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 小檸

寫的太好了,多而不精真的很要命,這樣的設計師很容易在公司變成一個啥都干的打雜的,年輕設計師要趁早醒悟。

最近和很多設計師朋友交流發現各個階段的設計師都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比較迷茫,我最近也思考了挺久,梳理出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共勉。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找到困境中的自己

你有沒有思考過,階段性產生迷茫焦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會不會有時候覺得別人隨便就能拿到大廠offer,獲得一份穩定的好工作,自己卻還處在迷茫的困境中。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 迷茫期:沒有目標,對工作、設計提不起興趣,沒有一點熱情。
  • 自我懷疑期:覺得自己能力不行,與工作的崗位不匹配。什么都想學習但不知道應該選擇學什么。
  • 無計劃期:有明確的目標,但是不知道該具體怎么去做。

有研究表明,在職業生涯的困境中,40%的人在迷茫期,50%的人在自我懷疑期,10%的人在無計劃期。想一下目前自己處于哪個階段?

  • 迷茫期根本原因:對自己的了解不夠清晰,自己喜歡什么、性格是什么樣子、興趣有哪些,都只是模糊的認知。
  • 自我懷疑期根本原因:對自己的不肯定,對自己的優勢不清晰,對行業信息了解過少
  • 無計劃期根本原因:沒有提煉對向往設計崗位的技能,缺乏詳細的計劃并且嚴格執行的能力

為什么你的職場不順利?了解自身優勢

首先我們先來打破一個大家的思維誤區:只要改善弱點,就能成功。

很多人心中都會有這樣一個觀點,如果我的缺少哪項能力,我就去學習。我們總會在無意識的去改善弱點,比如說看見被人什么都會,好厲害啊。我不會動效啊、不會C4D啊、不會插畫啊等等。我要抓緊時間把這些東西學會。

我們先來聽一下木桶理論:我們每個人都像一個木桶,而我們身上的每一項能力都是木桶上的一塊木板。在舊的木桶理論里面,短板會決定木桶可以裝下多少水,因此我們拼命的補充短板。

但這個時代早就發生變化了,當下是一個多人協作的時代,于是新木桶理論成為了時下更適用的思維方式,主張長板和長板之間的協作。我們要不斷訓練自己的長板,然后用自己的長板和別人的長板合作,以此來建立一個更高的木桶。術業有專攻,所以我們千萬別錯誤的將時間成本投入到了彌補自己的短板上,而錯過了修煉長板的時機。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多而不精只能夠讓你不被淘汰,只有一專多精才能更加深入的在職場進行下去。達到更高的層次,成為T型人才不能只有一橫(知識廣度),沒有一豎(知識深度)

在面試中,面試官經常會問,和別人相比,你覺得你的優勢是什么?

我相信誰都能回答這個問題,可是你真的知道你的優勢是什么嗎?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 知識:指我們所學的設計專業知識,比如知道怎么樣會配色更好看,怎么樣去做交互會更流暢等等。在知識層面上,你所知道的越多、越系統,就越能為你所用。
  • 技能:指我們有能力去做好的事情,比如能快速的搭建一個C4D場景。能畫出一幅大家都覺得很棒的插畫,能夠對自己的設計進行很好的闡述等等。在工作中,任何事情都有需要一些技能。
  • 天賦:指的是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表現出來比別人突出的能力,以及思維方式和行為。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利用STAR原則探索自己的優勢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舉例:

事件的背景和當時的情況:去年項目改版的時候, 我的設計leader希望我能擔任這次改版的主視覺設計師。因為之前的主設計師離職了,項目緊張沒時間招聘設計師

我要完成的任務:我需要在這次改版中呈現自己的能力,完成改版任務,做好改版主視覺設計(配色好、自驅力、系統性)經驗:沒有做過主視覺設計,但是很想試一試。我平時喜歡積累消化一些設計知識理論,對于色彩比較敏感,也和設計師朋友們參加過大廠項目的改版練習。

所做的行動:我花了兩天時間,整理了競品風格,相關設計理論,整理了一份詳細的改版計劃,時間節點,風格探索定義(時間管理、全局觀、專注力、動手能力、執行力)

