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和“以人為中心機器學習”的時代,我們理解用戶的需求和行為是十分必要的。對交互設計師來說這毫無疑問。為了更好的做好滿足用戶需求的工作,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學法則非常重要。這也是我為何想要和你分享“格式塔理論(Gestalt theory)”。該理論了然于胸后,我們就能有意識的做出真正符合用戶的設計。
譯者:非科班設計-Tiger, Run!
格式塔理論介紹
在20世紀初,格式塔理論首先被Max Wertheimer提出。這種心理哲學的提出包含感知、感知經驗和相關刺激模式。格式塔理論的格式是:
“整體大于部分之和”-Kurt Koffka
當我們的感知遇到復雜元素時,我們在看到各個部分之前首先看到的是整體。作為設計師如果我們了解這個心理學原理,就可以在設計時更有意識到全局。Max Wertheimer在1923年提出的格式塔理論的基本原則之一,表明了心理傾向如何被感知視覺刺激。
接近性法則
“接近性法則”指出當對象彼此接近時,他們往往被認為是一個整體。基本上相近是在一起的。如果我們使用清晰的結構和視覺層次,我們將不再被有限的用戶認知所指責,所以他們才能快速辨認和給出反應。
相似性法則
“相似性法則”表明外表相近的元素會被視為一組。也就是說如果有著相同功能、意義或層級的元素應當視為整體。
「在相似的情況下應當需要連續一貫的動作;在提示、菜單和幫助頁面中使用相同的術語;并且始終保證顏色、布局、大小寫、字體、字號等保證統一性」-Ben Shneiderman
連續性法則
Stephen Palmer和Irvin Rock在1999年提出「連續性法則」,即如果元素共享具有明確界限的區域,則它們傾向于分成一個組。在設計中我們經常使用卡片式來對相關元素組合起來。
主體 / 背景法則
「主體 / 背景法則」表明“元素視為文字(不同的重點)或區域(文字后面的背景)間的對比”,由Andy Rutledge提出。當我們想要在屏幕中強調某點的時候這條非常有用。
封閉性法則
“封閉性法則”意為當我們設計一個缺失或者斷開部分的復雜頁面時,會尋找一個連續、平滑的樣式。換句話,我們有意識的去填補空白。
結論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強調在UX交互設計中最基本的心理學知識的重要性。我們會使用很多不同的心理學法則,但并不是有意識的一直這樣做。當然格式塔理論可以提高你的交互設計水平,還有更多的心理學理論可以幫你創造出更好的設計。
歡迎關注非科班設計公眾號:
「有哪些原則能幫你做好設計?」
【優設網 原創文章 投稿郵箱:yuan@uisdc.com】
================明星欄目推薦================
優優教程網: UiiiUiii.com 是優設旗下優質中文教程網站,分享了大量PS、AE、AI、C4D等中文教程,為零基礎設計愛好者也準備了貼心的知識樹專欄。開啟免費自學新篇章,按照我們的專欄一步步學習,一定可以迅速上手并制作出酷炫的視覺效果。
設計導航:國內人氣最高的設計網址導航,設計師必備:http://hao.uisdc.com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