱讀:《揭秘設計師快速成長的秘訣》
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在這里跟大家聊聊我的一些工作習慣。
首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姬小光,是我的網名,我的真名是姬光,沒有「小」字。我之前在淘寶、騰訊、京東都待過,現在的公司是美的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對,就是做家電的那個美的。
我的工作經歷大部分是偏向前端的,在淘寶和騰訊都是在用戶體驗設計部(UED)工作,從騰訊開始劃分在設計族。雖然 title 是設計師,其實是基本不會什么設計的,只能說是耳濡目染熏陶了些藝術細胞。不過,幾個大廠的經歷還是讓我培養了若干好習慣,讓我能夠在工作的頭幾年快速成長。所以我今天把這幾個好習慣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獲。本文的內容,可能會提到一些技術相關的字眼。某種程度上,可以類比為設計師的設計技術,其實本質上是相通的。大家不用太糾結。
很多同學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會發現,無論是參加面試、平時做需求,還是升職加薪,技術都不是最重要的部分。這里的技術,包括設計師的設計功底,我們統稱為技術。反而是一些看起來有點「不務正業」的技術人員,發展得比較好。當然這里「不務正業」是加了引號的。這里的「不務正業」,說的就是代碼之外的軟實力。那么,軟實力和硬實力,其實都很重要。
不管你承不承認,這些東西都在,一直影響著你。只要你還在職場,就逃不開這個評價體系。所以,平時工作中的方式方法,溝通技巧,工作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讓你成為一個靠譜的人。然后,無論是通過口碑介紹,還是參與面試,都能讓人看到你身上的這些優點,從而讓你的職業道路更加寬廣。
所以,下面的每一項技能,或者說習慣,都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在你身上慢慢發揮作用,達到質的改變。
我們是做技術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腦力勞動,所以更應該在工作中積極思考。因為思考是我們的本職工作,也能讓我們創造更大的價值。具體來講,比如說我們平時寫完的代碼,是不是做完就完事兒了,代碼還能不能精簡?性能還能不能優化?體驗還能不能更好?不管是代碼層面,還是系統架構方面,是否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業務流程也是一樣。有些人可能感覺開發人員離業務比較遠,但其實你平時也在體驗別人家的各種業務。比如各種電商網站,在你的整個購物體驗中一定有一些可以吐槽的地方,那你有沒有想過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再比如網站體驗差,或者客服定位問題不及時,跟你寫的代碼有沒有關系?跟你的視覺和交互有沒有關系?能否通過技術來改善這種現狀呢?
最后,你的這些思考,不能只停留在意識流層面,要落地成文檔、工具、方法論,那才是真的產出,才能影響到他人。
另外,程序員在編碼的時候,有個 D R Y 原則,就是不要重復你自己。代碼片段,如果重復多了就要考慮封裝和模塊化。這個原則放在編程之外也是一樣的,某些事情你總是反復做,那就是重復工作,就一定有辦法優化。不管你是用流程來約束,還是用工具來解決。痛點就在那里,就看誰能更積極地,思考解決方案,并且把它真正的解決掉。那么這個人的績效一定不會差。
在這個問題上,想法和執行力同樣重要。有的人是看不到問題,或者覺得不夠痛。有的人是看到了也假裝沒看到,就像房間里的大象。所以,從積極思考,到最后的真實產出,是需要某種精神來支撐的。這種精神,也就是下面我要講的,鉆研精神。
我們說,做技術的一定要有鉆研精神。如果你對于接觸到的各種技術,都淺嘗輒止的話,是沒有辦法在這行干下去的。只說鉆研精神可能比較虛。我舉個例子,可能很多做過網站,或者博客的同學都有過類似的經歷(設計師看不懂不要慌)。