得到的結果:改版的效果leader和boss都挺滿意,得到了同事的肯定,拿到了績效獎金(溝通協作、任務管理)

利用STAR原則探索自己的優勢并把自己的優勢列出來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內在驅動力:興趣、性格、價值觀

試著想一下,有沒有遇到一些情況我們剛接觸新的設計的時候(插畫、動效、交互等等),很有興趣,嘗試后很想要去做好。而有些設計嘗試過后就決定放棄,提不起興趣,沒有動力。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興趣:是我們的選擇傾向,我們可以通過它判斷一件事情我們愿不愿意做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很多成功的人都會說,他們的成功是遵循心中所愛,鼓勵所有人都要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并且堅持下去

在現實生活中,身邊的人又總是會傳授給我們這樣的經驗:不要把興趣愛好當做職業,這樣會消耗你的熱情

你怎么認為呢?

其實我們應該從成功的人身上總結經驗,找到規律和答案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1960年,1500名學生從哈佛商學院畢業了。其中——1245人選擇,先掙錢,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占83%;255人選擇,先追求自己的興趣,即使要冒風險,占17%。

20年后,這1500人中出現了101位百萬富翁,其中100個是選擇先追求興趣的人,1人是選擇先掙錢后選擇想做的事情。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到結論:將興趣愛好當作職業來發展,更容易成功。

這是因為,當我們從事喜歡的事情時,最容易達到心流狀態,心流狀態是指對一件事情發自內心喜歡的時候,內心就會聚集源源不斷的能量和動力,促使我們可以在長久的工作中感到快樂,增強了職業上的舒適性,因此獲得職業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最大。那么,設計相關是你的興趣愛好嗎?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假如你喜歡畫畫,你可以隨心所欲的畫想畫的,火柴人,各種奇思妙想的東西。但如果你是一位插畫師,你就不能過于隨意,因為你是在用你畫畫的技能在交換薪水,所以你得根據老板需求,或者是想要什么而畫畫。

當一項技能是愛好的時候,你不需要把它訓練的多么精進,因為你沒有對手。

但如果一項技能是作為職業,你就需要把它練就的足夠好,因為在行業內有很多同類的競爭對手和你一樣,拿著這項技能換取薪水。你只有越厲害,越接近高級水平才越能獲取到更多的職業報酬和就業機會。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性格:性格和我們的生長環境息息相關,比較難在短期內去改變它,你了解你的性格嗎?因我們需要通過性格測試來判斷自己適合從事什么類型的工作。但性格也并非一成不變的,如果你對某個職業一直夢寐以求,就需要了解這個職業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性格特質,從而自主的去培養它。

有些人比較內向,喜歡一個人呆著對于色彩比較敏感。那么畫畫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畫畫的時候心靈是很放空的

有些人比較外向活潑,喜歡有韻律的東西。那么動效設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有些人比較細心,喜歡整理文件,發現用戶的需求,那么交互設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價值觀:是我們人生的北極星,我們會在興趣和性格中篩選出非常多適合做的事情,但是我們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去做一遍,因此就需要找出最值得做的事情,而價值觀就是最終找出,什么事情最值得做。

價值觀沒有對錯。有的人喜歡錢,有的人喜歡安穩;有的人喜歡自由,有的人喜歡隨大流。

有人熱愛設計,把設計當做一輩子的事情來做,也有人覺得設計就是一份工作,迫于生活養活自己就好。

設計師應該具備怎么樣的能力?

1. 自身必備重要能力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系統知識

系統知識對于每個職業來說都相當重要,對于設計來說更加重要,設計越做到后面越需要系統的知識、方法論去支撐你的設計。

很多人在做一些零散的設計的時候能夠做好,可一旦要求做全面一些的東西就不知道該怎么去做好。或者是你做了一個設計別人覺得很棒,別人問你是怎么思考的,運用了哪些方法,你可能回答不出來。這正是因為缺乏系統的知識積累,擁有系統知識的人,會在做構思畫面布局、設計的過程中運用在畫面當中。做完后闡述設計時候有理有據。讓人不禁點贊。

可以看這里:http://www.czdes.cn/zt/ux-rules

眼界

我之前看一個設計群里在討論一個問題:一個眼高手低、一個手高眼低。這兩個設計師你會選擇哪個?

