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筆戈科技?:從廣告行業轉入UI設計后,他在魅族工作了整整10年,操刀了從M8 到Flyme 5的全部交互設計。今天的專訪人物是Flyme交互總設計師易鵬,一起來看他的設計之路以及對Flyme 5的設計闡述。

往期回顧:《幕后的魅族:偏執的設計鬼才,專訪 FLYME 視覺總設計師陳希》

在魅族論壇有著這么一個 ID,他叫十一月雨,頭像是一張剪影照。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十一月雨活躍在 2009-2011 時期的魅族論壇,負責當時魅族推出的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智能手機 M8 的 UI 界面設計以及固件推送的工作,他在論壇里掛的頭銜是魅族工程師,曾今有人質疑他是 JW 的馬甲,但事實上,十一月雨是如假包換的魅族設計師,而他的真實名字,叫做易鵬。

易鵬,Flyme 交互總設計師,易鵬是 Flyme 團隊資歷極深的員工之一,從 2007 年至今,他已經在魅族工作了近 10 年,比起公司里的其他員工,作為元老的他,對于魅族,有著更多我們所不了解的復雜感情。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易鵬

出生:湖北當陽

職位:Flyme 交互總設計師

畢業:湖北工業大學

工作時間:10 年

這是我第二次見到易鵬,上一次還是半年前聊起 M8 的時候。

易鵬是魅族內部為數不多的對 M8 了如指掌的技術人員,他負責了當時 M8 幾乎全部的交互設計工作。

而這次聊起他自己,他卻反而不像聊 M8 時那樣侃侃而談。

設計啟蒙

易鵬生于湖北當陽,這是三國時期趙子龍大戰長坂坡的地點,易鵬的父親易在荊是一位深受中國古代文化熏陶的書畫家,創作過許多非常出色的國畫與書法作品,由于易老退休之前在文化館做美術書法輔導工作,這使得易鵬在小時候就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易老先生國畫作品)

易鵬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生在一個書畫家庭的他,有著比其他小孩更加儒雅的教育環境,小時候的易鵬動手能力很強,經常自己雕刻一些木雕,也喜歡搗鼓家里的各種器材,初中時在了解到自己能有機會考入藝術院校后,易鵬便毅然決然的參加了當陽市一所中學的美術考試,順利的進入了入美術班,并開始了專業的美術培訓。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國畫班時期的易鵬,左下一)

1998 年,這一年的高考,易鵬考上了湖北工業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成功的進入了他向往已久的平面設計專業。

「我剛上大學那會兒,個人電腦還沒有普及,不過已經開始流行用Photoshop做設計了,記得剛開始學Photoshop時,電腦還是跟兩個同學一起合租的,自己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喜歡上數碼產品,幾乎每周都往電腦城跑,大二下半年的時候終于買了一臺屬于自己的電腦,然后就開始用Photoshop在電腦畫一些手槍、徽章之類的玩意兒,那時候沒有UI的概念,但我還記得大學畢業找工作時我帶上了大學時的這些作品,面試的人都會問我這是用電腦畫的嗎 ?我想正是有了大學時期的這些基礎,所以后來我才會走上UI設計這條路吧?!?/p>

直到 2002 年,在學校的易鵬當了四年的好學生,在這四年,他沒怎么接觸過社會,也沒有進行過實踐,在別的同學已經在校外實習了 1-2 年了,易鵬卻依然不緊不慢,他一直堅信憑借自己的才華,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設計工作并不是一件難事,然而四年過去了,當現實讓他不得不去接觸社會,去面對工作,去面對生活時,易鵬才感受到生活的不易。

