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圖像過載的時代。我們每天做的事情,本質上都是在分配注意力資源。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將注意力分配到更優質的照片上尤為重要,這不僅關系到為自己爭取了多少優質靈感,還關系到為自己規避了多少低質量的視覺輸入。
什么是「更優質」的照片?我們不以學術地位和營銷效果為標準,選擇有兩個:具有普世的優質審美或自然的高流量。我想這才是最適合大家的。
- 攝影師:Michael Schulz
- 粉絲:49.4萬
- 個人網站:http://www.michaelschulz.com
Michael Schulz 是德國柏林的旅行攝影師,他是在 ins 上成長起來的「網紅」旅行攝影師。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中說:「Instagram 讓我能辭職專注攝影。」
他的 Instagram 賬號名是 Berlinstagram,主要發布以旅行攝影為主的作品,柏林塔是他照片中的常見拍攝對象,其他多為城市生活、建筑空間類攝影。他的作品色彩濃郁,形式感強,充滿了迷人的旅行快感,因此對于廣大攝影愛好者來說可讀性和可模仿性也很強,我想這也得益于他非科班的背景。
最近他還到中國來旅行了,其中有不少在中國的照片。
△ ?Michael Schulz
他在 ins 上還有一個街頭攝影賬號 @berlinstakram,不過個人覺得他街頭攝影拍得比較一般,在此就不多說。
△ ?Michael Schulz
- 攝影師:Rui Palha
- 粉絲:2.2萬
- 個人網站:http://www.ruipalha.com
Rui Palha 是葡萄牙里斯本的街頭人文攝影師,他在 ins 上人氣并不算旺,但你看他的照片一定會被吸引。他的照片全都是黑白里斯本街頭,充滿了迷人的煙霧,光線,線條和被逼到角落小小的人影。
韓松老師在里斯本拍攝到的那張葡萄牙館的照片靈感就來自 Palha 的一張建筑空場景。轉換角度后形成自己的照片,獲得去年 IPPA 優勝獎。
Rui Palha 的作品會讓人聯想到布列松,但又比布列松的照片更具有時代感,這對于一個年過 60 的攝影師還是不容易。他的作品還是形式為先,很好讀懂。
△ ?Rui Palha
- 攝影師:Mustafa Seven
- 粉絲:161萬
Mustafa Seven 在 Instagram 上擁有 161 萬粉絲,他的照片大多在伊斯坦布爾拍攝,以城市生活和街道人文為主。他用攝影深度挖掘了伊斯坦布爾的各個角落,同時也為世界各地人民成功種草了這座異域風情的城市。如果你想帶她去浪漫的土耳其,不妨先看看 Mustafa 鏡頭下,這座城市還藏著哪些值得探索的地方。
△ ?Mustafa Seven
- 攝影師:Simon Aslund
- 粉絲: 1.3萬
Simon Aslund 像是在 Instagram 上進行一個完整的攝影項目。他拍攝的系列照片似乎都是在充滿霧霾的深夜完成是,或許因為斯德哥爾摩地處北歐,有半年時間黑夜都比較長。照片多是空無一人的街道、霧氣下模糊的街燈、孤獨小店的霓虹或逼仄空間漏出的微光。
△ ?Simon Aslund
他是這組推薦中我最青睞的攝影師。更值得學習的是他對長期攝影項目的經營。
- 攝影師:Iwan Baan
- 粉絲:12.8萬
- 個人網站:http://www.iwan.com
如果你是建筑師或設計愛好者,Iwan Baan 的名字不會陌生。他應是當今國際范圍內最成功的商業建筑師了,世界頂尖建筑師和事務所的項目,由他拍攝的幾乎占了半壁江山。和許多匠氣和謹小慎微的商業建筑攝影不同,他的作品融入紀實元素,并有將建筑放在超大尺度環境中表達的魄力。
△ ?Iwan Baan
他在 ins 只發布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隨拍,真正的建筑攝影作品一定要在網站看。
△ ?Iwan Baan
- 攝影師:Michael Menchero
- 粉絲:1.2萬
不知 Michael Menchero 是否為建筑師出身,他的照片很能捕獲到設計的點,尤其喜歡拍攝建筑的局部。如果你是幾何控、圖案控,他的作品值得關注。
△ ?Michael Menchero
- 攝影師:Dirk Bakker
- 粉絲: 42.6萬
- 個人網站:www.macenzo.nl
來自荷蘭的 Dirk Bakker,照片多是建筑、設計和藝術題材,尤其以建筑為多。他的照片大多是對稱構圖,表現建筑的立面形式。節奏和韻律成就了建筑,也成就了他的照片。與 Michael Menchero 的局部表現不同,他喜歡表現較大范圍的建筑立面,這樣會呈現出一定的肌理。
如果你建筑攝影打不開思路,始終走不出「拍一棟房子」的束縛,可以看看他的作品。
△ ?Dirk Bakker
- 攝影師:Paul Eis
- 粉絲:2.6萬
- 個人網站:http://www.pauleis.com
他是一名僅 20 歲的建筑設計專業學生。對 Paul Eis 來說,攝影只是他藝術創作的媒介。他以嚴格的建筑攝影方式(一點、兩點透視,移軸)拍下房屋后,會將其 P 上顏色,換成藍天,以獲得更加扁平和純粹的效果。在 ins 上看到他的主頁,一定會被作品強烈的風格化表現和一以貫之的創作手法吸引。
