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比較焦慮的同學總會有一個自擾的疑問,30 歲的時候自己還能不能做設計,或者說自己 30 歲之后能干嘛,還能不能具備職場優勢。這屬于“庸人自擾”的想法,我們都會隨著經驗的推進不斷質變,也會隨著行業的變化掌握新的技能,我們在職場中成長的是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與其去在意 30 歲之后自己是否被淘汰,不如思考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到極致,專業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學習能力才是我們區別于別人的關鍵因素。今天黑馬哥就結合自己過來人的經驗和大家聊一下這個話題,希望可以為大家排憂解難。
30 歲之前需要有:
- 持續的學習能力
- 明確的目標管理
- 管控惰性而自律
- 控制自己的情緒
- 挑戰和改變自己
- 引以為傲的技能
- 競爭力的經驗
- 差異化的視角
- 鋪墊和沉淀資源
- 整合、轉換和總結
專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因為別人都在努力地往前奔跑,如果你原地踏步,結局只能是“龜兔賽跑”。職場中我們需要的是持續的學習能力,就像上學的時候一樣,培養的是學習的能力,職場中的學習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職場中不怕你沒有天賦,只要你愿意去學習,不斷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磨練設計技法,勤能補拙是一樣可以成就專業路徑的。三分熱度大家都行,能夠持續堅持到最后的才是處于金字塔頂端的部分。學習不需要每天過度的量,哪怕只是畫一個界面、設計一個圖標、繪制一個小插畫、閱讀一篇文章、體驗一個產品等等,不在于量的多少,只要能將這個學習習慣培養出來,形成不自覺的自發行為即可。
我們可以沒有天賦,但是我們依然會笨鳥先飛,持續學習帶來的自驅力是我們成功的動力。在 30 歲之前你需要養成這種持續學習的習慣和具備自驅力。
有人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每天都過得很忙碌;有人覺得好空閑,整天無所事事。如果你具備制定目標和管理目標的能力,相信每一分時間對于自己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反之則會變得很迷茫。
我們要培養自己養成制定目標的習慣,不要怕目標完不成,及時調整即可。我們都會遇到很多目標失敗的情況,但是我們需要養成制定目標的習慣,明確目標的進度并做好管理,養成這種思維和習慣才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要具備:創建目標、拆分目標、細化流程、推進和管理、驗收和總結等等,掌握這個習慣可以讓我們更快地進步。
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是很多的,但是能下定決心改變的卻是比較少,能夠管控好自己的惰性并具備自律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如果你可以改變自己懶惰的習慣,養成自律的習慣,成功是遲早的事情。如果靠自己無法改變,就要學會依托于別人,融入一群自律的圈子,自然會被自律的氛圍所帶動。通過自律的圈子、激勵策略和目標管控等刻意改變,強迫自己戒掉惰性養成自律。
對情緒的管控能力是初入行業的新人和老司機的差別,多年工作經驗的沉淀,不僅可以讓專業更加穩定,也能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沉穩。面對客戶不輕易顯露“喜怒哀樂”,萬般無奈也要事后消化,控制情緒是成熟的表現。
設計師被客戶指指點點,設計稿反復修修改改等,這些都是常事兒,工作久了就會習慣了。工作的磨煉可以讓我們學會收起情緒,這也是我們要在 3-5 年工作期內學會控制的。只有學會控制自己,才能迎來新的機會,也能避免不確定性因素的發生。
提升專業技能其實并不難,我們最大的對手是自己的習慣,改變已成定型的習慣是非常難的。理智告訴我們不應該安于現狀,但是往往做出決定都非常難,一日拖一日,最終還是淪陷在舒適區里面。
想要成就自己就要學會克服自己的習慣,比如性格內向,我們就要刻意挑戰這個缺陷,不斷攻破自己的性格弊端;設計思維和產品思維不夠強,就要不斷地體驗、分析和總結,刻意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設計感知能力比較差,就多去提升藝術修養、欣賞優秀作品、反復推敲設計表達和探索作品的原理等等。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去挑戰這個軟肋,不斷推翻自己和改變自己,才能打造出全新的自己。
隨著工作年限越長,越容易呈現出設計師的缺陷,不是自己能力不足,而是別人對你的期望更高了。這么多年的經驗,拿出來的不只是數字而已,與之匹配的能力只是滿足底層需求,引以為傲的技能才是自身差異化的體現。
比如有些同學手繪功底深厚,在同臺的求職者中表現特別突出,這便是他引以為傲的技能;有些同學色感比較好,作品感官層面給人印象深刻;有些交互能力比較強,作品設計得比較嚴謹且各環節思考全面,體現出與純視覺層面的差異等等。
