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站和APP中的對話框通常會進行信息說明,并提供若干選項。最常見的選項數(shù)量通常是兩個——一個選項優(yōu)先級最高,為首選選項,而另外一個選項較少被選,為次要選項。(比如用戶填寫表單之后,結尾會提供兩個按鈕,一個為提交,另一個為取消)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這個最常見的用戶體驗場景作為探討的對象,亦即“確認”和“取消”哪個按鈕優(yōu)先級更高。
預防出錯
正如同Jakob Nielsen 談及可用性設計所說的:“只有謹慎小心的設計才能防患于未然。”你應當盡量避免容易出錯的情形,尤其是用戶容易作出錯誤選擇的情況下。
視覺重量。當兩個選項之間有明顯區(qū)別的時候,你應當讓兩個按鈕擁有不同的視覺重量,讓其中一個成為視覺的重心。處于視覺重心上的按鈕會獲得更多的注意力。
清晰而明顯的標簽。一個設計正確的對話框不應該僅僅給用戶提供選擇而已,也應該讓每個選項盡可能的明確。這就是為什么要讓每個選項的標簽盡可能的清晰明確。明確的標簽能給予用戶“恰到好處的幫助”,讓用戶在作出正確選擇的時候不遲疑:
·通常帶有明確指向性和說明的標簽(按鈕內容,文本)會比通用的“OK”或者“確定”要更好。
·盡可能使用動詞,而不是OK,因為前者意義會更明確,用戶不會斷章取義從而作出錯誤的選擇。
由于中文和英文在回答的模式上的差異,這個對話框中的兩個選項OK 和 Cancel 在兩種語言下回答是截然不同的。
接下來的這個對比案例中,第一個對話框中,“No”僅僅是回答問題,但是并沒有指向性,并未指出這么選擇的后果。而第二個對話框則好了許多,“Cancel”和“Discard”兩個選項,后者和前文所提出的問題相對應,指向性明確,而Cancel 的含義也就更加清晰了。
正向的首選操作(“發(fā)送”或“提交”等)
當首選操作是正向的時候,相關的表單和按鈕應當擁有更多的視覺重量,而次要的選項的視覺重量應當更輕,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潛在的出錯風險,并將用戶導向到正確的方向。
通常,我們所說的“保存”、“提交”、“發(fā)送”在多數(shù)時候都算是正向的按鈕。
反向的首選操作(“替換”或者“刪除”)
如果此時的操作主要是反向的,替換、刪除、移除等,那么將這些不可逆的操作對應的按鈕和選項賦予更多的視覺重量,其實比較危險的。因為這些操作的不可逆性,它們并不一定是“安全操作”,用戶在引導下可能并不明白它們的危害性而下意識操作,這可能會導致出錯。比如,當用戶在做替換文檔的操作的時候,執(zhí)行速度本身并不重要,是否操作正確才是重點,只有這樣才不會讓用戶后悔。
“取消”是次要操作,但是它應當擁有更多的視覺重心。
“刪除”和“擦除”相關的操作應當多留意。你有沒有誤刪文檔事后發(fā)現(xiàn)追悔不及的情況?許多用戶并不會仔細閱讀對話框中的確認信息就作出選擇。但是有時候,用戶確實是閱讀了提示,但是依然手滑作出了錯誤的選擇。(在應當“取消”的時候不小心點了“刪除”)
你應當為用戶提供單一且明顯的確認操作按鈕,同時確保設計的可訪問性,不會因為文化差異而出現(xiàn)理解偏差,包括色彩本身的指引性。
LinkedIn 的對話框中的選項就表述的非常明確。
此外,你應當基于核心的用戶數(shù)據(jù)為關鍵性的操作設計一套不太相同的處理機制:比如為了避免用戶誤觸,不提供而按鈕而是輸入框,讓用戶輸入“Delete”來進行刪除操作。
被禁用的按鈕
非活動的、被禁用的按鈕有時候也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告訴用戶某些操作的可能性。即使在當前情況下并不可用,用戶也會意識到在某些時候它們可能會被用到。
這類被禁用的按鈕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在緊急情況下啟用,幫助陷入困境的用戶。“撤銷”按鈕很少見,但是它確實存在,而且從可用性的角度上來看,還相當?shù)膶嵱谩S脩裘鎸φ`觸或者意料之外的操作,會下意識“返回”,而“撤銷”按鈕的存在,讓操作的指向性更加明晰。
“確定”-“取消”還是“取消”-“確定”?