時常看到有朋友爭論照片 P 到什么程度才是可以被接受的。其實能否被接受只是一個人為規則而已,如果攝影只是一個媒介,P 與不 P,沒有什么討論的意義。
△ ?Paul Eis
- 攝影師:KangHee Kim
- 粉絲:20.7萬
- 個人網站:www.kanghee.kim
另一位喜歡 P 自己照片的是 KangHee Kim,她是旅居美國的韓裔藝術家。她在 ins 上發布了一系列充滿了「巧合與意外」的攝影作品,實際上許多巧合與意外作品是她用 Photoshop 后期而成。她試圖通過這種超現實的手法表達對自由的向往。
如果不想讓自己的攝影只是「拍照」,可以看看照片還有哪些玩法。
△ ?KangHee Kim
- 攝影師:Ian Fisher
- 粉絲: 2.2萬
- 個人網站:http://www.ianfisherart.com
Ian Fisher 不是攝影師,而是一位年輕的藝術家。他的畫作都圍繞著云展開。「為什么我要執著地去描繪天空呢?因為它太美麗了。云朵離我們那么遙遠,神秘而變化多端。天空、宇宙、或是整個世界包含了萬千,但他們都是一個整體,遵循著細小的精密的規則。」
△ ?Ian Fisher
- 攝影師:David Burdeny
- 粉絲:1.7萬
- 個人網站: http://www.davidburdeny.com
David Burdeny 在 ins 上粉絲不多,但是他有一張很有名的照片,想必許多朋友都看著眼熟。
在全球各地拍照,多以風景為主,但他的風景照絕不是老法師風格的。他善于記錄風景中隱藏的「結構」,他不拍油爆的風景硬照,對風景中的「構成感」樂在其中,讓人覺得照片「不落俗」但又能「看得懂」。最近的系列照片,拍攝于美國猶他州鹽湖的風景,大獲好評。正因為他的照片通俗而不落俗,他的照片成為了許多家庭軟裝的框畫裝飾。
△ ?David Burdeny
David Burdeny 之前在中國旅行了很長時間,可以看看他拍攝中國風景的思路。總之,喜歡風景攝影的朋友,不要錯過他的作品,我認為他是為數不多的能拍出風景精神的人。
- 攝影師:Stephen Shore
- 粉絲:15.1 萬
- 個人網站: http://www.stephenshore.net
如果你看過原畫冊的文章,那么你對 Stephen Shore(史蒂芬·肖爾)一定不會陌生。他在ins上發布的照片都是用手機拍攝,看起來很隨意,很路人。首先你不要急著吐槽他的照片,因為他即使使用大畫幅相機拍照,看起來也很隨意。
在這里,我只是給大家一個建議:面對暫時看不懂,無法接受的照片,先別急著排斥,當代藝術(包括當代攝影)有無窮的寶藏。
△ ?Stephen Shore
- 攝影師:Yoshinori Mizutani
- 粉絲:1.6萬
- 個人網站:https://www.yoshinori mizutani.com
Yoshinori Mizutani(水谷吉法)的作品比較偏女性化,讓人不由得聯想起川內倫子。她的作品有黑白相間的極簡照片,也有油畫般濃稠鮮麗的印象派風格攝影作品,還有刻意追求的模糊光影,乍看隨意,實則有序,散發著強烈的個人風格。
推薦水谷吉法,是因為她給想用手機攝影表達內心情感的朋友一些氣勢。當我們無法用語言敘述某種感受的時候,不那么具體的圖像也許是一種途徑。她更好的作品一定要在網站看。
△ ?Yoshinori Mizutani
- 攝影師:Alec Soth
- 粉絲:15.6萬
- 個人網站:http://alecsoth.com/photography
《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 》(眠于密西西比)應是 Alec Soth 最為人熟知的作品。Alec Soth 是一位關注和拍攝美國中西部「宏大題材」的攝影師。紐約時報藝術評論家曾經這樣評論過他 :「他喜歡拍攝寂寞孤僻的人和理想主義者,而他的攝影生涯致力于尋找與陌生人的微妙關系」。
他的作品大多使用大畫幅拍攝,而他的ins賬號上多發布的是他日常生活的記錄。目前,Alec Soth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攝影師組織馬格南的正式成員。他更多作品一定要在網站看。
△ ?Alec Soth
Instagram 無法展現當代活躍攝影師的全貌,但確實是從網紅到純藝,從商業到獨立拍攝等各種攝影師的窗口。
許多攝影師在 Instagram 賬號上不會系統放出作品,需要進入個人網站才能真正更好地欣賞。
記得關注原畫冊在 ins 上的賬號哦:O Album。
如果你想和作者學攝影,只要有一個能拍照的手機(無論是 iPhone 還是安卓),能裝上 Snapseed 和 VSCO (iOS 和安卓都有,后期只用這倆就夠了),以及一門高效快速又干貨滿滿的攝影課,就夠了:
十個章節,不到 30 課時的快速課程,教給你攝影大賽冠軍的攝影秘訣:
想要來一發?桌面端訪問你可以戳這個鏈接:「iPhone 攝影大賽金獎得主:刷爆朋友圈的30堂手機攝影課」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2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