想要在求職中脫穎而出,就要體現出自己的技能差異,讓別人望塵莫及的技能,這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職場中后期比較看重設計師的項目經驗,直接相關的經驗將會提高面試成功率,間接相關的也能增加可能性。無論是在簡歷中還是作品集里面都要重點突出具備競爭力的經驗,如果缺少競爭力經驗的話,就要在 30 歲之前的職場中想辦法獲取到。
這里延展一個話題:關于大廠外包崗位是否值得考慮?在對比的過程中我個人是這樣排序的:大廠正編崗位、上市企業/外企正編崗位、規模較大的企業、擁有知名產品線的企業、小有名氣的產品線企業、大廠外包崗位、中小企業、初創團隊等。如果在小公司和大廠外包里面做選擇,我個人會選擇外包崗位(時間不宜過長)。因為在里面可以接觸更好的項目,哪怕只是作為設計輔助,但是可以讓自己具備一個競爭力的經驗。以后無論是簡歷還是作品集里面都可以有知名企業或者知名產品的設計經驗,大型項目的設計經驗里面,哪怕只是輔助也能掌握規范的設計流程,經歷專業的設計規范等等。
競爭力的經驗在職場中后期的求職中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有知名項目的設計經驗,或者知名企業的工作經驗,求職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
工作經驗積累的除了專業技能和項目實戰經驗以外,也是磨煉設計師理解能力、解決問題的角度思考、對于規劃的遠見、看待事情的角度等等。經驗越豐富越容易形成差異化的視角,可以具備更優秀的綜合能力,解決更多職場問題。
不同的視角會引發不同的心理狀態,也是影響別人的因素。比如如何看待一個設計作品,你的認知里面只有缺點,證明你發現不了別人的優點。在指導團隊的時候,如果你的組員在自己眼中都只剩下缺點,那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多年的經驗培養的是我們的心智,讓我們具備不一樣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只有跳出常規的認知才能發現不一樣的美和解決問題的靈感。
多角度看待設計和解決問題,對于設計師在后期的職場中影響較大,職場中多學會傾聽,不要著急灌輸自己的觀點。欣賞設計作品時,多發現別人作品中的優點,不要陷入缺點中迷失本心的判斷。不要受到別人觀點的影響,多以差異化的視角去判斷,也許會撥開云霧發現不一樣的思考點。
資源可以讓我們更快的達成目標,30 歲之前的職場經驗和學習經驗,我們可以沉淀下來的是專業的成熟度、項目的把控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人脈資源、專業/行業資源的積累等。如果不在這些年的工作和學習中鋪墊和沉淀資源,想要達成目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不確性也是很大的考驗。
在專業能力達到底層需求之后,人脈資源也是把控機遇的關鍵。比如想要跳槽,要是有認識的朋友內推,在同等條件下更容易獲得成功;比如遇到專業能力范圍之外的問題,找前同事或者朋友解答,會讓問題得到解決的可能性增加;比如想要尋找創業技術伙伴,認識的人總歸是優先考慮的對象。
除了人脈資源之外,專業或者行業資源也是關鍵,專業領域的技術資源、素材資源、規范和流程資源等也是需要多年的沉淀。行業的曝光度和專業領域的話語權,這些都是形成資源的關鍵,也是后期達成不同目標的專業支撐。在五到十年的職場經歷中,我們需要不斷地鋪墊和沉淀資源,為之后的綻放奠定基礎。
整合資源并轉換成自己的經驗思維,對專業經驗形成方法論,這樣的總結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職場初期以技法層面為主,執行能力的突破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職場中期需要掌握對資源的整合能力,這樣才能不斷將經驗轉換為自己的技能;職場后期就需要很強的總結能力,將經驗總結成具備指導性的方法論,輔助團隊成員的成長。
想要更快的達成目標,總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總結失敗的經驗還是總結成功的軌跡,都需要總結能力去梳理。總結也是通過輸出倒逼輸入的過程,主動性吸收比被動吸收要高效很多,也是記憶最為深刻的。
在 30 歲之前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整合、轉換和總結能力,這樣才能將經驗形成沉淀,將技能形成指導性的方法論。
30 歲并不是我們職場的終點,而是我們職場發揮的起點,這個年齡段所具備的綜合能力是達到峰值的。無論是專業層面的成熟度、項目經驗的豐富度、心性的成熟和資源等的把控,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階段。能夠很好的把控項目,具備挑戰大型項目的綜合能力。正因此很多大廠的資深或者專家級別崗位,大部分都需要至少五年以上的經驗。
不要自擾 30 歲之后自己是否被淘汰,只要在當前的時間段里面做到更好,經驗的積累是不斷強大自己的。要不斷地經歷會做、做得好、做得更好、做得優秀、做到極致,這樣才能不斷地成就自己。
本文觀點屬于個人經驗之談,不足之處大家選擇性吸收,我們互相進步。
歡迎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黑馬家族」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10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