南下

「畢業之后我的幾個好朋友決定去廣州發展,當時廣州的廣告行業非常發達,這吸引著我跟著他們一起南下到了廣州,我當時一直抱著要在廣告圈揚名立萬的想法?!?/p>

這是當時易鵬心里最真實的想法。

在剛到廣州落腳的那個星期,易鵬就給廣州幾家知名的4A廣告公司投遞了簡歷,然而兩個月過去了,卻了無音訊。

「沒有辦法,我已經畢業了,我不想再靠父母,我不能再向家里要生活費,我得學會自食其力。」

「沒有工作經驗,沒有工作履歷,我在大學也沒有接觸過項目,剛開始到廣州的時候想著自己能進一家 4A 的廣告公司,這樣就能證明自己的實力,然而兩個月的四處碰壁卻讓我認清了現實。」

寸步難行的易鵬在兩個月的時間里見識到了社會的殘酷,他去了一家公司做盜版CD封面,然而老板在他把盜版封面做的比正版更像時,卻因為他效率太低而被老板訓斥,于是在三天后他憤然離職,之后他又加入一家設計公司,然而看到老板面試時一邊拿著他精心準備的作品集一邊扣鼻屎時,他立馬搶過自己的作品奪門而出。

最終,他不得不放棄了決心進入設計公司的設想,轉而選擇了和同學一樣,加入了一家服裝公司做包裝設計。

「我想做設計,但卻感覺自己空有一身本領而無處施展,我認為自己在設計上有幾分才能,也想在一個更加適合我,更加有發展機會的行業里工作,所以我不想放棄機會,在服裝公司工作的兩個月里,我一直在投簡歷尋找其他的機會?!?/p>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設計師時期的易鵬)

由于缺乏工作經驗,四處碰壁的易鵬選擇了妥協,但他依然還在尋找機會,尋找一個能夠證明自己的機會。

這一年 7 月,他接到了廣州一家 4A 廣告公司的面試通知,筆試和面試的兩輪測試過后,易鵬卻意外被淘汰了,公司給出的理由是效率太低。

「我對于自己的設計有著非??量痰募毠澮螅こ黾毣睿@是我做設計一直以來的態度,而在大部分的廣告公司里,他們都把效率當成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這對我來說非常不適應。」

被淘汰的當天下午,易鵬寫了一封很長的郵件發給了這家廣告公司的總監。

「雖然我沒有什么工作經驗,但是我是真的熱愛設計,我想來做廣告,我要做最好的廣告!」

這封充滿了年輕熱血的郵件得到了廣告公司總監的認可,而這封郵件,也成了易鵬設計之路的一個嶄新的起點。

終于進入 4A 廣告公司的易鵬開始火力全開,在廣告公司的那些年,易鵬幾乎是以燃燒青春的方式在工作,比別人吃了更多的苦,受了更多的累。

「再回憶起來,可能那是我早年最瘋狂的時期,我記得有一次早上 9 點鐘上班,干到當天晚上 1 點多還沒有完成,自己就只能在公司簡單吃點東西休息一下,又接著干到 6 點,第二天早上我離開公司剛走到公交站,總監又給我打了個電話,說設計上還有些問題,然后我又不得不回到公司干到第二天晚上 8 點多,那一次一連就干了 20 多個小時。」

易鵬在廣告公司的這些日子磨練了他的性子,這種起早貪黑的加班已經成為了常態,經常因為需要學習,需要生存,他都是拼了命的在崗位上工作。

「我還年輕,還需要學習很多東西。」

我想即使到現在,這句話依然支撐著絕大多數還在社會上拼搏的中國年輕人。

設計與被設計

2004 年,在廣告公司干了 2 年的易鵬開始覺得自己的工作與當初的設想產生了偏離。

「不是因為苦,而是因為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約束,我感覺自己的設計被關進了盒子里?!?/p>

「2003 年我們接到一個香港客戶的單,我和同事花了兩周的時間通宵加班做了8款不同風格的創意海報,我們對當時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而香港的老板來看了以后只用了 3 分鐘,就把我們的作品全盤否定了,這件事對我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