“確定/取消”按鈕是我們最常見的按鈕組合之一。而面對這一組按鈕最常見的問題是,首選按鈕應該是在前面還是在后面。實際上,在實際效果和用戶偏好上,兩種搭配方式并無顯著區(qū)別。
Apple、Google 和微軟的設計規(guī)范
平臺的一致性設計其實比先后順序來的更加重要,但是幾個不同的平臺之間的操作順序規(guī)定并不相同。
微軟的設計遵循下面的順序:
·OK/[Do it]/Yes
·[Don't do it]/No
·Cancel
但是在 MacOSX 的設計規(guī)范中則不同,“能夠引發(fā)特定操作的按鈕應當處于右邊,而取消按鈕則應當在這個按鈕的左邊。”這樣一來,在Mac平臺上,取消按鈕在左,而確認按鈕在右邊。
Google Android 的設計規(guī)范中則規(guī)定,“‘取消’操作的按鈕始終處于左邊,當用戶執(zhí)行這個操作的時候會回到上一個狀態(tài),而正向操作的按鈕則安排在右側。”也就是說,在Android當中,“取消”按鈕是在“確認”按鈕的左邊。
如果你的設計是針對特定的平臺,那么按鈕的排布順序倒是很清晰的,按照設計規(guī)范來就好了。相比于“個性化”的選擇,平臺的一致性原則優(yōu)先級更高,對于用戶體驗上的加成也更多,簡言之就是更好用、更直覺。不遵循規(guī)范的設計談不上錯誤,但是用戶會遲疑、猶豫,甚至誤觸。
基于網絡的平臺
當然,如果你是要設計基于Web的應用程序的話,應當遵循什么樣的設計就要看你所在平臺的規(guī)范或者用戶的使用習慣了。你可以通過用戶分析和調研,來找出最適合平臺的排列順序。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基于可用性來進行考慮,根據(jù)用戶的使用場景來推導用戶的理解方式,作出最優(yōu)選。
“確定/取消”以及“是/否”的選擇符合東西方文化的基本溝通邏輯,“你同意我的說法么?——是/否”,“是”為首選選項,“否”為次要選項。如果用戶選擇“是”的機率比“否”要高的多,那么將“是”放在第一位,降低用戶誤觸的機率。
而“取消-確定”的排布方式修改了邏輯流程,這種排布方式讓靠后的元素顯得更加重要。
兩種方式各有優(yōu)劣,但是本身通常不存在可用性問題。
【技多不壓身的設計師才有高薪資!】
- 平面設計:《超贊!設計師完全自學指南》
- 交互設計:《交互設計師修煉指南!教你從零開始成為優(yōu)秀交互設計師》
- UI設計:《超實用新手指南!零基礎如何自學UI設計?》
- 前端開發(fā):《天貓高手來教你!零基礎如何系統(tǒng)地學習前端開發(fā)?》
- 摳圖技巧:《從菜鳥到高手!PHOTOSHOP摳圖全方位攻略》
- 配色方案:《色彩搭配速成!3個實用方法幫你全面搞定配色》
- DPI指南:《基礎知識學起來!為設計師量身打造的DPI指南》
- 交互設計自學路徑圖:《零基礎入門!給非科班生的自學路徑圖之交互設計篇》
原文地址:Medium
原文作者:Nick Babich
優(yōu)設譯文:@陳子木
本文由優(yōu)設網原創(chuàng)翻譯,請尊重版權和譯者成果,轉摘請附上優(yōu)設鏈接,違者必究。謝謝各位編輯同仁配合。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yōu)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fā)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qū)留言,系統(tǒng)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lián)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fā)表評論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