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雙11,買買買。而阿里海報設計師的雙11,在一個名為「資源位小組」的小黑屋連續通宵加班。
做海報、改文字、換商品、調設計、換banner,每個設計師對接幾個運營人員,富士康流水線一樣的重復性工作。一年雙11下來,完成上億張海報。
然而,這一切正在成為過去。AI 改變了圍棋,現在也在改變海報設計。
這是一個名為「魯班」的AI 設計師,沒錯,它將擔綱今年雙11的banner海報設計,數量高達4億張。
但考慮到魯班平均1秒鐘就能完成8000張海報設計,一天可以制作4000萬張,4億只能算一個小小小小目標。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 ID: 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魯班
這個海報設計AI「魯班」,誕生也與雙11有關。
每年雙11,都是阿里設計師的大考:海量的設計需求,需要保證所有人都統一規范;遇到緊急設計需求,還要快速出稿,對每一個設計師都是腦力、體力雙重考驗。
△ 千人千面需求的banner設計
于是,2015年雙11后,阿里內部開始萌生想法,當年阿里正式在商品推薦上實現「千人千面」,所以希望強營銷導向的廣告資源位的設計也能實現「千人千面」。
因此「魯班」項目正式成立,并不斷發展至現今的「阿里智能設計實驗室」。
當時正值AlphaGo 摧枯拉朽,將深度學習和AI 傳播開來,阿里內部也決定進一步把魯班打造成一個AlphaGo一樣的AI設計師。
進而開始搭建神經網絡,讓魯班學習人類設計師的成果和經驗,不斷進化,直到今年雙11,魯班的水平已經達到了阿里內部P6水準。
魯班的學習進化,主要有三大技術原理。
三大核心模塊
魯班從0到P6,自學設計能力主要看三大模塊:風格學習(規劃+元素)、行動器,以及評估網絡。
1. 風格學習模塊
△ 魯班風格學習
魯班先將大量設計素材的設計數據進行結構化標注,最后經過一系列的神經網絡學習,輸出空間+視覺的設計框架。
框架設計中,首先通過人工標注的方式,讓機器理解該幅設計有哪些元素組成,比如它的商品主體,花的背景,蒙版。
往上一層,還需要通過設計的經驗知識,定義一些設計的手法和風格。手法指的是這些元素為什么可以這么構成。
最上面這一層是風格,當這些元素構成之后,它從美學或者視覺角度看是一個什么感受,讓機器知道它是用什么組成。
下一步是準備設計的原始文件,比如一系列花朵和設計方法,輸入到深度學習網絡中。該網絡具備一定記憶功能,可以記住設計步驟中復雜的過程。
經過這層神經網絡學習之后,會得到一個設計框架。從技術上理解,它是一堆空間特征和視覺特征構成的模型。從設計師的視角來看,它相當于設計師腦里在做一組設計之前那個大概的框架印象。
在設計框架的同時,元素中心也在批量輸入元素(如底圖、主產品圖、修飾元素等),由元素分類器進行學習,按照視覺特征和類型分類。
具體來說,魯班團隊會提前收集一些版權圖庫,以及自己造設計元素的方式,輸入到元素分類器中。這個分類器會把這些元素分布到各個類型里,比如背景、主體、修飾,也會完成圖片庫的提取。
2. 行動器
△ 魯班行動器元素分類
行動器的主要作用,是根據需求從風格學習模塊中選擇設計原型,并從元素中心中選取元素,規劃出多個最優生成路徑,完成圖片設計。
這與設計師實際工作過程非常相似,如設計師要設計一朵花,也會在軟件里會不斷去調每個位置、每個像素、每個角度。同時,整個過程也是一個強化學習的過程,行動器會在不斷試錯中更聰明、更智能。
此過程完成后,將輸出多個設計圖,并最終交給「評估網絡」對輸出產品進行評分。
3. 評估網絡
△ 魯班評估網絡
評估網絡的工作原理是輸入大量的設計圖片和評分數據,經過訓練后,讓機器學會判斷設計的好壞。
魯班的基礎是來源于設計師的設計模板素材和元素素材,因此會有兩個設計師角色每天去訓練魯班,一個負責幫助魯班完成最新的風格學習(風格學習),讓魯班不斷進化,不斷掌握更好的設計技巧。
另一個的角色則是對魯班設計出來的成果進行評估(評估網絡),告訴魯班什么樣的設計才是最好的。
設計師的核心職責,在于把設計變成數據化。目前,魯班已經學習了百萬級的設計稿,擁有了演變出上億級的海報設計能力。
實際上,你應該也看出來了,與AlphaGo最初設計一樣,魯班從0到P6,也是設計師+算法工程師的合作成果。
這背后,阿里的設計師和算法工程師做了三大功課。
三大功課
1. 領域研究
找到該領域專家深入研究該領域的經驗知識,構建一套機器可以學習的數據模型。視覺設計專家把設計問題抽象成「風格-手法-模板-元素」這樣一套數據模型,即把多年視覺設計經驗變成機器可學習的「數據」。
2. 數據鏈路
定義好數據模型后,抓取和標注數據,并對數據集進行分類和管理。在這個過程匯總,如果處理數據給算法訓練的更新頻次,用什么數據去驗證模型,如何評估模型效果,離線模型與在線數據在產品端如何打通?這一系列的數據問題就需要一套清晰的數據鏈路設計。