「廣告公司來自客戶的約束太多了,我自己想做一個好的設計,而許多對廣告不了解的甲方老板卻經常會在中間做過多的干涉,他們喜歡用他們的審美和思維去控制了整個設計的導向,這對我來說,是一種痛苦,在廣告公司,設計人員是沒有太多話語權的,你需要全力去迎合客戶的需求,很可能自己最終就會迷失在搖擺不定的設計風格中。」

「我在廣告公司里設計上受到的干擾太大了,所以我想要去一家真正的設計公司,掌握自己設計的主動權?!?/p>

2004 年底,易鵬放棄了在廣告公司的工作,只身一人來到深圳,開始尋找他真正想做的設計。

「我在深圳找工作的幾個月里,意外的接到了來自新加坡創新科技的 offer,我之前從來沒有想到過在科技企業里面從事設計工作,但在我接到 offer 后,我開始想著這未嘗不是一個新的方向,而作為一個數碼愛好者,我也一直很喜歡他們的產品,于是我決定去試一試,除了設計公司,我想看看我是否在其他領域也同樣能做出足夠好的東西?!?/p>

新加坡的創新科技是一家比較奇特的公司,它創立于 1981 年,現在主要從事多媒體, 平板電腦和音頻器材等業務, 尤其是它在音頻領域方面尤為突出,Sound Blaster 聲卡, ZEN MP3 播放器等,都是名噪一時的產品,而說它奇特,是因為創新的產品雖然也有在大陸做推廣,但更多的被發燒友們所熟知還是因為它的產品在圈子里的口碑,這是一家靠口碑贏得市場的公司。

易鵬加入創新干了 3 年,當時創新正在大力推廣國內和海外的音頻新產品,包括大紅大紫的 ZEN 播放器,以及 Travel 便攜旅行音響,這期間易鵬為這些創新當時主打的產品設計過非常多的海報廣告和包裝,即使現在看來,這些海報依然有著非常濃厚的設計感,05年,易鵬受到了遠在新加坡的創新設計總監的賞識,被外派到了創新新加坡總部工作了半年。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07 年,創新深圳分部和上海分部需要進行合并,對于已經習慣了廣東「春暖花開」氣候的易鵬而言,去陌生的上海打拼并不是他所期望的,在他猶豫徘徊之時,魅族的白永祥找到了他。

「老白在網上找到了我的簡歷,他和我接觸了兩次,當時 M8 正是關鍵的開發時期,老白和我聊的,都是魅族未來在手機行業的愿景,而我當時也對魅族能做出M6這么獨特的MP3播放器而感到吃驚,也感覺到魅族很有潛力,自己在魅族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當時公司非常確缺人,老白開著車帶我去看公司才剛剛修好的新大樓,空蕩蕩的,格外的冷清,但我卻從中感覺到了一種自在,工作這么多年來一直想要一個足夠開放的平臺,當時的魅族有著讓我想努力干一把的沖動?!?/p>

2007 年 7 月,易鵬離開了深圳,帶著他的設計夢,來到了珠海,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 M8 的設計之中,從 M8 到 PRO6,易鵬這一干就是 10 年。

1. 2008年魅族 M8 研發時期有遇到什么困難嗎?

「缺人,整個研發部當時總共就 20 幾號人,我們每天的工作量可以說大到一種非??鋸埖某潭?,我也說過 M8 研發進行到中期時,由于工作量實在太大,連市場部的華海良都曾今參與到了研發的工作中?!?/p>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M8交互設計稿)

「那時魅族的總部剛剛修好,整個大樓都是空蕩蕩的,但是我和研發部 20 幾名同事所在的 5 樓,卻是整夜燈火通明,基本上是整日整夜的在進行工作?!?/p>

「我那時負責 M8 的 UI 界面設計工作,每天產出的交互稿件的數量經常多達 10 幾張。那時基本上也是黃章露面最頻繁的時期,整天和我們一起在設計上琢磨設計思路,由于當時沒有測試機供我們使用,都是 JW 自己做好了手板,我再把做好的圖紙打印出來交給趙英秀,老趙再用膠水把圖紙貼在手板上,然后拿給JW進行體驗,這種方法土,效率不高,但是我們還是硬著頭皮做了幾千張?!?/p>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我們這 20 幾個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都和我一樣,因為懷著對未來的憧憬,懷著對產品的執念,而來到了魅族,那時我們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有時晚上會 6 個人擠著一輛公司的捷達小車回家,經常大半夜的,大家會把車停在路邊,隨手找一家夜宵店就湊成了一桌,我們幾個大老爺們無話不說,談未來,談工作,談八卦,沒人說過苦,也沒人覺得干不成,那段日子如今回憶起來,依然讓人懷念?!?/p>