我想說的是對于設計師來說,眼界高低決定了設計的高度。眼界低是不可能做出好的作品的。

在你提升你的眼界的時候,你的作品上限也在不斷的提升。眼界能夠去判斷設計基本的的好壞。有沒有遇到一種情況就是一些大師的作品別人都說好,自己卻看不懂。那是因為你的眼界還沒達到一定的層次。無法判斷好與不好。

成長意識

成長意識也可以稱為危機意識,意識到自己的危機,解決危機提升自己。有了成長意識,才會主動地去制定目標和采取行動,具有了成長的動力。

這一點對于設計師來說很重要,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情況下,不進則退。就像一個陷入絕境的人,如果沒有了求生欲望,徹底放棄,那等待的就只有死亡。有了成長意識,就會去思考要達成什么、要如何去做,最終行動起來。如果沒有,就只能原地踏步,得過且過。有成長意識的設計師會意識的自己的不足,去研究掌握并且深入。

2. 結合前面的系統知識、眼界說明一下

比如你意識到你缺少系統的設計知識,那么你該怎么去做?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深度看書

很多人在發現自己缺乏某方面的知識的時候會去看社區討論、看一些平臺文章。在浮躁、快節奏的社會中,不愿意花太多的時間去完成一件事情。講究碎片化。這樣獲取的知識是不完善的、零散的。一些平臺的文章都是設計們前輩自己看完后梳理總結的知識點。看完可能會有很不懂的地方。想要學習系統的專業知識還是得靜下心,把相關的設計書籍研究吃透,這樣才能在你的腦海中積累成屬于你自己知識體系

相關書籍推薦

平面視覺類:《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超越平凡的平面設計:版式設計原理與應用》、《配色設計原理》、《頂級配色全書:你不知道的色彩心理分析》、《文字設計的原理》、《設計中的設計》等等

UI交互設計類:《UI設計黃金法則》、《形式感+:網頁視覺設計創意拓展與快速表現》、《破繭成蝶》、《在你身邊為你設計》、《UED體驗設計之旅》、《用戶體驗要素》、《簡約至上》、《增長黑客》等等

插畫類:《插畫教師》、《自由繪畫:插畫師要知道的84個創作技巧》、《成為插畫師你該知道的大小事》、《彰顯生命力:動態素描解析》、《人體結構:設計與創造》、《畫家之眼》、《美學書: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等等。歡迎大家評論區補充

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這是我最近在讀的一本書,作者是安德斯·埃里克森。里面提到每個領域最杰出的人,往往是練習時間最久的那個人。刻意去「吃書」每天拿出半小時到1小時的時間去看書,并寫下總結。定下目標,刻意的,專注的去練習。不要欺騙自己(對自己誠實,不要做無效的表面工作)。讀完一本書后思考,并且及時給自己反饋。

很多人號稱自己有 10 年工作經驗,其實,他只是把 1-3 年的工作經驗,重復了幾次而已…… 重復,不帶來進步。真正的進步,來自「刻意練習」。

正確的學習方法

將自己的所學的知識,所讀的書,應用在工作項目中或者自我練習中。在讀書和實戰項目不斷的穿插進行,并且作出及時的總結。會讓你的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如果光讀書不思考,或者光做項目不做項目總結復盤。那么長期以來就是一直在原地踏步,并沒有得到什么實質性的提升。提升自己本沒有捷徑,掌握屬于你自己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是最大的捷徑。

3. 你意識到你審美差,那么你該怎么去做?