就是折騰網站或者博客的例子。最開始,你可能只是想有個博客。然后覺得網上的博客服務都不太自由,想擁有更多的控制權,然后就買了虛擬主機。然后又覺得域名不好,所以研究買域名,綁定域名,從而了解了 DNS、A記錄是什么。
虛擬主機的功能畢竟有限,你又發現了 VPS,所以又學會了 SSH 登錄,linux 基本操作等等。以此類推,編譯安裝 PHP,Apache,Nginx,MySql,以及各種配置,Nginx Rewrite。修改 WordPress 模板。
然后某天你忽然發現主機被黑了,又要學習設置 IP Tables,用戶組。然后就是數據庫管理,備份,定時備份。可能又想開多個站點,自己搭個虛擬主機服務,管理用戶權限,查看用戶日志等等。
最后,折騰半天你總該知道有幾個人訪問吧,所以又涉及到數據統計服務,百度統計,騰訊分析等等。一看其實沒幾個人訪問,然后你又知道有個東西叫 SEO。
好嘛,好不容易有些訪問了,結果發現很多是爬蟲,文章經常被人扒走。你又得研究一下爬蟲和反爬蟲,以及反垃圾評論等等。然后,你就成了個啥都懂點兒的,加引號的「全棧工程師」。為什么加引號呢?因為你只是什么都懂點兒,這還不是真正的鉆研精神。
不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你只能在一些,你感興趣的方向深入鉆研,其實能做到這一點已經不錯了。所以我說的鉆研精神,不是說一定要達到什么樣的廣度和深度。重要的是,你不要給自己設限。技術是沒有明確的邊界的,做技術做久了,一定是各種技術都會接觸一些。
在具體的應用上,也是只有更適合的技術,而沒有單純的好壞之分。雖然很多公司招聘的時候,還是會寫 Java 開發,C++ 開發。但是實際上,也不是會一門語言就行的,一定還有熟悉 xxx 優先這種字眼。所以,不要設限,千萬別過早的給自己畫個圈。
我為什么用追求極致,而不是追求完美。因為完美是不可能的,人生本來就有太多的不完美,你還能要求工作做到完美?所以我說極致,就是在你的能力范圍內,做到你認為的最好,就可以了。
做前端或設計的同學,都知道有個神技叫做「像素眼」,就是能快速分辨出屏幕上一像素的偏差。有的人覺得這是對用戶體驗的要求高;而有的人覺得,這就是事兒多。那么到底要不要糾結這一個像素呢?
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是個億級用戶的大網站,被人發現,頁面上有各種對不齊,是不是會覺得很不專業呢?當然,可能絕大部分的普通用戶,是根本看不出來的。但是設計師也是用戶,這種偏差在設計師的眼里,簡直就像沙子一樣難受。對于像素眼來說,只能看到兩個信息:要么,這個網站不太看重用戶體驗;要么,就是開發人員水平不行。所以,你選哪個呢?
同樣,對于網站或者軟件的交互問題也是一樣的。界面上的所有交互效果,最后都是要靠開發來實現的。所以作為開發,也應該關注交互問題,以及各種交互效果的實現。尤其是前端開發同學。技術發展這么快,作為一個積極向上的前端開發,是完全可以通過新技術,來推動新的交互形式的。前提就是,你一直有關注交互問題。如果你從來都沒往這個方向思考過,那肯定也不會發現什么新東西。
最后,再說說流程體驗的問題。前面也提到了一點,比如電商網站的購物流程。其實我想說的是,雖然這些看上去是業務流程,或者是線下的流程。但是仔細思考一下,有些環節可能是通過技術可以解決的。比如客服響應慢,除了本身的接待壓力之外,會不會是客服系統,給出的用戶信息不足,然后客服需要額外的工作去查找確認呢?
再比如,為什么順豐收件派件都這么快?就是,從公眾號下單,到快遞員取件,掃碼支付,整個流程都特別順暢。你會發現,順豐快遞員的手持設備,比其他的都厲害。這背后,其實都是技術的賦能。
所以,對這些細節服務品質的要求,很多時候也是對技術本身的要求。比如,你如果吐槽自家的某些服務體驗差,那么幾天之后,你可能就會收到一個,熱騰騰的迭代需求,開心吧?這不是你自己提的嗎?
很多人都覺得做技術的不善于表達,其實我也這么覺得。至少在工作中,你會發現,有很多看起來很悶的開發小哥,還有很多看起來酷酷的,不怎么合群的設計師。
那么,我們真的是不善于表達嗎?