2. 你覺得交互設計和視覺設計的差別在哪?

「交互設計更關注如何使其好用,視覺設計則是在好用的基礎上使其更好看,我一直覺得交互設計師心中要有視覺映像,視覺設計師頭腦中也要有流程和架構,不用把交互和視覺的職責分的太開。」

「以蓋房子做比喻,當決定蓋一棟房子了,它是用作住宅樓,還是寫字樓,抑或是還有其他用途,這些由產品來規劃,交互設計則負責把房子的框架結構搭建好,包括蓋多少層,朝向怎么設計,樓梯和管道如何布局等。」

「而視覺設計會負責整棟房子的外觀,以及房間內部的布局和裝修,比如裝修的風格是中式還是歐式的,房間的配色使用藍色還是粉色等。當然在一個產品開發過程中,開發和測試也擔負著同等重要的角色,除了上面的幾個環節,開發需要負責蓋房子,測試需要負責驗收房子是否合格通過驗收,缺一不可?!?/p>

3. 如何看待 SmartBar 和 mBack ?

「SmartBar 的誕生是軟硬件配合的結果?!?/p>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幾年前,市面上的Android手機大多都是采用“返回、主鍵、菜單(多任務)”三個按鍵的設計方案,從硬件上看不夠美觀,從體驗上看也不夠簡單,所以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更適合的解決方案?!?/p>

「從 MX 開始,魅族手機的正面就只有一個觸摸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圓圈,所以在 Flyme 2 中,我們整合了操作欄和虛擬導航欄,我們稱之為 SmartBar,這個設計我們從 Flyme2 堅持到了 Flyme 4 , SmartBar + 小圓圈就是為了解決返回的問題,通過 SmartBar 上的虛擬返回鍵返回上一級,通過小圓圈返回桌面。」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在我們的理想化條件下,遵循安卓 4.0 的規范的應用都會自動兼容 SmartBar,所以我們覺得這個設計應該會得到市場的認可?!?/p>

「但是我們沒有預料到國內安卓市場上的應用太混亂不堪,有太多應用不兼容安卓 4.0 的開發規范,這才是導致了 SmartBar 口碑不佳的主因,所以我一直說我們做的 SmartBar 是一個好的設計,也是一個不好的設計?!?/p>

「有多少個開發團隊愿意去為魅族這家‘小公司’做特別的適配呢?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到海外的話,或許一家都不會有。畢竟魅族不是 Google 也不是 Apple,即便是前者,推虛擬按鍵推了多久才有當今的成效,何況一家‘小公司’?想法是好的,但適配的工作大家不愿意做,‘不兼容’的情況最后還是用戶買單了。所以,它才無法成為一個‘好設計’」

「 mBack 同樣是起于硬件,2014 年我們打算把指紋識別引入到新機型中,之前采用的返回方案明顯就不適合新機型了,而指紋識別上附帶的傳感器啟發了我們的思路,通過 Home 鍵上的傳感器我們是否有可能做一些更加實在的設計呢?于是我們就決定在新機型上試試這一有些超前的設計?!?/p>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這就是 MX4 Pro,它的實體按鍵兼具了觸控和按壓的功能,自然的我們在其中加入了輕觸返回的功能,而我們也希望用一點時間去驗證這種交互方式是否可行,就把這種設計作為一種輔助功能放在了 MX4 Pro 的設置里,經過半年多的使用后發現,大家變得非常依賴這個功能了,好多人跟我提到在體驗 IOS 的時候,總是非常自然的想去觸控主鍵返回上一級,這說明我們的思路走對了?!?/p>