多看、多思考

設計大神很多,現在也有很多設計平臺可以看到大神的作品,多看看優秀的設計作品,提升自己的設計審美。看完后覺得自己很喜歡的作品,去分析,為什么人家能做的這么好。久而久之形成思考模式,這樣你就能分辨出什么是好的設計,消化知識成為自己的,最終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設計網站有很多:Dribbble、Behance、站酷、Pinterest、花瓣等等。nterest作為國外的花瓣,設計師還是得多看看國外的設計風格以及設計水平,還是有很多可以學習的。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采集資源、設計資源積累

養成收集設計資源的好習慣,每天或者每周話5-10分鐘去采集好的作品到自己的資源庫里,為自己的靈感做準備。這都是自己的寶藏。工具的話推薦使用Eagle,可以保存各種格式的圖片,而且高清,操作簡單好用。不過需要RMB。如果囊中羞澀的同學可以使用花瓣,花瓣也能很好的分類采集圖片,不過最近的花瓣不太穩定~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找好自己的職業定位

很多人對于自己當前的職業不滿意,有轉行的想法,在轉行前先了解清楚該職業能力要求和結合前面的問題認真思考自己適不適合

目前互聯網行業設計師主要分為:平面設計師、視覺設計師、UI設計師、交互/體驗設計師、電商設計師、插畫師等.

1. 平面設計師:

概述:平面設計師是在二度空間的平面材質上,運用各種視覺元素的組合及編排來表現其設計理念及形象的方式。一般人認知的平面設計師是把文字、照片或圖案等視覺元素加以適當的影像處理及版面安排,而表現在報紙、雜志、書籍、海報、 傳單 、標志、 VI 等等紙質媒體上,也就是在紙質媒體上進行美術設計及版面編排。

主要工作:平面設計師主要做一些線下logo設計、物料設計、宣傳海報、營銷文案的配圖、宣傳手冊、VI品牌設計等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2. 視覺設計師:

概述:視覺設計師是指利用視覺符號來傳遞各種信息的設計。設計師是信息的發送者,傳達對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視覺傳達設計主要以文字、圖形、色彩為基本要素的藝術創作,在精神文化領域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影響著人們的感情和觀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要工作:視覺設計師的工作和平面設計師比較接近。主要做品牌類的東西、IP形式、視覺風格定義、產品識別系統、運營類H5、運營類海報等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3. UI設計師:

概述:「UI」的本義是用戶界面,是英文User和interface的縮寫。UI設計師簡稱UID(User Interface Designer),指從事對軟件的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工作的人。

UI設計師的涉及范圍包括高級網頁設計、移動應用界面設計,是目前中國信息產業中最為搶手的人才之一。

主要工作:UI設計師主要做一些圖標設計、設計規范制定、視覺風格定義、溝通開發完成實現還原、移動端頁面設計、網頁設計、基礎交互設計等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4. 交互設計師:

概述: 交互設計師(InteractionDesign)是指參與完成對產品與它的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機制進行分析、預測、定義、規劃、描述和探索的過程的設計師,即定義人造物的行為方式的工作者。

交互指的是產品與它的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過程,而交互設計師則是秉承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以用戶體驗度為原則,對交互過程進行研究并開展設計的工作人員。

主要工作:交互設計師主要做一些頁面流程、用戶操作流程圖、用戶調研、收集用戶反饋、用戶行為分析、交互說明、交互文檔等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5. 電商設計師:

概述:電商設計是平面設計和網頁設計的結合體,好比在淘寶上看到的廣告設計圖,就是捕獲不少消費者的眼球的,除了美觀,設計師還要注重圖片的用戶體驗。

主要工作:電商設計師主要做一些店鋪裝修、商品主圖、活動專題商品詳情頁、直通車、產品修圖、合成等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6. 插畫師:

概述: 以繪畫插畫為職業的人,分為自由插畫師和職業插畫師。需要求插畫師個人風格比較強或者擅長多種風格。插畫越來越重要,應用的越來越廣。

主要工作:替插畫師主要做一些書籍、雜志、報紙、說明書、小說、教科書等刊物繪制插畫、封面,也從事繪畫、賀卡 、 海報 、廣告、噴畫、幽默畫等。分為電子插畫和純手繪。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選擇去大廠還是小公司還是設計公司?