說實話,其實有些時候我們只是更喜歡跟代碼溝通,簡單直接,更純粹,也更高效。另外,像我這種平時話比較少的人,其實更容易專注,也更傾向于選擇 IT 行業做技術。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沒遇到對的人,不想說話而已。
但是在工作場合不能這樣。所以,即使你真的不善于表達,也得努力拿出畢業答辯、面試,或者跟別人表白的勇氣,來和他人溝通。我相信,能夠正常通過面試的同學,基本的溝通能力肯定是沒問題的。所以下面我要說的是,如何在工作場合中更高效地溝通。
1. 基本原則
首先,在你提問,或者準備溝通之前,要先想好問題,組織好語言。如果是遇到了技術問題,那么最好保留好現場、報錯信息、起碼留個截圖等等。在溝通的時候,盡量保持平和心態,盡量傾聽理解,不要著急打斷別人。也不要著急下結論,可能你還沒有聽到完整的信息。
2. 當面溝通
下面,我針對每一種溝通場景,單獨展開講一下。
首先是當面溝通。當面溝通是最高效的,但是也是最需要技巧的。因為你的一舉一動,語音語調,都被對方看在眼里。所以溝通之前,你要盡量想好,應該用什么樣的狀態去溝通。如果工位的距離不遠,就盡量當面溝通,因為效率最高。除非這個事情本身不急,而你又不想打斷別人,那么就可以先留言給他,等他有空再回復你。
當面溝通的時候,簡單交代背景即可,不用繞太大的彎鋪墊一堆。雖然大家的理解力,和背景知識都不同,但是最好還是默認,大家都是理解力強的那一類。而不是默認大家理解力都不怎么樣,需要你娓娓道來,這樣效率會很低。如果真的有很多人聽不懂,那你一定能感覺到,這時候再鋪墊也不遲。
最后一點,還是說提問的現場。很多人問問題,就丟一句話過來,或者加了個界面截圖。如果是不懂技術的人,那還可以理解,因為他只能做這么多了。但是作為技術人員,你起碼可以初步判斷一下,看看有沒有錯誤信息,錯誤日志,然后保留好現場再提問。如果你這里有現場的話,別人也不會在意多走幾步的。
3. 電話溝通
再說電話溝通。首先拿起電話,你要確認一下是不是你要找的人。因為你可能會打錯,對方也可能會接錯。確認是你要找的人,說明所為何事,這是電話溝通的基本禮儀。
如果電話說不清楚,可以結合聊天工具一起,發送截圖等。但是切記,重中之重,就是重要項目的電話溝通之后,要郵件備份。這個是防鍋神器,千萬記住了。
4. 聊天工具
聊天工具,應該是我們工作中最常用的了。比如我的工作中,就要用到微信,美信,QQ,釘釘這幾種。
關于聊天工具的溝通,最讓人頭疼的就是無用的打招呼。網上也有很多類似的梗,在嗎?還在嗎?這種打招呼完全無意義。聊天工具區別于電話的,最大特點就是異步,你完全可以有事說事,老問人家在不在是何居心?有問題的話,就直接留言,把問題說完整。別人看到了之后,如果有空,自然會回復你。如果沒空,那肯定連「在」都不會回你的。
再說說拉群技巧。很多時候討論問題需要拉群,但是有時候你會感覺,進了個莫名其妙的群。有時候你又覺得有些事情沒拉你。問題就在于,那個拉群的人不懂得拉群的技巧,要么是拉了不相關的人,要么是相關的人沒拉全。
所以,拉群之前最好確認清楚涉及哪些人員,或者你能確保,你拉進來的人會幫你找齊相關人員。對于重要的項目,還需要拉一些知會人員,比如上級 leader,他們只需要在群里靜靜地躺著就行了。你的 leader 可能比較忙,不會立即關注,但一定會定期關注項目進展。
此外,如果聊天工具影響了效率,半天扯不清楚,那就趕緊組織當面對一下,不要在群里浪費時間了。
5. 郵件溝通
最后是郵件溝通。各個公司習慣不同,有的公司很喜歡用郵件,就當聊天工具用,每句話都郵件。而有的公司就很少用,更依賴于內部 OA 系統。
對于大部分公司來說,起碼在重要的事情上,是需要郵件溝通的。也就是說,郵件其實是作為重要事項的備份用的。所以工作中各個節點郵件,需求確認郵件,開發確認郵件,轉測郵件,上線郵件等,都要重視。還有就是查看郵件的時間,有的人是習慣早晨或中午,有的人是習慣隨時查看。總的來講,類似的事情統一處理效率更高一些。
郵件溝通還有個重要的點,就是抄送范圍要把控好。該知會的知會,不該打擾的不能打擾。有時候可能一點小事打擾了大領導;有時候也可能重要的問題,不小心隱瞞了領導。這些都是大忌,大家慢慢體會。
前面說過了積極,我們再說說主動。主動做什么呢?那就是,主動承擔邊緣地帶的工作,或者說灰色地帶的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有具體的角色分工,但是總有一些工作,是處在三不管地帶的。這種工作可能誰也不愿意做,這時候就需要你的主動性了。
那么,你想想誰也不愿意做的工作,是什么樣兒的工作?