「到了 MX5 發布的時候,我們才正式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把輕觸主鍵返回上一級,按壓返回桌面,并兼具指紋識別功能的這種交互方式命名為了「mBack」?!?/p>

「之前因為 SmartBar 的設計原因,導航和操作只能放在底欄,這和現有的 Home 鍵會造成邏輯上的沖突,mBack 的出現是把返回這個最重要的操作再次交還給了硬件,并且這一方式比其他廠商的設計也更加合理,更加優雅,同樣我們交互在屏幕內也有了更多的創作空間,可以說是一舉多得?!?/p>

4. 為何在 Flyme5 上拋棄了過去的一些設計元素,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

「我們從 Flyme 1 到 Flyme 4 一直在做小而美的產品,但是到了Flyme 5,我們發現這種想法已經不能適應我們用戶的高速增長了,這個時候我們首要考慮的,應該是讓操作變得更簡單、自然、順手,不需要太多的學習成本。」

「所以,我們整個團隊在開始籌劃 Flyme 5 的時候都有一個統一的觀念,那就是打破過去的規矩?!?/p>

「過去我們在系統上有太多所謂的很有理由的一些堅持,比如堅持側欄式的文件管理和設置界面,堅持簡化視覺的圖標表示,堅持素雅的配色設計,但是通過用戶調研、論壇反饋,我們發現實際上有一些更適合的解決方案?!?/p>

「我以設置界面為列子。」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很多過去的老用戶會認為它很有特色,它有很高的效率,但在 Flyme 5 上我們卻放棄了這種側欄式的設計,反而回歸傳統,這么做的原因正是因為我們意識到普通用戶在設置上有一項遠超其他的需求,那就是迅速找到想要的設置?!?/p>

「我們之前的設計并不直觀,它采用隱藏式的表現方式讓很多新用戶在上手魅族手機的時候經常會手足無措,他不知道修改鈴聲應該點哪個圖標,他不知道去哪找亮度開關,如果僅為了部分老用戶已經熟悉的操作而堅持這種不直觀的設置界面,我們會損失一大批用戶。」

「所以我們做了改變,現在我看到每一行菜單的時候,很快的就能知道每一設置具體的位置所在,我現在要找一個聲音調節,能很快的通過一級圖標,就找到我需要的二級菜單?!?/p>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同時我們還解決了一個過去設置界面存在的隱性問題。」

「設置它屬于一個公共頁面,過去我在有一個第三方應用需要調用我的聲音設置模塊時,我們會調用一個帶有側邊欄的的聲音菜單,而事實上,你只需要調用聲音這一個模塊,這中間其實存在一個邏輯上的錯誤,也顯示出了它的弊端,就好比本來我只想用團隊里的一個人,而側邊欄的效果就相當于我把整個團隊的人都拉過來了?!?/p>

「我們在 Flyme 5 上還有一個很大的改動,就是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導航結構?!?/p>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 mBcak 的出現,讓我們的導航結構有了更多選擇,在 Flyme 5 中,你的視線不用上下左右來回跳轉,信息層級也更加扁平化,我們盡量減少了瀏覽方式的維度,讓界面表達信息更直接,用戶能很快找到自己關注的內容。」

「同時我們還去掉了一些需要用戶思考的設計,比如之前系統的一級導航只有圖標,很多還是屬于非通用型的自創圖標,用戶的辨識成本很高,每次都要仔細去分辨是熱門、分類還是推薦,在 Flyme 5 中我們直接用文字代替圖標,有圖標的在不影響美觀的前提下也盡可能的增加了文字描述,即使是以前沒用過魅族手機的用戶也能不假思索的上手?!?/p>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5. Flyme的交互設計團隊是一個怎樣的團隊?