看到這個標題大家的肯定會第一時間覺得誰會想去小公司啊?更多的是在大廠和設計公司之間選擇。

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你去選擇公司。而是公司是去選擇你。這里有很多的因素,學歷、工作年限、工作項目、專業能力等等。不同的階段能去的等級也不同。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 大公司:大公司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崗位分工明確,設計師專職做好自己的工作,重視設計方法論,專深人才。
  • 設計公司:設計流程化專業,接觸的項目比較多,一專多精人才。
  • 小公司: 靈活的工作方式以及更多維度的設計體驗,多精人才。

不管是什么公司,都有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歷、工作年限、工作項目等、專業能力等)去做選擇。

一個好的公司的衡量標準:專業知識強大,眼界高的設計領導;重視設計方面(積累實際項目作品作品);擁有充足學習時間。

擇定位:樹立個人IP

在工作了一定的年限和在一定的領域當有相對專業的經驗積累時,試著這些東西展現出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打造屬于自己的IP。

比如說到微信大家會想到張小龍、插畫大佬會想起@手指斷了a、說到交互體驗會想起劉津老師等,這些人都是在一定專業領域中的大佬。

當然你們可能會說還達不到像他們那么厲害,這里我想說的是找出自己擅長或者想發展的設計定位形成刻板形象。插畫需要有自己獨立的風格,設計需要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將自己的長板發展起來并且和自己緊緊關聯。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輸出分享:前面講到看書學習,是輸入。那么有輸入必然要有輸出。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積累的項目經驗以及自己獨到的見解分享給大家。可以通過寫文章、發作品、回答相關專業問題等形式分享。需要長期堅持,如果只是心血來潮那么很快你就會堅持不下去。分階段性的目標去完成,不要急于眼前。可能一開始沒有人關注,長期持續的輸出一定會讓你很大的收獲,潛移默化的改變。

上癮模式: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什么打游戲很容易上癮,為什么我們能在王者峽谷一待就待幾個小時。我總結為三個關鍵詞:明目標、快反饋、強社交。排位機制:游戲目標明確,上分;擊殺了人和獲得了稱號及時反饋獲得快感;很多人一起玩經常討論怎么玩,想要超越別人。

那么是不是可以運用在設計學習當中?結合前面的持續輸出

  • 目標明確,一個月發一篇文章作品在設計平臺
  • 獲得設計平臺精選給自己買個小禮物獎勵自己,如果沒有獲得總結經驗繼續輸出。
  • 在一些設計交流群分享自己的輸出,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得到他人會自我的肯定持續堅持的重要動力,我最近在經營自己的公眾號,每天看著新增的用戶人數也是很開心。

打破邊界、不受局限。

前段時間有幸能夠聽到三位設計大佬劉津老師(破繭成蝶、生命藍圖作者)、李歐(蔚來UED總監)分享自己的職業經驗,收獲良多。

其中劉津老師的職業生涯較為豐富,我分享一下劉津老師的職業生涯:劉津老師先后從事網易 · 擔任UED主管、阿里巴巴 · 擔任交互設計專家、宜人貸 · 擔任UGD負責人、京東金融 · 擔任用戶體驗總監、自由職業者 · 天賦挖掘導師。

劉津老師最后選擇了做一個自由職業者。前期經歷過大廠色設計經驗但卻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毅然放棄已經擁有的,通過設計的沉淀后選擇追求自我。這一份魄力是很少人能達到。在經過長時間的設計積累。所養成的邏輯能力、眼界審美、思考方式是和別人不一樣的。

在寫這文章之前我做過一份設計調查。

有個問題是:你認為設計師是吃青春飯的嗎?為什么?95%的人都這么認為。

其中有一個回答我覺得很棒:好的設計和年齡沒多大關系,跟自己的心態和思想有很大關系。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沒有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發展,沒有目標的去工作。那么不管是什么職業都是吃「青春飯」。

問卷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重新選擇,你還會選擇做設計嗎?99%的回答是:YES。既然已經選擇,就抱著這份熱愛,堅持并且做好設計!

最后給大家分享一句最近很喜歡的話。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文章經過長時間反復的修改,最后才呈現給大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點贊留言。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左言右設」

2020年陷入迷茫?幫你做好職業規劃的9個實用經驗!

收藏 373
點贊 67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