3. 算法框架
算法框架由算法科學家來制定,數據和算法的關系就像汽油和發動機,兩者密不可分。產品設計師需要與算法討論,把業務場景和數據問題輸入給算法。
這也是阿里內部讓產品設計師學習機器學習的原因,因為搞懂算法框架和技術原理,才能更好理解工作原理。
但三方面功課背后,也不是沒有具體挑戰。
整個魯班打造過程中,遭遇了三方面技術挑戰。
技術挑戰
- 首先是缺少標注數據。今天所有的人工智能都基于大規模結構化標注數據,設計這件事情連數據都沒有完成在線化,更別說標準化、結構化的數據。
- 其次是設計的不確定性。設計是個很不確定的東西,設計需求把握和結果評估都存在人類主觀意識。比如你無法給機器輸入「高端大氣的海報」這樣的指令。
- 最后是無先例可循。整個行業中沒有一些現成的技術或者框架可以參考,這和AlphaGo帶來的福利不同。
當時AlphaGo團隊公布論文后,全世界圍棋AI都照此提升了戰力,比如騰訊絕藝,很快就做到了世界水平。
但對于魯班來說,并無先前經驗可以參考,一切全憑自己摸索。不過也并非完全沒有收獲,在探索中的一年,阿里魯班團隊對AI產品有了更為清晰的定義。
他們內部認為,魯班做的AI是可控的視覺生成。
可控,指的是根據商業的需求、業務的需求,智能地進行控制;視覺生成,則表明魯班解決的是視覺從無到有的問題。
牛刀小試
那么海報設計AI魯班,效果怎么樣?
在2016年雙11,魯班首次登場。它最終制作了1.7億張廣告banner,點擊率提升100%。
與人類對比的話,假設每張圖,人類設計師需要耗時20分鐘,滿打滿算也需要100個設計師連續做300年。
已經不用計算節省的成本了。而今年,魯班也被進行了進一步迭代。設計水平顯著提升,最新的數據情況是:
魯班已經學習了百萬級的設計稿,擁有演變出上億級的海報設計能力。
今年雙11,魯班已經可以實現一天制作4000萬張海報,平均每秒可實現設計8000張海報,并且每張海報會根據商品圖像特征專門設計,換句話說說,魯班設計出的海報,沒有一張會完全一樣的。
設計師的未來
毫無疑問,是時候可以談談設計師群體的未來了。
按照當前阿里內部對技術崗位的評判體系,海報設計AI魯班,已經達到了P6水準,后續進階也只會越來越快。
那設計師會就此被AI替代嗎?
會,在阿里體系內,P4左右的設計師都會受到來自機器的「威脅」。
但也不全會,除了「創意」部分讓機器無可奈何,人類設計師與機器的競合中,也會產生「訓機師」一樣的新職業。
訓機師是阿里內部對轉型設計師的稱呼,這些訓機師是魯班數據中心的核心人員,他們需要為魯班的進化提供規模更大、更豐富的數據,并且對于很多風格相關的事情實現「結構化數據」的轉換。
阿里智能設計實驗室告訴我們:現在的阿里設計師,變成要去學習魯班系統,學習如何訓練機器,同時在美學方面做把控。
魯班今年花了半個月時間學會雙11設計風格,目前已經開始產出一部分人類沒教過它的設計了。但是最具創新意義的創造類設計,目前只能通過「人-機」協同的方式完成。—— 魯班負責人樂乘
所以,人類設計師朋友,你做好與木匠大師,哦不,是AI設計大師魯班共處了么?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AI新媒體量子位」
「人工智能好文合集」
- 《雙11期間有1.7 億個banner,都來自阿里的“魯班”AI設計系統》
- 《UCAN2017回顧!當新技術來臨時,設計會發生哪些變化?》
- 《人工智能與設計零基礎手冊!發展歷史和定義+底層設計闡述》
- 《人工智能對設計有哪些影響?來看這篇超全面的總結!》
- 《除了阿里的魯班系統,還有哪些厲害的人工智能設計神器?》
================明星欄目推薦================
優優教程網: UiiiUiii.com?是優設旗下優質中文教程網站,分享了大量PS、AE、AI、C4D等中文教程,為零基礎設計愛好者也準備了貼心的知識樹專欄。開啟免費自學新篇章,按照我們的專欄一步步學習,一定可以迅速上手并制作出酷炫的視覺效果。
設計導航:國內人氣最高的設計網址導航,設計師必備:http://hao.uisdc.com
復制本文鏈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優設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評論!每天贏獎品
點擊 登錄 后,在評論區留言,系統會隨機派送獎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國內備受歡迎的設計師平臺,提供獎品贊助 聯系我們
AI輔助海報設計101例
已累計誕生 737 位幸運星
發表評論 為下方 4 條評論點贊,解鎖好運彩蛋
↓ 下方為您推薦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熱評 ↓