「目前我們交互設計團隊總共有26名成員,這里面有20位交互設計師和6位動效設計師,他們主要負責 Flyme 所有項目的交互設計、動效設計以及發布會或推廣的宣傳視頻等?!?/p>

「這是一群敢于創新和冒險的設計師,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大學所學的是工業設計專業,對人機工程學和用戶心理學非常了解,還有計算機、數字媒體、平面設計等其他專業的,基本上都有不錯的藝術修養,雖然交互設計不是最終的設計產出,但良好的設計品味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有這個能力所以我們也一直堅持做高保真的交互原型,在畫交互的時候,也會要求交互設計師考慮視覺的呈現,這樣在項目內其他同事拿到交互稿后可以快速的進入后續的工作,可以節省不少的時間和精力?!?/p>

「我們的團隊里有很多年輕的面孔,最近面試的實習生已經有 95 后了,我覺得對互聯網公司的設計師而言,資歷其實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這幾年我招攬了一些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設計師,他們快速學習的能力給Flyme帶來了非常有活力的能量,所以我很期待更多有想法的年輕人加入我們的團隊。」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6. 在 Flyme 6 上,你想做怎樣的突破?

「我們希望 Flyme 系統更懂你。」

「你可以想象一些場景,比如你想去旅行,那么你會經歷查看行程、購買機票、預定酒店,以及到達目的地后續的一些安排,我們希望未來的 Flyme 能夠幫你做好所有的安排,讓用戶能感覺到手機能全方位的服務于生活?!?/p>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出于一些你懂的原因我不方便透露更多的信息,但后續會在情感、趣味、個性和智能化上做更多的創新,真正的做到為用戶思考和設計?!?/p>

7. 如何看待設計師這個行業?

「我一直覺得設計師是一種很神圣的職業,特別是對于交互設計師,當你發明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而又有千萬級別的用戶為之津津樂道的時候,這種成就感無以言表。」

「設計師應該有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性心,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在團隊里也不止一次講過,我們從事設計這個行業不應該是當做一種謀生的手段,我們是在為千萬乃至上億的用戶設計,要為用戶負責,所以保持一種喜歡和狂熱的狀態這很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發揮設計的力量,要不然就違背了我們的初心?!?/p>

「我剛從事交互設計的時候,沒有這個專業,交互設計師大部分都是從傳統設計師或其他行業轉行過來的,早期在國內也沒有交互設計這一說法,而現在隨著汽車、家電、數碼等產業越來越互聯網化,交互設計師這個職業未來的比重會越來越重,我覺得很多有才能的年輕設計師都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篇《未來20年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職業》,我相信很多設計師會關心設計師會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我覺得人工智能本身也算是一個超級互聯網產品,它是需要被設計的,所以設計師的價值是會持續存在的,另外一個比較好的形勢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認識到設計的價值,愿意花更多的錢和精力去尋找更優秀的設計師或設計機構?!?/p>

「所以對于正在從事或準備從事設計行業的人來說,持續提升專業和創造力才是最關鍵的,而不是去思考十年、二十年之后你還能做什么?!?/strong>

8. 在公司快 10 年了,有什么感觸?

「我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來公司這么多年,我一直都不太善于言辭,也不太善于和別人打交道。」

「我以前和早期的魅族一樣,小眾,孤傲,不愿意被更多的人所打擾?!?/p>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溫瑞安的小說《說英雄誰是英雄》,我覺得自己跟里面的王小石有很多類似的地方?!?/p>

「我只是顆小石頭,做喜歡的事,我可沒意思一定要當英雄、梟雄!如果我覺得那是對的,當當狗熊也無妨……」

「近兩年魅族公司的產品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產品也更為大眾所了解和接受了,我覺得自己也應該有所改變,跟用戶有更多的交流?!?/p>