- 可能是大家都覺得沒意義,不需要做;
- 可能是分工不清,做了也沒人知道;
- 可能是燙手山芋,做了會背鍋;
- 可能是一部分人難受,另一部分人沒那么難受。
對于第一種,大家都覺得沒意義的,確實不需要做,因為可能真的沒什么用。而對于第二種,分工不清的,是可以主動承擔一些的。只要抱著鍛煉自己的心態,不要太在意有沒有人知道,重要的是別因為這個給別人留坑就行。
再說第三種,大家覺得做了會背鍋,所以沒人做。那么想想這種事情,如果真的是問題的話,最后會落到哪里?對了,最后會落到你的領導,需要他來親自解決。那么這個時候,他是不是會希望底下有人能幫他分擔一些呢?
再說了,工作中不會有一定背鍋的事情,只是可能有風險。那么,重點就在于工作方法了。比如前面提到的溝通技巧,郵件備份等等。就算真的背了鍋,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敢于背鍋也是一種珍貴的品質。
另外,如果有人遇到了問題,找到了你,但是這個問題你不懂,或者跟你沒關系。你也要盡量幫他找到相關人員,推進事情進展。這一點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很多時候都會被我們忽略。總而言之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一件事情不能到你這里就斷掉了,沒動靜了。做到了哪一步,什么階段了,要有反饋才行。
大家其實也都知道分享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時候,是不知道該怎么分享,分享點什么的。那么我這里,就跟大家講講,怎么樣從頭開始,從小分享開始,慢慢打開這條路。
分享有很多種途徑,剛開始的時候,你肯定是要從很小的范圍開始鍛煉。不太可能一下子站到大舞臺上,就能談笑風生。所以,工作中的分享路徑,一般是從組內分享,部門分享,跨部門分享,公司分享,再到行業會議分享。
分享的形式,可以是文章,技術講座,課程,演講等等。具體的載體,有各種博客,微博,知乎,簡書,公眾號,以及 GitChat 文章交流的平臺。平臺是很多了,就看你有沒有勇氣邁出一小步了。
比如從寫作開始,可能是單純地記錄學習心得,類似學習筆記的形式。也可能是專門想發表一篇正式的文章/教程等。因此,如果是記錄學習心得,那就很簡單了(前提是你在學習):
- 平時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如何解決的,查了哪些資料;
- 翻看別人文章的時候,看到好玩的東西自己實踐了一下;
- 發現了新的技術/框架/解決方案,寫個簡單的用法和 DEMO;
- 純流水賬,記錄對某件事的思考過程和感悟。
如果是想發表一篇相對完整的教程,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國外的教程自己吃透重新寫;
- 最小白教程,從零開始 xxx 系列;
- 最深入教程,深度研究某個知識點,做到最深;
- 最全面教程,相關資料整理最全面的教程;
- 趕時髦,蹭熱點(區塊鏈)。
而對于預期受眾,大概可以從曝光范圍和能力范圍來區分。曝光范圍即你能把內容曝光給哪些人,比如團隊分享、朋友圈轉發等等。能力范圍,就是你的內容適合初級、中級,還是高級的人閱讀。
你的分享不需要多么高大上,也不需要分享一個別人都不懂的。只要你深入研究過這個知識點,一定有別人不知道的地方,只要它是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點即可。退一萬步,就算大家都知道了,那交流的過程中也可能有你不知道的,你也有新的收獲。所以,別為偷懶找借口,搞個分享沒那么難。
最后,再講一個比較虛的,渴望成長。
你可以經常問問你自己,你的內心渴望成長嗎?我為什么要提這一點,因為誰都愿意跟充滿正能量的人一起工作。面試也是一樣,哪個老板不想要積極向上,渴望成長,渴望進步的員工呢?
所以,你改變自己的同時,也在影響周圍的人。你的同事,你的領導,都會被你感染。同樣,組織也能看到。想想一年下來打考核的時候,如果大家都表現差不多,是不是平時最積極的人給領導留下的印象最深?如果別人都沒有分享,你有分享,是不是會被記???所以說,積極要求進步,并且體現在行動上,組織一定會看到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總結的 6 個工作習慣,多年來我一直在堅持這些習慣,無論外部環境和機遇如何,我們都應該先充實自己,讓自己能感受到成長,獲得內心的寧靜,這樣才能不被環境和焦慮所左右。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3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