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涵滴滴?:「設計師推薦計劃」將成為一系列文章,每篇都會深入淺出地介紹一位非凡的設計師,不限領域與專業。閱讀可提高審美,親近大師,跨界學習。
不同人群閱讀本文有以下奇效:
- 外行的朋友可以認識設計,提升審美與品味;
- 剛入行的朋友可以更深入地走近這位大師,學習其理念,豐富自己;
- 已在某專業登峰造極的設計前輩,可以了解到其他專業/行業的優秀設計師及作品,也許能為您打開新的大門。
本文為第 6 期推薦:建筑師伊東豐雄。
設計師生平與事業
伊東豐雄是一位著名的當代日本建筑師,曾獲日本建筑學會獎、普利茲克獎等。伊東對建筑有自己非常獨到的理論,關注空間、人和城市,但不局限于某種形式或風格。他還培養、影響了眾多晚輩,比如妹島和世、藤本壯介、石上純也等。
伊東于 1941 年出生在日治時期的朝鮮京城府,今年已 76 歲高齡。他于 1965 年畢業于東京大學工學部,之后在菊竹清訓建筑事務所工作,并在 1971 年離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Urban Robot」。工作室早期接了諸多住宅的項目,早期最有名的當屬為其姐姐設計的住宅「White U」。
△ ?White U, 1976(已拆)
到了 1979 年,伊東將工作室更名為「伊東豐雄建筑事務所」,在 1986 年做出令名聲大噪的「風之塔」,開始廣為人知。
△ ?風の塔, 1986
風之塔是日本國鐵橫濱線的北幸地下街通風口,夜間照明會根據噪音、風速等數據變化。這個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伊東的建筑手法,尤其是對技術的重視。風之塔在 2006 年獲得了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金獎(RIBA Royal Gold Medal)。
到了后期,伊東曾提到兩個建筑對他的事業影響巨大。第一個是 1991 年建成的「八代市立博物館」,這是他第一個大型的公共建筑項目。而第二個是于 2000 年建成的「仙臺媒體中心」,這是他第一次提出大膽激烈的設計案,在那之后有了更多來自全球的項目。
△ ?八代市立博物館, 1991
△ ?せんだいメディアテーク(仙臺媒體中心), 2000
仙臺媒體中心外型像個巨型玻璃水草盒,伊東豐雄在構思時放棄傳統的柱子,改而使用螺旋形管狀結構,電梯、樓梯和空調設施都藏在直徑 2 米至 9 米的管狀結構中??臻g不是像關在一個盒子里面,而是可以自由的向任何一個方向擴展。雖然是置身于一個盒子的空間,由于四方體的旋轉給你一個動感的空間。這樣的一個建筑中間沒有的柱子,梁、窗戶、門等等,而是重合組合的一個空間,所以非常的自由。
三個主要元素:板(plates) 、管(tubes)、皮(skins)
plates - 七層樓面疊合而成的正方形板層,每一層均代表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通過不同類型的媒體所進行的不同的溝通方式;
tubes - 13 根穿過并支撐那些樓板的管狀元素,他們是靈活的的結構元素,同時也是其中的垂直交通手段,是一種信息空間,光、氣、水、聲等不同能量類型從其間穿流而過;
skins - 將建筑的內部與外部分離開的一種元素,特指面向主街道的雙層外墻以及屋頂機器空間的外殼。
(摘自 treemode:treemode)
到了 2013 年,伊東豐雄榮獲普利茲克獎。他獨特的設計理念與不斷探索實踐的精神,真心值得我們每個年輕設計師學習!
設計理念與風格
從勻質的方格中解放
現代建筑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通過網格進行劃分,以建造通用的、標準劃一的建筑空間。伊東致力于將建筑空間從均質網格中解放出來。比如「仙臺媒體中心」利用筒型結構來逃離方格網,筒型結構螺旋上升。比如「臺中歌劇院」將均質網格轉化為三維的曲面所構成的「殼狀連續體」的系統,稱之為「衍生式網格」(Emerging Grid),從無機變有機,從強硬變得柔軟,從清晰變得流動。
流動空間
伊東曾提到自己在設計建筑時常用到 ripple(波紋、漣漪)的印象,以此來構成「流通的空間」。如「仙臺媒體中心」和「臺中國家歌劇院」。
人類社交
年輕時伊東在思考社交的時候,最感興趣的是對方是什么樣的人,他們的想法以及他們在這個城市如何生活。然而近年來,他對建筑與社交的理解已經轉變為人們如何相互聯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海嘯發生后,伊東豐雄、妹島和世、隈研吾等 5 位建筑師共同發起的「共有之家(Home for All)」項目。
更多作品欣賞
△ ?大館樹海ドーム, 1997
△ ?多摩美術大學図書館, 2007
△ ?臺中國家歌劇院, 2014
△ ?Barroco Museo Internacional, 2016
參考閱讀
- toyo-ito:toyo-ito.co.jp/index.html
- 伊東豊雄 - Wikipeida:ja.wikipedia.org/wiki/伊東豊雄
- toyo ito studio visit and intervie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toyo-ito-studio-visit-interview-tokyo-01-13-2017/
- 中國臺灣行記之四:從競圖到落成,解讀臺中歌劇院:douban.com/note/582825336/
- 《建筑的非線性設計》 - 伊東豐雄建筑設計事務所 :book.douban.com/subject/1740315/
- Kenzo Tange Lecture: Toyo Ito, "Tomorrow's Architecture":youtube.com/watch?v=GFgCHxrJAOA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UIcircle」
往期回顧
- 《頂尖設計師推薦計劃丨產品設計師DIETER RAMS》
- 《頂尖設計師推薦丨提出「少即是多」的建筑師MIES》
- 《頂尖設計師推薦丨榮獲大獎無數的產品設計師佐藤大》
- 《頂尖設計師推薦:自學傳奇建筑師安藤忠雄》
- 《頂尖設計師推薦:APPLE 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的成名之路》
【優設網 原創文章 投稿郵箱:yuan@uisdc.com】
================關于優設網================
"優設網uisdc.com"是國內人氣最高的網頁設計師學習平臺,專注分享網頁設計、無線端設計以及PS教程。
【特色推薦】
設計師需要讀的100本書:史上最全的設計師圖書導航:http://hao.uisdc.com/book/。
設計微博:擁有粉絲量200萬的人氣微博@優秀網頁設計 ,歡迎關注獲取網頁設計資源、下載頂尖設計素材。
設計導航:全球頂尖設計網站推薦,設計師必備導航:http://hao.uisdc.com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