「去年年底我到北京進行了一次 Flyme 的研討分享,我很明顯的感受到,當你接近用戶并且和他們成為朋友的時候,你在設計上也會獲得一些不一樣的感悟?!?/p>

「這些年我也一直在強調不要怕犯錯誤,如果當時我們怕,然后遵循安卓的規范,做了三個金剛鍵,那么結果就是小圓點不復存在,更不會有之后的 mBack 。」

「所以做系統,搞研發,要正確看待錯誤,錯誤不是結果,而只是一個過程?!?/p>

「現在我的身邊有很多年輕人,我經常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也很認同他們的一些想法,這對于我以及整個交互設計團隊,都是非常有益的。」

廚神的家常菜

這是易鵬干設計的第20個年頭,而易鵬也即將在魅族工作滿10年,對于設計,他有著遠超常人的理解,但他卻一直在向我表明設計師最怕的就是資歷,他對于自己在學識上的儲備一直看待的非常謹慎。

易鵬是伴隨著 Flyme 一起成長的,從最初在 WINCE 上做大刀闊斧的改動,再到后來在 Android 上不斷的推陳出新,易鵬一直在試著讓 Flyme 變得更好,更親近。

如今的易鵬除了工作,更多的時候是在家里做一桌拿手的好菜,陪伴自己的孩子和愛人。

易鵬沒有微博,沒有知乎,沉著的他卻又喜歡聽 Guns N' Roses 和 Green day 的硬式搖滾。

在專訪結束之前,易鵬給我推薦了一本最近他經常看的書,《廚神的家常菜》。

幕后的魅族:最懂 Flyme 的人,專訪交互總設計師易鵬

「我喜歡研究自己以前未知的領域,比如做菜,它會磨練一個人的心性。切菜的時候,我會把配料分類分的清清楚楚,紅的綠的黃的各成一類,切菜時,菜的長短、厚薄、形狀,我都會盡量的控制精準,這個過程很有樂趣,我也很享受?!?/p>

我想 Flyme 之所以有其獨特的設計氣質,正是因為有著一群像易鵬一樣對生活,對設計,有著獨到感悟的人,他們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世界,都反映在了自己所熱愛的 Flyme 中。

Flyme,可能就是他們最拿的出手的家常菜。

「優設名師專訪系列」

1、曾任騰訊大粵網設計主管的跨域達人:《優設訪談!騰訊設計師米田的設計之道與成長之路》

2、沒有聽過馮叔的設計師不是好設計師:《優設訪談!著名設計師馮鐵的設計思考與經驗之談》

3、前端重構視覺交互無一不精的設計師:《優設訪談!騰訊高級交互設計師C7210的十年設計路》

4、非議不斷前行不止,用心的設計團隊:《優設訪談!國內知名設計團隊專訪之滴滴DISIGN》

5、前網易現阿里寫的書是交互領域必讀:《優設訪談!阿里交互設計專家劉津的設計管理之路》

6、職業路徑最為清晰的科班交互設計師:《優設訪談!LBE安全大師產品總監曉生的職場進階之路》

7、能靠臉吃飯偏偏不的設計界「鹿晗」:《優設訪談!阿里資深設計師的自學設計之路》

8、300多人的百度設計團隊該如何運轉:《優設訪談!國內知名設計團隊專訪之百度大UE》

9、百度上海團隊負責人的非科班設計師:《優設訪談!百度設計大咖JJ YING的自學成才之路》

10、他帶的學生已經是國內的設計大咖了:《優設訪談!灰晝:從非科班生到首席美術總監的15年設計路》

11、設計的產品有幾億人在用的非科班生:《優設訪談!騰訊電腦管家視覺負責人張曉翔的UI自學之路》

12、英雄聯盟穿越火線天天愛消除都有他:《優設訪談!騰訊游戲Tgideas團隊設計總監李若凡的十年設計路》

13、高考一百多分現任UC藝術指導的大神:《優設訪談!小火:從非科班生到UC藝術指導的勵志設計路》

14、16歲成名顏值爆表的國內設計師網紅:《優設訪談!錘子科技設計總監羅子雄的全能自學之路》

原文地址:bigertech

收藏 2
點贊 1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